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气血两虚

女,22岁,发热,倦怠,便溏,月经失调,病程3周,病毒感染合并支气管炎,面色萎悴,舌边光红、苔薄白微黄而滑,脉弦大虚数
气血两虚发热月经失调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鼻衄三年,近半月鼻衄渗出,时多时少,淋漓不断。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头晕眼花,心悸不安,畏寒,纳呆。舌质淡白,脉象沉弱无力。中医诊断为脾气虚弱,脾不统血。
气血两虚脉沉弱无力鼻衄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血色鲜红,偶有血块,病程40余天。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血两虚,冲任不固。面色苍白,舌质嫩红,苔薄白无华,脉象细弱。头晕眼花,身疲无力,动则出虚汗,气短纳差。
气血两虚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2月,少腹隐隐作痛,身体消瘦,乳水几无。面色苍白,形体憔悴,精神萎靡,不欲饮食,周身畏冷,下午有轻微潮热、面热。脉弦按之无力,舌质瘦小,有白薄苔。中医诊断为产后腹中疠痛,证属气血两虚,兼有虚热之象。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未复,调护失节,致虚劳之症。
气血两虚产后腹痛形体消瘦乳汁减少
查看详情 →
女性,70岁。主诉头晕甚,不能坐起,长期卧床,腰酸耳鸣,倦怠乏力,口干喜饮。病程10年。中医病名:直立性低血压。证型:髓海空虚,气血两虚。病因病机:精血两亏,髓海空虚。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气血两虚脉沉细无力直立性低血压髓海空虚
查看详情 →
女,27岁,产后阴道大流血持续56天,伴血块及脓汁,腹部肌肉枯黑,少腹肿硬,颜面苍白,目无神采,唇舌无血色,面目手足浮肿,右下肢不仁,左下肢麻木,肌肤甲错,关节腰痛,小便淋漓,舌淡苔白,六脉微细,产后流血过多过久,气血两虚,损伤冲任,八脉无力统驭,升降失和,营卫不谐。
气血两虚产后血崩冲任损伤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全身无力,活动行走困难7个月,不能独立上台阶,站立不能蹲下,蹲后不能站起,行走不能持久,经常跌倒,翻身困难。面色潮红,皮肤干燥,肢体动作不灵活,肩部肌肉萎缩呈鸟翼状,臀部肌肉假性肥大,膝腱反射左侧略可引出,右侧消失。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辨证为气血两虚,湿热阻络。
气血两虚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湿热阻络肩部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经净后小腹隐痛5年,月经量多,色红,无血块,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带下量多质稀。中医病名属痛经,证型为气血两虚,病机为气血亏虚,冲任失养。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澹红,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月经异常及消化症状,切诊脉细无力。
脉细无力月经量多气血亏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左髋部疼痛5年,加重15天。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股骨头坏死(骨痿)。证型为肾精亏虚,气血瘀阻。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骨失濡养。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显示髋部疼痛、跛行、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切诊脉象弦滑,舌苔薄白。
股骨头坏死肾阴虚肾气不足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头晕,病程半年,伴晕倒史。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心悸、失眠、饮食减少。面色皖白,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眩晕(低血压症)。病因病机为长期思虑伤心脾,劳累过度,气血耗伤,脾胃虚弱,气血乏源。
低血压气血两虛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周身酸软无力,两小腿以下至足麻木无力,走路如踩弹簧。病程自7月8日起,持续约20天。中医病名为痿躄证,证型为内热兼气血双虚。舌象淡,苔白,脉细数。
气血两虚痿躄证内热
查看详情 →
女,63岁,反复间歇性头痛4年余,伴有神疲体倦、头晕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苍白。舌质紫黯,苔薄白,脉细弱而涩。中医病名:头痛,证型:气虚血亏兼瘀证,病因病机:气虚血少血凝。望诊:面色苍白,舌质紫黯。闻诊:未提及。问诊:头痛反复,神疲体倦,心悸失眠。切诊:脉细弱而涩。
气血两虚气虚头痛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产后大出血后出现头晕、畏寒、食欲减退、乏力、乳汁缺少、恶心呕吐。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面色萎黄无华,消瘦,皮肤干燥,头发稀少,舌质澹,苔少欠津,齿干不润,脉细弱无力,乳房萎缩。诊断为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阴毛、腋毛脱落,性欲丧失,月经闭止。外阴萎缩,子宫缩小,宫体后位。
产后气血两虚肾气亏损肾阴亏耗肾阳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环跳疽,病程较长。脉虚细数,舌根黄,虚中挟湿热。主症为脓水不断,气血消耗,虚阳易动,里急咽红,午后潮热,喉中窒塞,尾闾肿痛,浮肿作痛,午后寒少热多,发有定候。中医病名环跳疽,证型属气血两虚挟湿热,病机为虚中挟湿热,肾虚失于排泄,正不胜邪。舌根浮黄,脉虚细数,虚阳升腾,湿热流滞下焦。
气血两虚环跳疽湿热内蕴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晕目眩,梦多易醒,心悸健忘,肢倦乏力,纳食无味,面色无华。病程3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无力。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面色无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无力。心悸失眠健忘,神乏食少,头目失养,肌肤失荣,脾气不足,运化失健。
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血虚心胆气虚
查看详情 →
男,三十余岁,乏力、关节肌肉湿痹样疼痛、头昏耳鸣、失眠心悸、胃痛呃逆、呕吐泛恶、食欲不振、便秘腹泻交替、体重减轻。中医病名:黑疸劳疾,证型:肾藏阴阳不足,病因病机:肾水之色外见。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问诊见疲劳、关节疼痛、头昏、呕吐、胃痛等。切诊脉沉细。
气血两虚黑疸劳疾肾阴不足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68岁女性患者,左半身瘫痪,神识不清,呈半昏迷状态,口舌謇涩,血压138/90mmHg,脉沉细无力,舌澹无苔,两侧呈澹蓝色。证属气虚血滞,经络瘀阻。病程未明确提及。面色晦暗,舌象异常,脉象沉细无力。病机为气虚血滞,瘀阻经络。
脉沉细无力中脏腑气虚血滞经络瘀阻
查看详情 →
女,29岁,停经50余天,阴道少量下血,色澹红,质稀,小腹坠痛,精神紧张,面色皖白,语声低微,倦怠乏力,头晕,厌食,恶心、呕吐。舌澹润,苔白滑,脉滑而无力。中医病名:滑胎,证型:气血虚弱,中气下陷,冲任不固。病因病机:气血不足,不能载胎,屡孕屡堕。
气血两虚胎漏冲任不固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女,34岁,咽中不适,脘腹胀闷半月,咽中似有痰梗,咯之无物,喉中有燥热感,口干不欲饮,纳食减少,倦怠乏力。舌澹苔薄白,脉濡。证属中气不足,清浊升降失司。复诊时头目昏眩,心悸不安,倦怠乏力,舌澹,苔薄白,脉弦细无力。证属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咽中不适脘腹胀闷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左下肢凉痛1年余,行走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左足及小腿疼痛、酸胀,静止时发凉,间歇性跛行距离约20m。舌质暗澹,苔薄白,脉沉缓而细。中医诊断脱疽(血脉瘀阻)。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气虚血瘀,脉络滞塞。左下肢动脉内壁不光滑,腘动脉狭窄,胫前动脉见斑块,血流速度减慢。左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胫后动脉搏动弱,肢体位置试验阳性。右下肢动脉搏动正常,肢体位置试验阴性。
气血两虚脱疽血脉瘀阻肢端闭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