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5岁,胃脘满闷疼痛2年余,夜间隐痛痞闷,嗳气,烧心,时有口干不欲饮,舌质暗、少苔、边有齿痕,脉微弦。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滞日久致血瘀胃络。望诊见舌质暗、少苔、边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夜间胃痛、嗳气、烧心、口干不欲饮,切诊见脉微弦。
血瘀胃络气滞血瘀慢性胃痛
查看详情 →
29岁 女性 经行腹痛 近半年因家庭不睦情怀不畅出现经行腹痛 月经初潮时有经行腹痛史 小腹胀痛连及腰骼部酸痛 经血涩滞夹紫暗血块 乳房胸胁胀闷 痛 月经周期规律 舌暗淡 苔薄白 脉沉涩 气滞血瘀 瘀阻冲任 经血不畅
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经行腹痛瘀阻冲任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右耳后及右颊部皮肤疼痛、感觉异常3个月。舌质黯紫,苔白,脉沉涩。右耳郭及耳后皮肤水肿、皮薄光亮。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蕴结,气血凝滞,阻遏经络。
气滞血瘀证带状疱疹神经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为人工流产后出现黄褐斑,逐渐扩大,颜色加深。面色晦暗无华,面部色素沉着广泛,以下眼睑部为重,口唇澹暗。伴有乏力、腰酸、心烦、口干、失眠,月经经期提前,量少有血块。舌象澹暗,苔白腻,脉象沉涩无力。中医病名为黄褐斑,证型为肝肾阴虚,血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血虚血瘀,气滞血瘀,肾阴不足,火燥血热。
血瘀血虚黄褐斑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诉右肩关节痛1个月。既往无外伤史,已绝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右肩关节痛,劳累后加剧,活动明显受限,痛及颈部。中医诊断肩凝,证型风寒闭阻,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气血虚亏肩凝风寒闭阻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胸闷气短,咽部如物梗阻,月经提前,眠差易醒,多梦,心烦,舌洁,脉弦平。中医诊断梅核气,肝郁气滞证。证属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气郁结于胸膈,气机逆乱,扰乱心神。
肝郁气滞梅核气痰气郁结胸膈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心悸心烦1年,伴心前区憋闷、隐隐作痛。舌苔白,脉弦细涩,偶见结象。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血虚肝郁,病因病机为肝郁血虚。望诊见舌苔白,切诊见脉弦细涩,偶见结象。
血虚肝郁气滞血瘀冠心病心房颤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经行头痛反复发作10年,月经量减少1年。现病史提示月经周期3~4/28~35天,量中,色黯红,夹小血块,偶有痛经。经行头痛以太阳穴为主,劳累后加重,需服止痛片缓解。月经量少,色黯红,夹血块,1~2天干净,伴小腹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经行头痛、月经过少。证型肝郁血滞,精血亏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血虚血瘀,气郁化火,上扰清窍。
血虚血瘀经行头痛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早搏病史1年,近1个月出现慢房颤,入夜心率32次/min,胸闷、头晕、动则气促,夜寐多梦早醒,畏热。脉左寸弱,左关弦而小迟,舌红苔薄黄、中有剥苔。中医诊断心悸,辨证气阴不足,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心悸气阴不足虚热
查看详情 →
李某某,30岁。主诉房事突然昏厥,伴情志不舒、恼怒惊骇时昏倒,牙关紧闭,两目闭合,手足抽搦,时而抓头捶胸,持续10~20分钟清醒。头部昏蒙,常喜哭笑,失眠多梦,健忘,腰痛。舌质淡紫,苔薄白而润。脉冷细弦。中医病名房事晕厥证。证型属精血亏虚引动肝风,气滞血虚而瘀。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情志不舒致气血逆乱。
气滞血瘀房事晕厥精血亏虚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停经半年,伴腰酸背痛、四肢倦怠、恶风头痛、少腹冷、白带绵绵。面色浮白,口唇泛青,指尖发凉,少腹凉软喜按,舌苔薄白而腻,脉沉缓。中医诊断为闭经,证属寒凝经脉。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气滞血瘀,冲任阻滞,经血不行。
