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29岁,经行腹痛10余年,产后疼痛加重,喜按,得温热后痛减,经期量少色澹,质稀,血下多时痛甚,倦怠,气短懒言,动则汗出。面色苍白,舌质澹润,脉虚细无力。中医诊断为气血虚弱,胞脉失养。辨证属气血虚弱,病机为素体气血虚弱,胞脉失养。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澹润;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经行腹痛、倦怠、气短懒言;切诊见脉虚细无力。
痛经气血虚弱冲任不调胞宫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70岁。主诉头痛五天伴恶心呕吐。病程长短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虚血滞,水湿内停。病因病机未明确。舌苔白,中心厚乏津,舌质淡红。脉象滑数。神志时有昏迷,二便失禁,发烧,咳嗽咯痰,肺有湿啰音,潮式呼吸,左下肢明显浮肿,股管处压痛,被动体位,表浅静脉显露,股动脉可触及,左足趺阳脉清楚。
气虚血滞蛛网膜下腔出血水湿内停肺部感染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右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4周。右上臂肿痛,活动受限,右手拇指、右腕不能背伸。右肱骨中下段骨折,桡神经损伤,神经外膜部分挫伤。右上臂手术伤口甲级愈合,右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背伸掌指关节,右手背侧虎口区皮肤感觉减弱。中医辨证气滞血瘀,经络阻滞型。
右肱骨干骨折桡神经损伤气滞血瘀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双眼睑下垂,复视,全身无力,语声低弱,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痿证。证型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肌肉失于充养。舌澹红,苔薄白或白,脉沉缓或沉无力。病机为阳明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肌肉失于濡养。
气虚血滞重症肌无力脾胃虚弱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头晕反复发作10个月,伴耳鸣、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精神疲倦、左肩臂疼痛、口干、睡眠一般。舌质黯红,苔薄微黄,脉细稍弦。诊断为眩晕,证属气阴两亏,肝风上扰,瘀血阻络。病机为气阴不足,脾、肝、肾三脏亏虚,瘀血阻络,虚风上扰。
眩晕肝风上扰气阴两亏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近40岁,病程5个月,大便不利,小便艰涩,月事不通,身微热,腹满胀,胸膈痞满,饮食减少,困倦嗜卧。脉沉迟而涩,舌苔湿滑而暗。阴寒病机,误用滋润药物致气分病变累及血分。
气虚血滞便结小便艰涩月事不通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卒中后遗症,左侧偏枯不用,肢软乏力,口眼右斜,言语欠利。脉细涩,舌淡微紫。中医诊断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病程未明确提及。面色未描述,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明确,舌象舌淡微紫,脉象细涩。
气虚血滞卒中后遗症脉络瘀阻左侧偏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病程2年余。双下肢发胀,右侧尤甚,脚肿、脚底发麻,天冷时脚怕冷,睡觉时脚抽筋。舌澹胖苔薄白,脉滑。证属气虚血滞,痰瘀阻脉络之脉痹。
气虚血滞筋瘤痰瘀阻络下肢肿胀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反复浮肿乏力10年,夜尿增多6个月,突然少尿3日。面色灰黯,舌苔黄腻根厚糙,脉细弦。主诉为浮肿乏力、夜尿增多、少尿。病程10年,伴高血压史6年,血肌酐升高,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型为肾气虚夹瘀浊,病机为肾虚、湿浊内蕴、血瘀。望诊见面色灰黯,舌苔黄腻;问诊见恶心、腹胀、眠食无殊;切诊见脉细弦。
肾气虚血瘀湿浊内停气虚
查看详情 →
男,67岁,形体丰腴,气弱懒言,舌强语迟,神情澹漠,舌澹润边有瘀斑,脉弦缓兼涩象,左侧肢体偏瘫不用,血压146/96mmHg,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证属年老体弱,气虚血滞,闭阻经络,发为中风偏枯,肢瘫不仁。
气虚血滞脑血栓形成闭阻经络中风偏枯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高血压四年,左足第四、五趾坏死二月。高血压病程四年,伴全身浮肿、尿少,左足趾出现结节、发红疼痛,继而皮肤变黑,阵发性剧烈疼痛,四肢厥冷,心慌心悸。脉象虚大,舌淡而胖,苔薄腻。诊断为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辨证为气虚血滞,瘀阻络脉,不通则痛,热胜肉腐。
气虚血滞高血压瘀阻络脉坏死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二次发作半身不遂,右侧肢体欠温,皮肤色泽暗红,语言不清,舌强不灵。中医病名半身不遂,证型血瘀阻滞,经脉不通。病因病机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望诊见皮肤色泽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右侧肢体欠温、语言不清、舌强不灵。切诊未提及脉象。
气虚血滞半身不遂血瘀阻滞经脉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四肢麻木重痛2年。面色萎黄,舌淡黯瘦,脉沉细。四肢麻木重痛,触摸皮肤反应迟钝,尤以肢端为甚。口淡,语音轻细,消瘦,睡眠欠佳。中医诊断痹证,证属气虚血滞,营卫不和。病因病机为素体气血亏虚,外邪侵袭,致营卫失和,经络不畅,肌肤失养。
气虚血滞痹证营卫不和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