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男性,心悸、胸闷1月余,胸闷胸痛,心慌心悸,多汗肢凉,气憋背冷,腰膝酸软,脘痞纳呆,神疲乏力,面色晦暗,舌暗淡,苔白腻,脉结代,脾肾阳虚,心神不守,寒滞血瘀,心脉痹阻
心悸胸痛脾肾阳虚寒滞血瘀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心悸胁痛,病程1年,既往有急性传染性肝炎史,消瘦胸痛,性情急躁,鼻衄,肝区时痛,活动后心跳加快。面色暗困,精神呆滞,舌有瘀斑,脉涩不利,偶有结代。中医诊断为迁延性肝炎,病毒性心肌炎。辨证为血淤气滞,心络挛急。初诊见心悸胸痛,胁痛纳差,舌有瘀斑,脉涩不利。二诊见胸胁痛减,心悸乃作,舌旁似有瘀斑,脉涩不利。三诊见胸胁痛已,心悸未作,舌质紫暗瘀斑大减,食纳转振,面转红润,肝胁下1cm,EKG正常。
心悸胸痛胁痛纳差血淤气滞心络挛急
查看详情 →
女,58岁,心悸、胸闷痛2年余,气短、汗出、恶风、食谷不香、大便略溏。唇舌淡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细时有结象。心之气阴两虚,脾湿不运,心脉瘀滞,胸阳不宣。
心悸胸痛气阴两虚脾湿不运心脉瘀滞
查看详情 →
女,54岁,主诉心悸胸痛、头昏痛、气短乏力、恶心、眠差、出汗多、右上腹痛。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望诊见舌质淡暗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胸痛、头昏、气短、乏力、恶心、失眠、出汗、右上腹痛。切诊见脉细结代。
心悸胸痛冠心病气虚血瘀胆囊炎
查看详情 →
女性,76岁,咳喘反复发作30余年,复发加重半月。喘憋胸闷,气短懒言,心悸胸痛,夜不能卧,咳轻痰少,口苦喜饮,食欲不振,耳鸣耳聋,夜间四肢肌肉抽动,疲乏无力,大便干,3日未行,小便短少。面色晦暗无光泽,喘息不止,张口抬肩。血压150/90mmHg,呼吸25次/分,心率129次/分。桶状胸,双肺喘鸣音及细湿罗音,心音强弱不一,心律绝对不齐,双下肢轻度浮肿。心电图示快速房颤,T波改变。中医诊断喘证,证型肺肾阴虚,痰涎壅盛。
心悸胸痛肺肾阴虚痰涎上壅喘证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气短胸闷40余日,面色晦滞少华,气短胸闷动则为甚,偶有心悸胸痛,脉缓,舌澹滞苔白,证型为脉络损伤,瘀血内阻。
心悸胸痛自发性气胸脉络损伤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心悸胸痛,病程未提及,苔薄白,脉沉微,心阳不宣,气机郁塞
心悸胸痛心阳不宣气机郁塞苔薄白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心悸、胸闷胸痛、口干、唇甲紫黯。舌质暗红,舌体右侧边缘紫斑,舌苔薄白,脉涩或见结代。证属气血瘀阻。
心悸胸痛气血瘀阻脉涩结代唇甲紫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诉为病毒性心肌炎后室性早搏不除,心肌酶持续不减。主要症状为心悸、胸痛、咳嗽无痰、咽干、尿黄。舌瘦红,苔薄黄干。脉细数偶有歇止。中医病名为心肌炎,证型为气血亏损,余热未尽。病因病机为余热未尽。望诊见舌瘦红,苔薄黄干。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心悸、胸痛、咳嗽、咽干、尿黄。切诊见脉细数偶有歇止。
心悸胸痛心肌炎气阴两虚余热未尽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主诉心悸胸痛、胁痛纳差、面色暗困、神情呆滞、舌有瘀斑、脉涩不利。中医病名属血瘀气滞,证型为血瘀气滞,心络挛急。望诊见面色暗困、舌有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痛、胁痛、纳差、性情急躁、鼻血、肝区痛;切诊见脉涩不利、心率不整。
心悸胸痛迁延期肝炎病毒性心肌炎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主诉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病程10天,精神不振、身倦乏力、面红、心悸、胸痛。舌质红舌尖绛,苔白黄而干,脉浮数结代。邪毒炽盛,卫营合邪。
心悸胸痛感冒发热邪毒炽盛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主诉动则汗出,精神倦怠,不胜持物,腰酸畏寒,心悸胸痛,夜寐不安,多梦早醒,咽喉疼痛,时有烦躁。中医辨证为心肾两虚,中气不足。舌质澹尖红苔薄白,脉细。证型包括中气不足,卫外不固,肾气不足,心失所养,阴虚火旺。
心悸胸痛预激综合征心肾两虚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心悸、胸痛反复发作3月余。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气心血俱虚,痰浊夹瘀内阻。面色见黑色斑点,舌苔根部黄腻,脉细。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乏力身软、胃纳不香、大便偏干。病史中有神经衰弱、失眠、夜梦纷扰、记忆力下降、思想不集中。病机为心气心血虚损,痰浊瘀阻,心阳不足,气血不荣。
心悸胸痛心气心血俱虚痰浊夹瘀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为数年咳嗽,渐发咳喘,发作时不能安睡,每年5、6、7月连续发作,秋季缓解,冬季平稳。咳喘时心悸,吐粘痰,不能平卧,喉有痰鸣,难以入睡,痰难咯出,胸闷、胸痛,痰色随量变化。舌苔白,脉滑略数。辨证为肺邪久郁化热,肺失肃降。病因病机为初病未及时宣肺,肺中郁热,热季内外合邪而咳喘加重。
心悸胸痛肺热咳喘痰多色黄痰粘难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