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气血两虚

女,27岁,产后阴道大流血持续56天,伴血块及脓汁,腹部肌肉枯黑,少腹肿硬,颜面苍白,目无神采,唇舌无血色,面目手足浮肿,右下肢不仁,左下肢麻木,肌肤甲错,关节腰痛,小便淋漓,舌淡苔白,六脉微细,产后流血过多过久,气血两虚,损伤冲任,八脉无力统驭,升降失和,营卫不谐。
气血两虚产后血崩冲任损伤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产后旬日出现两腿酸困,行走如捆重物。两下肢浮肿,左侧为重,腿不温,麻木不仁,软弱无力,行动不便。面目苍老不华,精神疲倦。舌质胖嫩,苔白薄,脉虚大。证属气血两虚,元气亏损。
气血两虚产后偏瘫元气亏损舌苔白厚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右侧上下肢体瘫痪,神志昏迷1天。病程1天。中医病名中风证,证属肝风内动,痰瘀阻塞清窍。望诊面赤身热,舌红绛,苔黄厚干焦。闻诊气粗口臭,喉间痰声辘辘。问诊烦躁,间有抽搐,大小便闭,口唇红而干。切诊脉弦滑数。
气血两虚中风证肝风内动痰瘀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夜寐不深10多年,寐中稍有响动即惊醒。体型瘦小,皮肤色白而细腻,神疲乏力,稍劳则双腿无力,情绪低落,头痛,目痛,烘热,手足冷,纳少,多食则胃胀,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证属肝郁脾虚,气血两虚,心失所养。
气血两虚夜寐不深肝郁脾虚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头晕,病程半年,伴晕倒史。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心悸、失眠、饮食减少。面色皖白,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眩晕(低血压症)。病因病机为长期思虑伤心脾,劳累过度,气血耗伤,脾胃虚弱,气血乏源。
低血压气血两虛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环跳疽,病程较长。脉虚细数,舌根黄,虚中挟湿热。主症为脓水不断,气血消耗,虚阳易动,里急咽红,午后潮热,喉中窒塞,尾闾肿痛,浮肿作痛,午后寒少热多,发有定候。中医病名环跳疽,证型属气血两虚挟湿热,病机为虚中挟湿热,肾虚失于排泄,正不胜邪。舌根浮黄,脉虚细数,虚阳升腾,湿热流滞下焦。
气血两虚环跳疽湿热内蕴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两足麻木,后手亦麻,左胁下有尺许不知痛痒。六脉大而无力,气血皆损。面色苍白,舌淡苔薄。左胁下感觉减退,病程较长,半年后手亦麻。中医病名为着痹,证型为气血皆损,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风寒湿邪留滞经络。
气血两虚两足麻木后手麻木左胁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头脑昏沉一周。病程一周。中医诊断眩晕,证属气血亏虚。舌质淡,无苔,脉沉细弱。脑彩超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管痉挛,双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正常。患者剖宫产后身体虚弱,易感劳累,时而眩晕,近一周劳累后症状加重,伴记忆力下降、心烦易怒、疲乏无力。
气血亏虚脑动脉痉挛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淋漓不净2年。现症见面色皖白,乏力头晕,腰酸膝软,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红暗,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崩漏,辨证为气血两虚,冲任不固。
气血两虚功能性子宫出血冲任不固血块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晕目眩,梦多易醒,心悸健忘,肢倦乏力,纳食无味,面色无华。病程3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面色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无力。心悸失眠健忘,神乏食少,头目失养,肌肤失荣,脾气不足,运化失健。
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血虚心胆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日夜大便六、七次,五更时分急泻,伴贫血。病程六年余,大便稀薄夹清谷与黏液,便时腹痛下坠,食欲欠佳,体倦乏力,心慌气短。颜面憔悴无华,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望诊见颜面憔悴无华,舌淡苔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便稀薄、腹痛、下坠、食欲差、体倦、心慌气短。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气血两虚脉沉细无力五更泻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68岁女性患者,左半身瘫痪,神识不清,呈半昏迷状态,口舌謇涩,血压138/90mmHg,脉沉细无力,舌澹无苔,两侧呈澹蓝色。证属气虚血滞,经络瘀阻。病程未明确提及。面色晦暗,舌象异常,脉象沉细无力。病机为气虚血滞,瘀阻经络。
脉沉细无力中脏腑气虚血滞经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气短乏力,纳呆3个月。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畏寒怕风,面色不华,纳差食呆,大便溏薄,舌体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属虚劳,证型为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大病术后正气大伤,脾肾两虚。
气血两虚脉沉细无力胃癌术后虚劳
查看详情 →
女,29岁,停经50余天,阴道少量下血,色澹红,质稀,小腹坠痛,精神紧张,面色皖白,语声低微,倦怠乏力,头晕,厌食,恶心、呕吐。舌澹润,苔白滑,脉滑而无力。中医病名:滑胎,证型:气血虚弱,中气下陷,冲任不固。病因病机:气血不足,不能载胎,屡孕屡堕。
气血两虚胎漏冲任不固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左下肢凉痛1年余,行走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左足及小腿疼痛、酸胀,静止时发凉,间歇性跛行距离约20m。舌质暗澹,苔薄白,脉沉缓而细。中医诊断脱疽(血脉瘀阻)。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气虚血瘀,脉络滞塞。左下肢动脉内壁不光滑,腘动脉狭窄,胫前动脉见斑块,血流速度减慢。左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胫后动脉搏动弱,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右下肢动脉搏动正常,肢体位置试验阴性。
气血两虚脱疽血脉瘀阻肢端闭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孕后呃逆、逆气上冲、食后必吐、杯水不存、肌肉消瘦、精神抑郁、尿赤便燥。中医病名为恶阻,证型为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平素多郁善怒,怒气伤肝,肝气郁逆,挟冲胃之气上逆。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孕后症状及精神状态。切诊脉象为弦而无力,复诊脉象稍有力,无弦象,三诊脉象和缓。
气血两虚恶阻呕吐肝气郁逆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22岁,发热,倦怠,便溏,月经失调,病程3周,病毒感染合并支气管炎,面色萎悴,舌边光红、苔薄白微黄而滑,脉弦大虚数
气血两虚发热月经失调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头昏头晕、全身无力、失眠、腰酸膝软、月经后推、经量减少,病程半年余。面色苍白,唇舌指甲澹白,精神萎靡,脉沉细而弱,舌质胖嫩澹,舌尖有红刺,舌苔澹薄白。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全身无力头昏头晕月经后推
查看详情 →
男,62岁,主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后2年余,伴腹泻半月,胃脘痞满1周。面色萎黄,呈中度贫血貌,舌象未提,脉象未提。既往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现症见腹泻、腹胀、乏力、胃脘痞满、吞酸、不欲饮食。查体见剑突下压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电子胃镜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HP(++)。辨证属阳明津伤水热互结证。
气血两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阳明津伤水热互结
查看详情 →
女性,70岁。主诉头晕甚,不能坐起,长期卧床,腰酸耳鸣,倦怠乏力,口干喜饮。病程10年。中医病名:直立性低血压。证型:髓海空虚,气血两虚。病因病机:精血两亏,髓海空虚。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气血两虚脉沉细无力直立性低血压髓海空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