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便秘

患者男性,38岁。主诉肛门外肿块,疼痛如针刺火烧,行走及咳嗽时加剧,大便干燥如羊粪球样硬。肛门截石位9点钟处见圆形黯青紫色结节,质硬,触痛敏感。诊断为血栓外痔,病因为肛门外静脉血瘀积不流通引起局部炎症水肿。
外痔便秘血瘀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内痔出血多年,近期加重,伴肛门坠胀、疼痛、四肢无力、腹部下坠感,面色苍白,贫血貌。舌淡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痔疮(便血)。证型湿热内蕴,经络阻滞,瘀热下注。
内痔出血湿热内蕴经络阻滞瘀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便秘20余年,需依赖通便药物。排便次数减少、便量少,伴腹胀、腹痛、口干舌燥、神疲食少。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两虚,津亏肠燥。舌象红,苔少津,脉细弦数。
习惯性便秘气阴两虚津亏肠燥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6岁,便秘、肛门脱出肿物4年余,肛门肿痛、便血6个月。系统性硬皮病8年,颈膝肘关节活动受限,手指关节变形。舌澹苔薄,脉沉细。肛门左侧肾形肿块脱出,暗褐色,有糜烂面,触之稍硬,胀如泡状,有弹性。
便秘肛管外痔系统性硬皮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大便带血伴肛门不适2年。病程2年。痔疮。气血瘀结型。面色黄白,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涩。肛门视诊见外痔,肛镜检查见内痔结节。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病因为长期便秘、饮食辛辣、气血瘀滞。
便秘肠燥痔疮气血瘀结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7岁。主诉肛门疼痛、便干带血两年,加重两周。病程两年。舌澹红,苔薄黄。脉弦。专科检查示肛门12点赘皮并陈旧性裂口,触痛明显,裂口呈梭形,上方可触及肥大肛乳头。中医辨证为燥热内结型裂口痔。
便秘肛裂燥热内结
查看详情 →
65岁 便秘 腹胀 纳呆 消瘦 大便干燥 脉沉细 舌质暗红苔黄厚 习惯性便秘 血虚津枯便秘 肠道津液不足 肝肾阴虚 脏腑功能失调 津液亏虚 气血不足 肠道失润 肠道传导失常
习惯性便秘津液不足血虚津枯
查看详情 →
张某,30岁,男。外痔痔核肿痛3天,疼痛难忍,坐立不安,行走均痛。热毒下迫,气机不畅。面色正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外痔病,证属热毒下迫,气机不畅。病因包括湿热内积,过食辛辣,久坐血脉不行,大便秘结。
外痔热毒下迫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肛门疼痛、便干带血两周。肛裂外痔。临床表现包括肛门疼痛、大便干带血、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纳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热盛伤津、大便秘结。
便秘肛裂口苦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产后3个月肛门潮湿瘙痒伴坠胀疼痛。中医病名混合痔,证型大肠燥热,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燥热内生,经络阻滞,邪热与瘀血结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肛门潮湿瘙痒坠胀疼痛,切诊未提及。
混合痔大肠燥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肛门突发肿物疼痛,持续2天。病程短。中医病名为血栓性外痔,证型为肠燥络伤型。望诊见舌质暗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大便干燥,久蹲努责排便。切诊脉象弦紧。肛门局部检查见肿物位于截石位肛缘6点,质硬而痛,表皮色紫,无出血。
血栓性外痔便秘肠燥络伤努责
查看详情 →
男,36岁,便血鲜红,肛门灼热肿痛,大便秘结,尿黄短少,舌红苔黄,脉滑数。热毒蕴结,热迫血行。舌红,苔黄,脉滑数。
大便秘结混合痔便血热毒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痔疮3年余。主要症状为痔疮下血、不能坐、便秘。病史中有肝血管瘤。经络诊察示左头维、双侧迎香、左孔最压痛,阳明经、手太阴经异常。辨经为手太阴经。四诊信息显示舌象、面色未明确描述,声音、气味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脉象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痔疮,证型未明确提及。
便秘痔疮便血手太阴经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内痔10余年,经常便秘,大便出血,痔核脱出需手动复位。湿热蕴结于大肠。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较长,症状以痔核脱出、便血为主。
便秘内痔湿热蕴结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外痔。痔大如茄,色灰黑,势将翻花,痛如刀割,卧床不起。外感暑热,伏邪未清,致痔发更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细。病因属湿热内生,气血不畅,筋脉横解。病位在肛门,属外痔。
外痔便秘湿热内生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便血反复发作1年余。肛门外7点外痔,肛门镜检查示3、7、11点内痔,7点位黏膜轻度糜烂。出凝血时间正常,血色素8g/ml。诊断为混合痔。病因与长期坐立、负重、妊娠、久痢、便秘、饮食辛辣等因素有关,导致中气下陷、筋脉松弛、气血紊乱、燥热浊气结聚肛肠。
混合痔中气下陷气血紊乱燥热内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