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4岁,女性。反复发作手脚趾麻木、冷痛、紫肿、苍白8年,加重2年,再发2周。病程具有季节性,冬季加重,夏季缓解,近2年加重,情绪波动可诱发。体征见颜面发青,自汗,头晕,心烦,饮食差,表情澹漠。舌苔薄白,脉沉细。局部症状为手脚紫肿冰冷,僵直不能曲,麻木疼痛。中医诊断为脾肾阳不足,气血虚,寒凝经脉。
寒凝经脉雷诺氏症脾肾阳虚气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主诉为冻疮,两耳、手背红肿痛痒,病程长,年年复发,曾溃烂不愈,右足踝有陈旧性溃疡。面色苍白,皮肤纤弱。脉象细如丝。舌色、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中医诊断为冻疮,证型属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寒凝经脉。
寒凝经脉冻疮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头痛20年,伴头昏、耳鸣、畏寒、肌肉疼痛、腰酸困、乏力。病程20年,本次因受凉后加重。面色萎黄,舌质澹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内伤头痛,证属瘀血阻络,寒凝经脉。病机为瘀血阻络,寒凝经脉。
寒凝经脉头痛瘀血阻络腰酸膝软
查看详情 →
40岁女性,停经半年,腰痠背痛,四肢倦怠,恶风头痛,少腹冷,白带绵绵,无色无味。面色浮白,口唇泛青,指尖发凉,少腹凉软喜按,舌苔薄白而腻,脉沉缓。寒凝经脉型闭经。
寒凝经脉闭经气血虚弱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46岁女性,主诉恶寒14年,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麻木疼痛,精神不振,舌质澹暗,苔薄白腻,脉沉细,考虑阳郁厥逆。
寒凝经脉阳郁厥逆营血虚弱四肢不温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经量多,淋漓不尽,经色紫暗,腹痛,疲乏头晕,双下肢酸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病因病机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量多、淋漓不尽、腹痛、疲乏头晕、双下肢酸软无力。切诊见脉沉细。
寒凝经脉月经过多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女,43岁。头汗出,前额左上角发际处冷痛若冰,畏风,左目如脱,头痛如劈。舌淡红,薄白苔,脉缓。风寒感冒后遗症。头痛,肝阳上亢,外感风寒,内郁化热。
寒凝经脉风寒感冒气虚自汗风邪未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月经来潮疼痛难忍,连及腰部胀痛,得热则减,月经色暗量多,挟血块及黏膜样分泌物,行经前乳房胀痛,畏寒怕冷,纳差神疲。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冲任虚寒。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冲任虚寒,寒凝气滞血瘀。
寒凝经脉痛经肝郁气滞冲任虚寒
查看详情 →
男,44岁,主诉下肢疼痛五年前因劳累汗出后受寒诱发,疼痛固定不移,得热则减,遇寒加重,患肢不温,腰痛,大便不成形。舌质暗,苔白,脉沉迟。中医诊断为寒邪侵袭膀胱经,肾虚夹寒凝血瘀。病因为寒邪乘虚而入,腠理闭塞,寒凝脉带,经气不通。
寒凝经脉寒邪入侵肾阳不足血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诉神经性头痛病史10年,头痛因受凉加重,脑内冷痛,痛处固定如针刺,手足不温,口干欲饮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中医诊断为寒凝经脉,瘀血阻结证。四诊信息包括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症状包括头痛、手足不温、口干欲饮水。
寒凝经脉神经性头痛瘀血阻结舌质红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双侧膝关节以下冷感10余年,冬季加重有胀感,近一月双手亦有冷感。体征示面色红,舌边尖红,脉弦细。辨证为寒凝经脉。辅助检查示下肢血流变正常。二诊时舌红苔白,脉弦细,症状明显改善。三诊时诸症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寒凝经脉脾阳不足经脉阻滞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腰及右下肢剧痛两周。腰及右腿剧痛难忍,坐卧不得,腰不得转侧,不可平卧,右腿不可屈伸,右足不敢任地,腰及右腿自感冰凉,腰椎向左侧弯,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质黯红,苔白腻,脉弦。病机为寒滞经脉,筋脉拘急。中医病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凝经脉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活动受限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项强3周。高血压病史15年,曾患脑梗死。现症见头痛头晕、项强、眼胀、眼冒金花、小便不利。脉沉紧有力,舌淡黯。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寒邪凝滞,经腧不利。舌象淡黯,脉象沉紧有力。
寒凝经脉高血压
查看详情 →
女,42岁。头昏蒙疼痛一年余。畏寒怯冷、体倦神疲、纳呆便溏、头痛加重、两额侧及后脑及巅顶为甚、上午稍轻、午后加重、刺痛、呕逆、口苦、双目干涩、腰背冷痛、四肢麻木厥冷。舌淡,苔白滑,脉弦细。下焦虚寒,浊阴上犯,兼气虚血滞、寒凝经脉。
寒凝经脉头昏蒙痛下焦虚寒气虚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颈、肩、背部疼痛1周。病程1周,疼痛逐渐加重,夜间痛醒。舌紫暗,苔白厚,脉浮弦。颈椎生理弧度变直,颈部肌肉紧张,颈椎第3至第7棘突压痛,左侧斜方肌、斜角肌压痛。中医诊断为痹病,证属寒凝经脉,气滞血瘀。
寒凝经脉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男性。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12小时。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腹肌紧张,压痛明显,可见肠形及蠕动波,肠鸣音增强,肢体不温。舌质澹,苔白厚,脉弦紧。寒凝经脉,气滞瘀阻。腹腔术后瘢痕,白细胞升高,腹部X线示少量液平面及右中腹密度增高。
寒凝经脉腹痛气滞瘀阻肠梗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