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前区疼痛伴心悸20余年。病程20年,天冷、生气、劳累时发作频繁,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痰瘀互阻,肝气郁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周身疼痛、肿胀、颈部以上汗出明显、夜尿频、多眠、骑车及说话时即可入睡、打鼾、高血压。切诊见脉弦硬,舌质澹偏暗,苔白湿厚。
气滞血瘀心悸心肌缺血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心前区闷满痛,心脏间歇,每日早饭后发作。症状包括胸闷气憋、吐痰多而清稀、咳嗽气短、心悸。舌质正常,苔白而腻,脉弦滑。诊断为素体湿盛,脾阳虚弱,积湿生痰,影响心气运行。二诊舌质红,苔微腻,脉沉弦细有涩意。三诊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弦细滑数。四诊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弦细滑数。五诊舌苔薄腻,脉沉弦细。中医病名为心气痛,证型为痰湿阻滞、痰火扰心、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阳虚弱,湿盛生痰,痰浊影响心气运行。
气滞血瘀胸痹痰湿内阻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6岁,主诉怕冷恶风失眠10余年,加重6年。失眠,头部昏沉,神疲乏力,双目干涩,纳差,胃脘胀满隐痛,嗳气嘈杂,大便溏薄,小便频数,夜尿4~5次。面色晦黯,口唇黯,舌体胖,质暗红,满布裂纹,苔黄腻花剥,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不寐、胃脘痛、消渴病,证属气阴两虚、湿浊中阻、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寐气阴两虚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活动后心悸、气短、胸闷或有心绞痛,近一周加重,每日发作2~3次,伴胸闷、气短、夜间憋醒、咳嗽,畏冷,出汗多。舌质胖暗红,苔白,脉弦滑数。心律整齐,心率90次/分,心尖部可闻Ⅲ级收缩期杂音,血压140/90毫米汞柱。辨证为胸痹、心悸。病程长,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病史。
气滞血瘀高血压冠心病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反复头晕6年,胸闷气短2年。面色晦黯无华,唇色紫黯,舌质紫黯,苔白厚,舌底脉络迂曲紫黯,脉弦滑。腰酸困,尿频夜尿多,少寐健忘,足肿,体胖。中医诊断眩晕,证属痰瘀互结,肾精不足。病机为年迈体胖,喜食肥甘,损伤脾胃,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肾精不足,心肾不交。
气滞血瘀眩晕痰瘀互结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失眠10余年,加重6年,入眠难,易醒,每晚睡眠3~4小时,伴怕冷恶风、咽哑、咳嗽、发憋、头部昏沉、神疲乏力、双目干涩、纳差、胃脘胀满隐痛、嗳气噪杂、大便溏薄、小便频数。中医诊断不寐、胃脘痛、消渴病,证属气阴两虚、湿浊中阻、气滞血瘀。体征面色晦黯,口唇黯,舌体胖,质暗红,满布裂纹,苔黄腻花剥,脉沉弦细。
气滞血瘀不寐气阴两虚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8岁,头晕胸闷,胸痛掣背,心悸时烦,动则气短,形体瘦削,面色黯红,睡眠欠佳,口唇微紫,舌质澹红,苔薄白润,脉沉细涩。张某,男,39岁,疲乏无力,睡眠欠佳,口唇微黯,舌质黯红,苔薄白,脉细涩。李某,男,40岁,胸闷、气憋、心悸,咳吐黄稠痰,口唇微青紫,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细濡数。中医病名包括胸痹、心悸、眩晕,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气滞血瘀,胸阳不振。望诊见面色黯红、舌质澹红、黯红、红,苔薄白、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咳吐黄痰。切诊见脉沉细涩、细数、细濡数。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气憋、心悸,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为心肌扩张症,证属气阴两虚,胸阳不振,痰热阻痹,气滞血瘀。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细濡数。嗜酒史22年,吸烟史5年。
气滞血瘀心悸心肌扩张症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长期咳嗽,喘咳无宁静之时,肺气上冲,咳呛难忍,稍动即喘,周身浮肿,心跳心慌。中医诊断肺气上逆,心阳不足,气血失调,水湿不运。舌淡黄,脉细弱并有间歇。
肺气上逆心阳不足水肿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