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砂+呕吐

29岁女性患者,主诉头晕、头疼、全身乏困、耳鸣、眼框疼、记忆力减退、心慌气喘、盗汗、眼球凸出、嘴唇增厚、鼻子肿大、手掌宽厚、手指长粗、行动迟缓、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舌质紫、舌苔灰厚,脉弦浮。辨证为脾胃不足,运化失司,宿食痰浊阻中,清阳不开,浊阴不降,扰及神明,侵犯清空,脑髓受邪。
脑垂体瘤脾胃不足痰浊阻中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男,1.5岁,双目失明70天,呕吐、低烧、嗜睡、消瘦、盗汗,3月18日双眼失明,3月22日昏迷伴角弓反张。舌较红,苔微黄,脉弦数,指纹青紫透现风关。诊断为双眼青盲,右侧口眼歪斜,肢体瘫痪。辨证为血虚肝郁,脉络中邪。
青盲血虚肝郁脾虚气弱脉络中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3岁,女性。发作性头痛、畏光4年,加重半年。主症为头痛、畏光、不能视物、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病程4年,近半年加重。舌质澹红,苔白,脉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血不足,清窍失养。病因病机为肝血不足,清窍失养。望诊见体态偏胖,舌质澹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精神萎靡、月经不调、经前小腹隐痛。切诊见脉沉细。
头痛肝血不足目畏光精神萎靡
查看详情 →
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发烧、精神烦躁、夜卧不安、纳差呕吐、挛抽搐、昏迷、双目失明。中医诊断为高烧热病后余热未尽,热留经络,玄府郁闭,肝肾阴虚,经脉失养,肝风内动。望诊见双眼视力黑朦,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闻诊未提。问诊见项强、下肢瘫痪、寒热往来、舌红苔白、脉弦细。切诊见脉弦细,后期脉数苔净,脉细数。
高烧热病肝肾阴虚热留经络玄府郁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包括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抽搐。病程较长,经住院抢救后遗留上述症状。中医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癫痫。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抽搐、夜梦多、膝痠腿软。切诊未提及。
脑震荡后遗症癫痫
查看详情 →
2.5岁男童,双眼失明2个月,高烧、抽风、呕吐、昏迷,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双眼青盲,血虚肝郁型,面色苍白,舌淡,脉弦细,问诊见视力障碍,视乳头颞侧淡,视野指测范围基本正常。
双眼青盲血虚肝郁肝肾不足视力恢复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头痛、恶心、呕吐、抽风,病程两月。智力发育较差,说话迟慢。头痛、恶心、复视、有色带、纳差。眼底检查示双视乳头水肿。舌象光滑少苔、质澹红。脉象滑数,右关兼弦。证型为肝胃结滞,郁热生风。
交通性脑积水肝胃结滞郁热生风视乳头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头痛、头晕,病程近两年,呈阵发性,重则恶心呕吐。面色少华,舌淡胖,苔白腻,脉滑。证属脾虚胃弱,痰湿中阻,痰气上扰蒙蔽清窍。
眩晕脾虚痰湿胃弱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腹胀、腹痛、便泻持续2月余。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部膨胀,叩诊鼓音,大便不消化食物,味臭。脉弦细。病因属食积,因过食损伤脾胃。病机为脾失健运,停聚不化。
食积脾胃虚弱腹胀便泻
查看详情 →
患者11岁,女性,主诉双眼失明2个多月。病程自今年2月中旬起,伴有发烧、头痛、呕吐。体征见右眼视力眼前手动,左眼光感,瞳孔异常,视神经乳头改变。舌色红,苔微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双眼青盲,辨证为血虚肝郁,双目失养。
视神经萎缩血虚肝郁痰热内闭余邪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头昏头痛间断发作2年余,痛甚伴呕吐,劳累、遇寒加重。现病史示头痛如锤击,头昏目眩,站立不稳,两眼发胀,口渴喜饮,呕吐明显,大便结,小便黄。表情澹漠,呼吸低微,皮肤不灼手,不汗出。舌质红绛少苔,脉细数。诊断为头痛,证属湿痰内结,上蒙清窍,病久化热,火毒扰犯清窍。
呕吐头痛头昏湿痰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伴发热、咳嗽40余天。中医病名包括中毒性消化不良、支气管肺炎、Ⅲ度营养不良并贫血、Ⅱ型肺结核、肠蛔虫症。证型为久热吐泻,阳微阴竭,三阴俱病,寒热错杂;阳气衰微,化源虚竭,虚风内动;脾肺气虚,津液枯竭;脾肺两虚,肝旺虫扰;脾气虚弱,血不养肝,疳疾之证。望诊见面色青黄,形体羸瘦,舌红苔白薄腻,角膜浑浊,唇鼻干燥,皮肤稀疏透出红疹。闻诊见咳嗽痰少,鼻干。问诊见下利清谷,日10、20次,色黄绿呈蛋花样,连日下蛔虫,干呕频繁,烦躁不安,不思饮食,小便短少,发热,咳嗽气促,精神萎靡,腹微胀,大便干。切诊见脉细数无力。
呕吐腹泻发热咳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