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4岁,男性。主诉活动后气短胸闷2年。中医病名心衰,证型阳虚水泛,病因病机为心脾肾阳虚,血瘀水停。望诊见舌质淡红,舌背静脉有瘀点,口唇澹紫,颈静脉轻度怒张。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易出汗,纳谷尚可,大便易溏质稀,日行2次。切诊见脉小缓,至数不齐,强弱不等。
心脾肾阳虚心衰血瘀水停心功能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腹水、心悸喘促半年,加重3个月。现病史显示水肿由腿至腹,影响呼吸,伴心悸、口干、饮食不入、呕吐、腹部臌胀、腰腿疼痛、面色晄白虚浮、下肢水肿、舌质紫暗淡胖、苔白厚润、脉沉细虚濡。中医诊断为癌毒久稽,正气大虚,阳气衰惫,水饮泛溢,凌心射肺,阴阳乖桀,升降乱逆。四诊信息包括面色晄白虚浮、舌质紫暗淡胖、苔白厚润、脉沉细虚濡,足膝冷如冰,头昏晕,疲乏多寐。
心脾肾阳虚癌毒内陷正气大虚水饮泛滥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风心病20年,房颤持续1981年后,心慌气短,双下肢浮肿。现症见心慌气急喘促,不能平卧,纳差腹胀,四肢逆冷,腰膝酸软,小便短涩,双下肢高度水肿,面颊发绀。舌瘀暗,苔白多湿,脉沉细而结。辨病为风心病二狭二闭,全心衰竭Ⅲ度,辨证为心脾肾阳俱虚,兼挟血瘀水阻。心尖部可闻及SMⅢ,DMⅣ级杂音,心前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两肺底湿性啰音,肝大质硬。
心脾肾阳虚风心病全心衰竭血瘀水阻
查看详情 →
季某,60岁,男性。阵发性胸闷、心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病程自1996年8月起,持续约1年半。心悸病名,证型为心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舌象澹白,苔白滑,脉象沉细结代。口唇紫绀,桶状胸,两肺底部湿啰音,心浊音界左移,心率不齐,心尖部有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浮肿。心电图示房颤合并高度房室结传导阻滞,心脏B超示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胸片示心影横经增宽。
心脾肾阳虚心悸心阳虚衰水饮凌心
查看详情 →
男,81岁,气短心慌,喘憋气促,心悸,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夜间憋醒,左下肢浮肿,舌澹暗苔薄白,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脉沉迟,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弱,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弱
心脾肾阳虚冠心病心阳不振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反复心悸、气促十余年,复发4天。现症见心悸、气促,畏寒肢冷,腹胀、纳差、乏力,夜间不能平卧,寐差,大便稀溏,小便量少。中医诊断心衰病,证属心脾肾阳虚、水瘀互结。体格检查见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肺细湿啰音,心界左扩,心率97次/min,心音低钝,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腹部膨隆,双下肢水肿。舌暗、边有瘀点,苔薄腻,脉沉涩。
心脾肾阳虚心衰病水瘀互结脾阳虚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胃脘隐痛,嗳气吞酸,病程2年余,劳累及夜间加重,喜温喜按,遇寒加重,夜卧不安,口淡乏味,吞酸恶心,肠鸣便溏,小便清长。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中医诊断为胃痛。辨证为心-脾-肾阳虚,阳三脏模式。舌淡,脉沉迟。
心脾肾阳虚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左胸闷痛,入夜痛甚,妨碍睡眠,畏寒口干,大便不实,头晕乏力气短。舌澹红,面色萎黄,脉虚弦迟。诊断为劳伤心气,浊阴上占清阳之位,气血流行失畅。病机为阳虚阴寒内盛,痰瘀阴浊阻滞心脉,证属心脾肾阳虚,痰瘀阻滞,心脉瘀阻,气机不畅,肾气不足。
心脾肾阳虚冠心病痰瘀阻滞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患者,主诉胸闷咳喘心悸反复发作2年余。现症见胸闷咳喘,咯黄白相兼痰,汗出,动则加剧,颜面脚胫浮肿,畏寒,手足逆冷,精神萎靡,身倦乏力,纳差乏味,口唇青紫,舌澹胖、苔薄黄,脉沉细,尺部尤甚。中医诊断为心悸咳喘,辨证为心脾肾三脏阳虚,水湿浸渍上凌于心,痰湿化热。
心脾肾阳虚肺心病痰湿化热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8岁。主诉头痛头晕,胸闷心慌,畏寒肢冷,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色黄,日尿次数多,心率慢,心律不齐,头昏欲倒。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脾肾阳虚。体征见面色苍白,舌质胖嫩色澹,苔薄白,脉沉细而结代,心律不整有较长的停搏,心率35~46次/分,血压94/68毫米汞柱。
心脾肾阳虚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肾阳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74岁,胸闷咳喘心悸反复发作2年余,咯少量黄白相兼痰,汗出动甚,颜面脚胫浮肿,畏寒手足逆冷,精神萎靡,身倦乏力,纳差乏味,口唇青紫,舌淡胖苔薄黄,脉沉细尺部尤甚。心悸咳喘,心脾肾三脏阳虚,水湿浸渍上凌于心,痰湿化热。
心脾肾阳虚肺心病痰湿化热瘀血
查看详情 →
男,78岁,间发性胸闷胸痛8年余,活动后症状加重。舌质暗红,苔微黄腻,脉沉涩无力。阳虚血瘀证。面色萎黄,口中和,唇黯,纳食欠佳,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大便偏稀。血压100/65mmHg,血红蛋白74g/L,ECG示V3-5导联ST段轻度下移。既往病史包括重度贫血、颈椎病、高脂血症。
心脾肾阳虚胸痹阳虚血瘀胸阳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