3周岁,外感发热,体温38.5℃,病程短。中医病名属外感,证型为葛根汤证,病机为外感风寒。面色红,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发热、烦躁无汗、口渴、饮冷,病史有外感。脉象未提。
外感发热太阳阳明合病烦燥无汗口渴饮冷
查看详情 →
患者二十六岁,形色枯瘦,咳嗽不断,张口喘息,左胁有块,发作时疼痛欲死,发热日夕尤甚,晚大渴饮茶,食量不多,破腹作泻,小便少而热,月经常闭。脉洪大而数,浮部一线弦劲。诊断为外感,非阴虚发热。病因病机为脏腑积热,经络受寒,寒聚于经络,结于左胁,积久成痹。
外感发热经络受寒左胁积块脏腑积热
查看详情 →
5岁6个月男童,发热38~39℃持续6天,伴咳嗽痰多难咯,面红,纳呆。口唇干红少津,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双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扁桃体Ⅱ°肿大充血。外感风热,邪热内蕴。
外感发热风热犯肺邪热内蕴肺阴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干咳、流清涕1天,症状包括咳嗽少痰、鼻塞、流清涕、呕吐、不欲饮食、小便黄、眠欠佳,病程1天。中医病名外感发热,证型气虚外感证。望诊见舌淡红,苔白,指纹淡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咳嗽、鼻塞、流涕、呕吐、纳差、眠欠安;切诊见肛温38.2℃,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
外感发热气虚外感证肺气不充卫气虚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发热38~39℃持续4天,皮肤灼热,呼吸短促,咽喉红赤疼痛,口唇干燥,咳嗽轻微,纳食差,夜卧不宁,小便短少,大便黏秽不爽,舌尖红,苔澹黄略腻,脉浮数,指纹紫,双侧扁桃体肿大。外感风热夹湿犯表,肺中郁热亢盛,脾胃不和。
外感发热风热夹湿肺热亢盛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35岁,患病7日,始发高热,恶寒无汗,头痛骨楚,咳嗽气逆,胸痞纳少。舌苔薄腻,脉浮。诊断为病邪犯表,太阳证罢,余邪转入少阴,邪从热化,阴液受伤,肾水不能上承,心火无以下降。舌红苔黄,脉细数。诊断为少阴阴亏火炽。
外感发热少阴阴亏心火亢盛胃纳欠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发热,恶寒8天。主要症状包括头痛、鼻塞、身困、发热恶寒、汗出、口苦咽干、头晕恶心、胸腹胀痛、大便干。舌体胖大,苔厚腻呈黄褐色,脉弦滑。中医诊断外感发热(湿伏膜原)。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内伏膜原,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湿毒阻遏少阳经气,湿热秽浊蕴积气机壅滞。
外感发热湿热内伏少阳经气膜原郁结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外感发热,咳嗽,喉有痰鸣。舌质淡,苔白,脉浮。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属脾虚痰盛,病因病机为脾虚生痰,肺失宣降。病程短。
外感发热咳嗽痰鸣肺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岁,男性,发热38.5℃,易哭闹,病程短。舌红,脉数,指纹红紫充满三关。外感引起。
外感发热风热壅肺表邪未解
查看详情 →
二岁患儿外感发热,口眼牵扯,手足搐搦,眼翻,气急痰响,脉数有力。伤寒证。病因外感寒邪,气血不充,筋骨脆嫩,外闭内滞,痰塞大包。面色壮赤,口气蒸手。脉数有力。
外感发热伤寒证痰塞大包搐掣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患者,发热、头痛十余天。病程长达一年,近期受凉后再次发热,体温最高达39℃,头痛以太阳穴为主,无汗,手足凉,纳食一般,大便干,月经持续9~10天伴腹痛。舌尖红,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为外感发热,属风邪外犯少阳。
外感发热风邪外犯少阳头痛表邪未尽
查看详情 →
女,16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病程未明,脉浮紧,舌白滑,口不渴,突转高热,头汗出,头痛甚,周身痛,气粗,苔厚白不燥,脉紧中兼数,搏指有力,月经未及3日而停,邪传阳明,热入血室。
外感发热头痛周身痛气粗
查看详情 →
女,40岁。外感发热,全身恶寒,微汗,头痛,流涕。项背时冷,手足发凉,纳食如常,大便不成形,心烦时发,夜寐不宁,口干喜饮。舌质微红、津液不足、苔白不厚。脉细、沉取有弦象。外感初起时服苦寒之味过早过多,以致邪伏于表不退。四逆散证。
外感发热邪伏于表心烦不寐口干喜饮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