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主诉头昏,全身肌肉颤动,病程一个月。中医病名白细胞减少症,证型脾虚肝郁,肺胃不降,内脏失调。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气血失调。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昏、肌肉颤动、多梦、耳鸣、腿麻、舌尖疼痛、乏力、易感冒等症状。切诊脉象细濡、关寸较大、沉涩。
白细胞减少症脾虚肝郁肺胃不降内脏失调
查看详情 →
女,67岁,主诉血糖高10年,腹胀、纳差、大便干、胸闷、畏寒肢冷、眼花。舌红苔薄,脉沉。既往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半年。二诊见舌淡暗苔薄黄腻,脉沉略滑。三诊舌淡暗苔薄白,脉沉滑。四诊舌暗苔薄,脉弦。五诊舌暗,脉弦较和缓。六诊舌暗,脉弦。血压110/65mmHg。
血糖高脾虚肾阳虚肝郁
查看详情 →
女,22岁,胸痛拒按,气短似喘,咳嗽断续无痰,咳声低弱沉闷,饭后咳频,月经过期,经来腹痛,血色紫黯有瘀块。舌质微淡,舌尖有瘀点,舌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肺络瘀阻,肺失清肃。
胸痛拒按咳嗽无痰肺络瘀阻气短似喘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 素患痰饮 近感风热 咳嗽有痰 恶寒发热 口干 食差 脉象浮数 风热夹痰 风热犯肺 痰饮内停 舌象未提及 声音未提及 气味未提及 病史有痰饮 脉浮数
风热夹痰风热犯肺痰饮内停肺道不利
查看详情 →
45岁,右肩扭伤,寒湿侵留,病程4个月。筋络气血失畅,关节滑利不足,酸楚,举提前后不便。脉细弦带涩,濡左弦而带涩,濡带滑。苔薄白,薄腻。伤筋寒湿留络,气阳不通达。右肩臂伤筋受寒,举提不利,酸胀阵阵,臂部畏寒特甚。咳嗽痰多。
右肩损伤寒湿留络气阳不达肢体畏寒
查看详情 →
四十八岁,洒淅寒热,自汗谵语,胃呆欲呕,便闭腹大,精神疲惫,脉迟弱,舌色淡红,证属肝脾不和,虚中夹实,病因营血素虚,忿怒受气,抑郁成病,误补致损,病机为肝经郁气未畅,木穿土位,内伤脏气。
抑郁成病肝脾不和虚中夹实营血素虚
查看详情 →
46岁 患者右手臂腕内侧筋脉压伤,气血阻滞,酸痛甚剧,引及肩臂颈项酸麻,外形无显著肿胀,感冒初愈,卫气尚流,需防寒湿。气血阻滞,筋脉受伤。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示酸痛引及肩臂颈项,病程短,脉象未提。
筋脉受伤气血阻滞肺气不宣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男,62岁,左胸部疼痛、憋胀,气短,心慌,口干咽燥,左手冷,右手热,左膝痛,小便频急、色黄,尿时灼痛,舌苔薄白,舌质稍赤,舌中间光剥无苔,脉弦急,左脉虚弱,胸阳不振,络脉瘀滞,肾气不固。
心肌梗塞胸阳不振络脉瘀滞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白疹、热轻、四肢欠温、痰多频咳、热冲至巅、头昏眩晕。脉象沉弦。中医诊断为痰饮内阻,阳气不克宣通,病机为痰饮内动,阳气郁阻,本质阴亏。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痰多、咳逆、气喘、咽燥、吐黑痰、痰上逆等,切诊脉象沉弦。
痰饮内阻脾胃气虚肾虚不纳气不收摄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反复感冒,伴有颈部酸痛、胸痛,病程约1个月。面色萎黄,气短,纳食少,大便日1行。舌澹红,苔白,脉浮大无力。证属气机失畅,血不荣筋。
反复感冒气机失畅血不荣筋
查看详情 →
姚某,男,67岁。主诉左肺中心型肺癌(4.2cmx4.0cm),低分化型鳞癌。症状包括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咳嗽咯痰、痰白量多、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口干涩、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诊断为肺虚不固,脾湿不运,脾肺不和,气滞湿阻痰盛。舌淡、苔厚稍腻,脉细数。舌淡、苔稍腻,脉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稍弦。
