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男童,发病于五月二十日,身热、谵语、烦躁、口渴,神煳不省。热邪内陷少厥阴。面色晦暗,舌绛罩黑气,脉右滑数较起,左涩数不扬。肢厥,便溏黑,溲赤,目鼻燥,脐坚痛。暑热熏蒸,阴枯而复回,已闭复开。
暑厥热邪内陷肢厥回暖阴气亏虚
查看详情 →
70岁男性,胸痛伴胸闷、心内烧热、口苦咽干、喜冷饮、手足心汗出,病程未明确。舌质红、苔薄白,舌下瘀点多,脉数大。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少阴阴虚,阴维无贮,痰气痹塞上焦。主诉为胸闷怔忡,病因为家事烦劳诱发。
胸痹肾阴虚痰气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男性。主诉喉间痰鸣,大便干燥成粒。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痰潮便秘。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病后失调,饮食不节,脾运欠复,导致升降失常,津亏便秘,痰潮涎多。望诊见面色略黄,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纳食尚可。切诊脉象缓滑。二诊症状显示大便已解,痰潮大减,面色尚欠华润,舌苔仍白,脉象缓滑。
痰潮便秘脾运欠复津亏舌苔白
查看详情 →
男,24岁,主诉癫痫小发作,每日10~20次,失神、两目上视、全身发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醒后头晕、胸闷、疲乏。面色少华,舌淡苔白滑,脉细弦数。中医诊断为痫证,证型属脾虚痰盛、风痰上扰。病机为脾虚生痰,痰浊上扰,风痰内动。
癫痫脾虚痰盛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长期心悸、胸痛、两胁胀痛、善太息,情绪变化时病情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气郁结,假性心脏病。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肝失条达,肝郁伤神,影响脾运化,生湿生痰,心神不安,肝郁化火伤阴,累及肾,致阴虚火旺或阳气耗竭,心阳失养。
心悸胸痛胁痛情绪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不寐、高血压,病程较长。烦躁易怒,舌苔光,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属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阳亢痰浊。舌象为舌苔光,脉象为脉弦数有力。
高血压不寐肝阳上亢痰浊
查看详情 →
患者经行不畅,癸水后期,食后腹胀,头晕失眠。脉弦滑而数大。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肝失条达,气滞血瘀。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经行不畅、腹胀、头晕、失眠,切诊提示脉弦滑而数大。
经行不畅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胃气滞
查看详情 →
王某,63岁,女性。主诉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眼㖞斜,喉中痰鸣,右上下肢偏废不用。病程初起急骤。中医病名中风(中脏腑),证型为风火痰内闭。病因病机为风、火、痰内闭。望诊见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而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闻诊未提。问诊见神志昏迷,大便溏稀,语言謇涩。切诊脉弦劲而滑。
中风中脏腑风火痰内闭湿痰内伏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反复腹痛2个多月,加剧近半个月。面容憔悴,两眼无神,呼吸息声低微,精神少气懒言。脐上剧痛,按之尤甚,口淡乏味,不思饮食,溏泻日3~4次,畏寒神疲,腰痛肢冷。舌淡红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微腻,两边有白涎。脉虚弦重按无力。证型为真阳虚衰,中阳失运,寒凝气壅。
胰腺囊肿阳虚阴盛真阳虚衰中阳失运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饭后恶心、呕吐2月余。胃胀,大便不成形,每天1~2次。舌质澹,舌体胖大,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呕吐,证属脾胃气虚,胃气上逆,食滞内停。既往史有紫癜(腹型)病史。
呕吐脾胃气虚胃气上逆食滞内停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精神不振,多疑,坐卧不安,自言自语,面红,汗多,夜难入寐,大便结,渴喜冷饮,舌苔白黄相兼而润,边有齿痕,脉细数。神经官能症,证属阴虚内热,心神失养。面色红,舌苔白黄相兼而润,边有齿痕,脉细数。
神经官能症心气不足肝火上炎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腹泻,进食油腻后加重,便夹白色黏胨,肛门作坠,面目红赤多眵。病程较长,曾患急性细菌性痢疾,后转为慢性结肠炎。脉濡缓,舌质红有纹;脉沉弦,舌质暗红;脉濡细,舌红少苔而起纹。中医诊断为肠腑积蕴未清,脾运不健,阴土尚亏,脾运为健。病因病机为肠腑湿热积滞未清,脾运不健。
慢性结肠炎脾运不健阴土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6岁,全身浮肿,尿少色红,体倦乏力,腰膝酸软,恶心纳呆,头昏乏力,心慌气短,腰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呃逆频作,皮肤瘙痒,大便稀溏,舌澹,脉沉细,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双下肢中度压陷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15年,肾功能异常3年,加重1个月,慢性肾衰竭,脾虚湿阻,浊邪上逆
慢性肾衰竭脾虚湿阻浊邪上逆肾功能损害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全身麻木,腹股沟向少腹抽搐,心窝硬痛,心慌、恶心、心烦、失眠、头昏,手足搐搦。病程14年。中医病名:搐搦。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情志不遂。望诊:无明显描述。舌象:苔薄黄。脉象:脉弦。现症:感冒,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尿痛。平素症状:全身窜痛,背部如流水样,手携物易落。
情绪郁结肝风内动气滞血瘀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包括形瘦神疲、口苦、纳差、溺黄、便秘。病程自1993年秋起。中医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正虚邪实)。舌象见苔黄、口秽。脉象平。病因病机涉及劳倦伤脾、饮食积热、脾胃功能失调。
慢性乙肝正虚邪实湿热浸淫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全腹臌大,反复增损一年余。病史中有腹大、反复吐血住院三次。现症见面黑憔枯,苦急躁转,呻吟不已,食欲几无,全腹臌大超胸,坚硬似石,双下肢肿如圆柱,压之陷凹难复,二便甚少。舌瘦红赤,苔白干燥,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鼓胀,证型为中亏气结,水湿凝踞,瘀阻火燃。望诊见面色黑憔,舌瘦红赤,苔白干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大、吐血、食欲差、二便少。切诊见脉沉细弱。
鼓胀中亏气结水湿凝踞瘀阻火燃
查看详情 →
刘某,59岁,男性。主诉右胸膺部疼痛5个多月。右侧胸膺部疼痛,第2、第3肋部微肿,有压痛与叩击痛。舌苔白,脉弦紧。证型气滞血瘀。面色正常,舌象白,脉象弦紧。症状包括右胸膺部疼痛,大便2~3天1次。
胸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高血压中风急诊入院2天,仍深度昏迷。现症包括息粗痰鸣,口臭,4天未大便,舌红苔黄,腹绷急,右手足瘫痪,溲赤浊。舌象红苔黄,脉弦硬,右手足瘫痪。中医诊断中风闭证。
高血压中风闭证肝火上炎腑实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痛胸闷伴心慌6年,加重2年。刻下症见胸痛胸闷、心慌乏力、失眠多梦、纳呆、大便干结。面色㿠白,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苔厚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虚血瘀,湿浊内阻型。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喜食咸甘,脾运失常,痰湿内生,气虚血瘀,心脉阻滞。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湿浊内阻纳呆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失眠两年,每晚睡眠2~3小时。烦躁易怒,食欲不馨,两目干涩,心烦不宁。舌红苔白微腻,脉虚弦而细。中医病名不寐,证型阴亏肝旺、痰阻心经。病因病机为阴亏肝旺、痰阻心经。望诊见舌红苔白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烦躁易怒、食欲不馨、两目干涩、心烦不宁。切诊见脉虚弦而细。
不寐肾阴不足肝阳偏胜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