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中风后遗症,包括口眼㖞斜、右半身不遂、手指踡曲、足趾难伸。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风阳夹痰,血瘀阻络。舌偏澹、边瘀紫,苔薄腻,脉细弦。主要症状包括痰多、心悸少寐、血压偏高。病机为风阳夹痰上扰,经脉瘀阻。
中风后遗症风阳夹痰血瘀阻络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诉双手关节、膝关节疼痛1年,加重1个月。中医病名痹病,证型湿热痹阻,瘀血阻络,后转为湿热久蕴,气阴两伤,最终为肝肾不足,脾气虚弱,虚实夹杂。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肢软乏力、心烦、口干,病程1年。切诊未提。
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瘀血阻络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女,40岁,全身浮肿,下肢按之凹陷,小便短少,腰区痠楚,胸脘膨闷,纳差泛恶,四肢不温,气短易汗,面色苍白。舌胖苔白,脉沉而濡。中医病名:水肿,证型:脾肾阳虚,水湿内盛。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湿内盛,运化失常,湿浊难排,水湿泛溢。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阳虚水湿内盛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便血八年,面浮、肢肿、恶食、艰步、神倦、懒言,气息奄奄。脉象寸关俱弱,两尺沉数。病机为肺胃之气下陷于阴,不能升举。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未提及。问诊见恶食、艰步、神倦、懒言。脉象寸关俱弱,两尺沉数。
便血肺胃气陷脾阴亏虚阳气下陷
查看详情 →
女,46岁,全身多关节肿痛10年,拇指、无名指近节梭形肿,皮色澹黯,手腕及踝肿甚,局部刺痛凉痛,手晨僵持续60分钟以上,四肢抬举受限,肢体倦怠乏力,纳差,呕恶,善太息,经闭2年。双手中指、无名指近节梭形肿,舌质澹胖,苔薄白,脉滑。顽痹(类风湿关节炎),证属脾虚湿停,经脉痹阻。
顽痹脾虚湿停经脉痹阻关节肿痛
查看详情 →
杨某,女,39岁。主诉受风寒腰痛10天,起坐困难,腰部压痛,活动受限制,直腿抬高阴性。诊断腰痛,辨证风寒侵袭腰部,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舌质澹,舌苔白,脉沉细。
腰痛风寒侵袭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9岁,左下肢疼痛5年,加重2个月。坐骨神经痛,风湿热痹。舌苔根部黄腻,脉结代。病程长,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小数。气血乖违,风湿热乘虚而入,合而为痹。
坐骨神经痛风湿热痹高血压消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面色苍白,BP 70/40mmHg,表情痛苦,出汗。骨盆挤压试验阳性,触诊有骨擦感。X线片示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
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休克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要症状包括下肢瘫痪3年,肌肉萎缩,腰疼,四肢冷,失眠,神疲,食少。中医病名为痿证,证型为肝脾肾俱虚,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俱虚,筋脉肌肉失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脉象。
肌萎缩症肝脾肾俱虚筋脉失养骨髓空虚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脘痞闷不舒5年,胃镜诊为萎缩性胃炎,伴贫血;胃脘痞满,食欲不振,食后腹胀,面色白,神疲乏力,口干思饮,口中乏味;胃阴不足,气血两虚;面色白,舌澹红少苔,脉沉细;胃脘痞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口干思饮,面色白,舌澹红少苔,脉沉细。
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气血两虚贫血
查看详情 →
女,37岁,主诉口臭、唇燥,病程20余年。中医病名胃火,证型虚阳上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口臭、唇燥、下肢冰冷,切诊脉细弱。
口臭胃火虚阳上越阴极于下
查看详情 →
女性,26岁。主诉人流术后1月,周身关节冷痛麻木20余天。周身冷痛,四肢关节重着,腰骶困重,双足麻木拘挛,大便溏薄,精神不振,纳谷不香。舌澹,苔薄白略腻,脉沉细弱。中医病名为产后身痛,证型属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寒湿留滞。病因病机为人流术后气血损伤,外感寒湿,内伤肝肾。望诊见舌澹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周身冷痛、麻木、乏力、便溏、纳差,切诊见脉沉细弱。
产后身痛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寒湿留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持续发热5年,体温37.6℃~38℃,伴胃纳差、疲乏、睡眠差、梦多、腹胀、便溏、口臭。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白而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暑湿,病机为暑湿内困,伤及脾气。二诊舌象澹红,苔白而腻,脉弦细。三诊仍见舌澹红,苔白而腻,脉弦细。
暑湿内困脾虚湿困气阴两伤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双小腿肿胀糜烂,散在表浅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结污黄色厚痂,皮损边缘有深紫色晕及小片瘢痕。病程3年。中医病名为臁疮,证型为素有蕴湿,兼感毒邪,日久湿毒凝聚,血脉瘀滞,耗伤气血。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象沉细。
深脓疱疮湿毒蕴结血脉瘀滞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患者,主诉腰背痛、臀部疼痛、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小腿肌肉疼痛,活动受限,行走不稳。X光示双侧骶髂关节囊性变,间隙变窄,HLA-B27阳性,ESR升高。中医诊断为痹病,证属肝肾不足,气血瘀阻。初诊舌暗苔白干,脉沉细。二诊舌暗苔白,脉沉细。三诊舌暗苔白,脉沉细。病程较长,症状逐步缓解。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瘀阻,经脉痹阻,阴血亏虚。
痹病肝肾不足气血瘀阻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男,43岁,右侧腰、髋、下肢疼痛两年,动则痛重,休则痛轻,遇寒则重,遇温则轻。苔中白薄,脉细紧。寒湿闭阻,经脉不利。面色无华,舌苔白薄,脉细紧。病程两年,寒湿侵袭,凝滞下焦,气血不通,筋脉不利。
腰髋下肢疼痛寒湿闭阻经脉不利苔中白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腰痛5年,以酸软为主,遇劳加重,时轻时重。形体消瘦,面色淡黄,腰部酸重疼痛,下肢重而无力,头晕,多梦,不爱活动,健忘,口干。舌淡红,苔薄白微腻,微有齿痕。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腰痛,证属肝肾精亏,湿浊下注。
腰痛肝肾精亏湿浊下注舌淡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双小腿肿胀糜烂,散在表浅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结污黄色厚痂,皮损边缘有深紫色晕及小片瘢痕。体质瘦弱,面色萎黄。脉沉细,舌质暗红,苔薄白。中医诊断臁疮,辨证素有蕴湿,兼感毒邪,日久湿毒凝聚,血脉瘀滞,耗伤气血。
黄水疮湿毒蕴结血脉瘀滞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92岁男性,肢指震颤,写字困难。心气不足,气血失调,水不涵木,肝风冲动。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震颤麻痹病心气不足气血失调水不涵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2岁。右足跟疼痛2个月,加重1周,不能行走站立,伴有头昏乏力,两膝酸软。舌淡苔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肝肾俱虚,筋骨失养。病因为肝肾虚弱,筋骨失养,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兼有外伤劳损。
足跟痛肝肾俱虚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