肺癌肺虚不固脾湿不运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头晕失眠,四肢麻痹,周身不宁,病程八年,近二月加重。舌胖苔白,脉数且脉律不整。辨证为肾阴不足,心火炽盛。
神经官能症肾阴不足心火炽盛胆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六旬余,咳嗽二十余年,痰黏而少,食睡如常。中医病名属“干性加答儿类”。主症为咳嗽,病程长。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症状以咳嗽为主,痰少黏稠,无明显外感或内伤七情记载。病情变化提示咳嗽减轻,痰易吐,胸膈通畅。
干性咳嗽痰黏少肺热胸膈通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咳嗽1月余,近日喘息胸闷气急,对答断续,痰多难咳,咽喉红肿,口燥咽干。舌绛,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喘证(热哮)。病因病机为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热邪壅遏,煎熬津液。
哮喘痰热蕴肺咽喉红肿口燥咽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身热三日,汗出未解,头痛恶风,咳嗽痰稠,口渴喜饮。脉浮,舌苔微黄。中医诊断风温袭肺,病因病机为风温上袭于肺,肺合皮毛而主卫表。望诊见舌苔微黄,闻诊未提,问诊见身热、头痛、咳嗽、口渴,切诊脉浮。二诊症状减轻,脉微数,苔转薄白。
风温袭肺肺热咳嗽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咳嗽反复加重半年。主要症状为夜间咳嗽明显,咯白稀痰,咽痒,咳剧时胸闷气短,受凉或吸入异味后加重。舌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沉滑。中医诊断为久咳,属肺脾气虚、风邪袭肺。
久咳肺脾气虚风邪袭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经停三月,纳减择食,呕吐泛酸,胸闷作胀,神倦乏力。舌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妊娠恶阻。证型属妊娠胃气失调。望诊见舌澹苔白,舌象变化为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经停、纳减、呕吐、胸闷、乏力等。切诊脉弦滑,后诊脉较无力,三诊脉缓滑。
妊娠恶阻胃气失调苔白脉弦滑
查看详情 →
患者中脘有形作胀,腹笥胀大,肢肿面浮,目眦带黄,病程已数月,症状持续数月。肝强土弱,肝经之气纵横逆扰,肝血不克归藏,脉沉如伏。阴虚木旺,气火越于外,目畏火光,小溲红赤,舌干口燥,两手稍温,两足仍厥,脉稍起而细弦无力。四肢厥逆,恶心呕吐,呕出带黑色,脓血相杂,下利澼澼不爽。胀势稍得宽松,气仍下坠,呕痰仍黑,小溲渐畅,便利仍然不止,脉象细弦。两足肿胀尤甚,有时恶心,脉象细弦。
肝强土弱湿热伤营脾土虚胃气逆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平素嗜酒,痰湿内滞,久蕴化热,身热咳嗽,胸胁作痛,痰多腥红,咽喉梗痛,唇舌糜烂。舌紫绛,中剥,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肺痈已成,体属阴虚。望诊见舌紫绛,中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痰多腥红、咽喉梗痛、胸胁作痛;切诊见脉弦数。
肺痈痰热阴虚舌紫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咳嗽、胸胁痞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肝胃不和、肺气失宣,证型为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犯胃,肺气失宣。舌红不绛,苔白腻,脉右手濡滑。二诊舌苔薄腻,脉濡滑。三诊舌质红,苔薄白,脉濡滑。四诊苔薄净,脉濡滑。
肝胃不和肺气失宣寒湿中阻脾胃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