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突然疼痛,胸闷发憋,气息短促,痛如刀绞,胸痛彻背,放射到左手指。病史中见口唇发绀,舌质紫黯,脉沉细并结代。心脏检查示左心室心肌肥厚,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型胸痹。望诊见舌质紫黯,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痛、气短、汗出,切诊见脉沉细并结代。
气滞血瘀心肌梗死胸痹心阳阻遏
查看详情 →
女,62岁,左眼突然视物不见4天。暴盲(左眼),圆翳内障(双眼)。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无力。血压18/10千帕。左眼视乳头澹白、边缘模煳,视网膜动脉呈线状,静脉颜色较深,A:V=1:3。视网膜后极部呈乳白色水肿、溷浊,黄斑区呈樱桃红色。气虚血瘀。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暴盲气虚血瘀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头晕痛、胸闷胀痛15年。血压高,左胸闷胀痛,胸部压榨感,劳累饮酒后加重,走100~200米即头晕,气短乏力,口干心烦,鼻衄,眠差,易饥,大便干结。面唇舌质发黯,舌质红,苔薄垢而腻,脉细涩。中医病名高血压性心脏病,证型气阴两虚,胸阳不振,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病因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高血压性心脏病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头晕痛、胸闷胀痛15年,伴有气短、乏力、口干、心烦、易饥、大便干结、鼻衄及眠差。舌质红,苔薄垢而腻,脉细涩。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胸阳不振,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阳亢火生,上扰清窍,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热扰心神,热邪犯肺犯胃,灼伤肺络及肠道。
高血压性心脏病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反复头晕头昏10余年,又发2个月。高血压史10余年,血压波动在23~28/14~8千帕之间。头昏头晕,后枕部与四肢时感麻木,口澹且苦,食无馨味。舌苔黄中根腻,脉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气滞血瘀、脾湿内蕴。病机为气血瘀滞不能上荣脑窍,血脉痹阻,肢末失养,痰浊内生,蒙蔽清窍,蕴于脾胃。
气滞血瘀高血压眩晕脾虚湿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3岁,女性。主诉昏迷,左上、下肢乏力,活动不便10天。高血压病、糖尿病史30年,8年前第一次脑梗塞,老年痴呆5年。症见嗜睡,不能站立和行走,大便不通,舌淡、齿痕,脉沉弦细。中医辨证风邪中于脏腑,气血瘀滞脉络。舌淡、齿痕,脉沉弦细。
气滞血瘀昏迷中风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胸闷、憋气、心窝痛、心悸、腹胀、烦躁、失眠。病程长达13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史。中医诊断为心肾阴虚,气血瘀滞。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涩略数。病机为心肾阴虚,气血瘀滞,导致心血痹阻,心脾失运。
气血瘀滞心肾阴虚心绞痛
查看详情 →
女,62岁,左眼突然视物不见4天,精神欠佳,困倦纳差,头晕,失眠。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老年性白内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冠心病。证属气虚血瘀。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症状包括左眼视力下降,瞳孔异常,视盘改变,视网膜水肿、出血。脉象未提。
气血瘀滞暴盲气虚血瘀脉络阻塞
查看详情 →
男,42岁,四肢麻木疼痛1年半,双下肢尤甚,伴双腿乏力、痉挛、酸胀、头晕、颈胀。舌紫红,苔薄黄腻,脉细。气血瘀滞,兼有湿热。舌紫红,苔薄黄腻,脉细。男,72岁,类风湿性关节炎,指节肿胀游走性疼痛1年,伴肢体麻木,口干,腹泻,小便黄,高血压病史5年。舌红紫,苔薄黄腻,脉弦细数。气滞血瘀,湿热内阻。舌红紫,苔薄黄腻,脉弦细数。女,33岁,左侧肢节麻木1个月,畏风,遇风冷加重,伴头痛。舌红,苔薄白,脉细。气虚血阻。舌红,苔薄白,脉细。
气血瘀滞痹证湿热内阻舌红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5岁,女性。主诉头昏嗜睡,反应迟钝1年,加重1周。病史包括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神疲乏力。舌嫩有明显紫气,苔薄,脉细涩。中医诊断痿证。病因病机为肝肾精亏,髓海空虚,气血失和,经脉瘀滞,心神失养。病程1年,症状包括头昏、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
气血瘀滞脑萎缩肝肾精亏髓海空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