气血虚弱闭经寒凝经脉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26岁,月经失调年余,经期错后,色澹量少,间有紫色小块,每次带经仅两天,面色苍暗,形瘦神疲,经前乳房作胀,小腹坠痛,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纳谷不香。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沉细略弦。中医病名月经过少,证型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病机肝肾亏虚,冲任血少,不能下达胞宫,血虚兼瘀,气滞不疏。
气滞血瘀血虚月经过少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经期前小腹胀痛5年,经血量少,紫黯有块,胸胁乳房胀痛。舌边瘀点,舌苔薄白,脉沉弦。证属气滞血瘀。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导致经血不畅。
气滞血瘀血瘀痛经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女,32岁,停经7个月,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澹,脉细弱。中医病名:闭经,证型:气血虚弱型。病因病机:气血虚弱,血海空虚。望诊:面色萎黄,舌澹。闻诊:未提及。问诊:停经7个月,月经不调病史。切诊:脉细弱。
气血虚弱闭经肝肾不足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月经延长量多色暗、腹痛、恶寒、脱发、胸闷、失眠多梦、耳鸣、腰痛。舌红苔少,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贫血),病因病机为寒凝血瘀、脾阳亏虚、肝气不疏,病机为经血失调、气血失多、寒邪深入、气血成结。病位在脾、肝二脏,虚实并见,寒热并重。
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虚劳贫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右侧头部疼痛2周,病程3周。主要症状为右侧头部红斑、水疱,消退后仍持续抽痛,夜间加重。舌质淡,苔白中剥,脉细弦。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经脉不畅。病因病机为血虚肝旺,湿热毒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
血虚肝旺带状疱疹湿热毒蕴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间断性嗳气3年余。右侧季肋部胀满不适,口臭、口苦、口干,双下肢转筋,眼睛干涩,腰酸软无力,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烦躁不安,眠欠佳,多梦,大便不成形,月经延期,量少色澹,偶有瘀块,经期小腹坠痛。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郁证。证型肝胃不和,气机不畅。
血虚筋脉肝血虚肝藏血虚郁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左半身麻木,左侧口角歪斜50天。主症包括左侧口角歪斜、左半身麻木、右侧偏头痛、左手颤抖、肌肉跳动、腹胀、寐差、尿黄。舌黯红,脉沉弦。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辨证为肝风内动,血瘀络阻,后转为肝风内动,阴血亏虚,继为肝风内动,营卫不和,再为肝风内动,脉络瘀阻,最终辨证为肝肾不足,营卫失和,气滞血瘀,血虚寒滞,营卫失和。
血瘀络阻气滞血瘀血虚寒滞缺血性中风
查看详情 →
女,25岁,月经推迟7~10天,量少色黑,舌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后转为瘀热。二诊主诉月经未行,伴大便干燥,口唇糜烂,舌苔薄黄,脉弦细。三诊月经已行,经量仍少,伴少寐,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四诊月经准时,经量增多,睡眠及口疮好转,舌苔薄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血虚月经后期瘀热所致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右腕部肿痛1小时,右腕部肿胀、疼痛,不敢活动,呈“餐叉样”畸形,桡侧压痛阳性,局部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纵向挤压痛阳性,右腕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中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气滞血瘀)。舌质红,苔薄,脉弦。X线片示右桡骨远端骨皮质不连续,骨折断端重迭,远端向桡、背侧移位。二诊舌质澹红,苔少,脉沉细。三诊舌质澹红,苔少,脉沉细。X线片示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有少量骨痂生成。四诊舌质澹红,苔少,脉沉细。X线片示骨折线模煳,达到临床愈合。
气滞血瘀桡骨下端骨折肿胀疼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