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气血不足+气滞血瘀

9岁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右胁肋疼痛、头晕乏力、腹胀、纳呆、便溏、溲黄,病程约1年。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型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气滞血瘀无黄疸型肝炎肝郁脾虚胁痛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右眼视力下降半年,右眼视物模糊,食纳不佳。右眼视力0.1,左眼1.2,右眼屈光间质清晰,视盘苍白,黄斑部暗,视野向心性缩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缓。青盲(右眼),气血不足,血脉瘀滞证。
气血不足青盲血脉瘀滞视物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腰酸,双下肢乏力,纳逊,怕冷,夜尿2次,尿中泡沫。舌澹红,苔薄,脉细。中医诊断为腰痛,辨证属先天不足,脾肾阳虚,湿瘀内蕴,后辨证为脾肾阳气亏虚,最终辨证为气血不足。病程未明确提及。
气血不足肾小管酸中毒脾肾阳虚湿瘀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频发室性早搏、T波改变。舌胖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结代。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律不整,早搏34次/分,心率74次/分。血压140/90毫米汞柱。二诊时脉弦细,早搏明显减少,心电图示室性早搏1次/分。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律失常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遍身发冷、疲乏无力、食欲缺乏、体重逐渐减轻,体重由74千克减至50千克左右。病程自1969年2月起,病情曾好转后因怀孕刮宫引发白血病恶化,伴全身性风湿性关节炎及肾盂肾炎,月经过后剧烈痛经。诊断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症见全身关节疼痛、手指麻木、周身疲乏、遍身紫斑。脉象细数无力,舌质澹。辨证为气血损亏,髓海不足,其本在肾。病机为气血不足,营卫不调,风寒湿气乘虚而入,寒湿袭络,血行不畅,风寒客于胞宫,冲任被阻,气滞血瘀。
慢性白血病气血损亏髓海不足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80岁,左肩关节疼痛、麻木、左手肿胀3个月。左上肢肌力Ⅱ级,面色黄,形体偏瘦。左肩关节疼痛加重,影响活动,左上肢麻木,左手肿胀。冠心病史10年。中医诊断:中风(气滞血瘀)。面色黄,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问诊示左上肢症状及病史,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中风肩关节疼痛左手肿胀
查看详情 →
男,56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3个月,左下肢行走100米即出现明显憋胀疼痛,双下肢麻木发凉,时有头晕,口干喜饮,眠差。痹病,湿热瘀滞,脾虚湿阻,阳虚血瘀。面色暗,舌暗苔白,脉沉弦。双侧颈动脉硬化,下肢股动脉软斑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
气血不足痹病湿热瘀滞阳虚体弱
查看详情 →
患者颈部疼痛伴头痛间歇性发作五年余,症状以酸痛、困痛为主,活动欠灵活,时有刺痛,严重时头痛欲裂,偶有头晕、双手麻木。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气滞血瘀。病程五年,症状与天气变化及劳累相关。查体见颈椎及椎旁局部压痛明显,颈部活动受限。
气滞血瘀痹证头痛颈部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要症状为大便艰下,寐不安。病程自2005年5月起,经手术及化疗,现肝功能仍异常。面色无华,舌红,苔微黄,脉弦。中医诊断为脏毒便秘,正虚邪实证。病因病机为正气亏虚,气血失调,气滞血瘀,津枯痰结。
气滞血瘀直肠癌正虚邪实津枯痰结
查看详情 →
女,56岁,右上肢桡骨远端酸痛无力,活动略受限。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骨质疏松,骨痹,气滞血瘀型。X片表现骨折线模糊,骨皮质变薄,骨透光度增加,骨小梁减少。
气滞血瘀气血不足骨痹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经闭载余,胃纳不馨,神困肢软。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闭经,证型肝脾气郁。病因病机肝脾气郁。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胃纳不馨,神困肢软。切诊脉沉细。
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闭经肝脾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月经提前、痛经3年,月经量少色暗夹血块,面部黄褐斑,胃痛纳差,饮水即尿,无汗,大便时干时稀,口干不欲饮。中医诊断痛经,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寒邪凝滞。舌质稍红,苔白,脉沉细。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气血不足痛经脾肾阳虚寒邪凝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