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6岁,经期错乱,量大如崩,腹痛有块,头晕肢麻,胸闷短气,心悸,健忘,体弱消瘦。诊脉沉涩,面色晦暗,舌澹有瘀点,舌下络脉澹紫细短,轻度贫血。气虚血滞、瘀血阻络。病因病机为气虚血滞、瘀血阻络。
经漏气虚血滞瘀血
查看详情 →
男性,60岁,右侧面神经瘫痪四个月。右侧额纹、鼻唇沟消失,右眼闭合不全,漱口流水,咀嚼困难,患侧肌肉轻度萎缩,舌苔薄白,脉沉细。风寒袭络,气虚血滞,经脉失养。
气虚血滞面瘫风寒袭络经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左半身不遂2月。左侧肢体肌肉痿软无力,偏枯不用,多汗,语言謇涩,面色不华,夜寐不酣。舌体右斜,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不足。中医诊断中风偏瘫,辨证为瘀血阻络,气血不足,肢体失养。
中风偏瘫气虚血瘀肢体失养血脉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男性。主诉右胸胁部疼痛3个月。病史提示3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疼痛持续。刻诊见右胸胁部色素沉着,针扎样疼痛,影响睡眠,乏力,小便频数,大便稀溏。舌暗澹,苔白,脉缓。中医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证属补阳还五汤证,病机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气虚血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脉络瘀阻舌暗澹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阵发性心悸3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心悸气短,胸闷不舒,恶心欲呕,头晕眼花,纳谷不香,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滑,面色苍白,口唇色暗,体型偏瘦。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虚血滞,痰浊内停证。病因病机气虚失健,兼夹痰瘀。病位心胃。四诊信息包括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滑、面色苍白、口唇色暗。
气虚血滞心悸痰浊内停心烦易怒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产后7个月余出现脚底及四指小关节疼痛。病史提示产后出现脚底、两踝关节、双手腕关节及手指关节酸痛,活动受限,活动后加重,咽干,怕冷。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无力。中医诊断为痹证。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不和,肾虚血痹。证型为肾虚血痹。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无力。
产后气血不和肾虚血痹风湿痹痛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产后5天小便不下,小腹胀痛,病程5天。面色苍白,形体肥胖,口干多汗,舌淡苔薄黄,脉弦紧,小腹拒按。中医诊断为癃闭,证属气虚血滞,膀胱气化无力。
气虚血滞产后癃闭膀胱气化无力
查看详情 →
张某,48岁,男性。右手麻木不适1年余,加重10余天,手足麻木增重,发热如感冒状,腰疼剧烈,卧床不起。四肢麻木,发烧,咳嗽时加重,手足遇冷水后麻木上窜,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苔薄白,脉沉略数,右尺沉。病本为肾虚骨弱,病标为气血周流不畅。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肾虚骨弱气血不畅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右半身不遂4天。病史示右半身活动不遂,左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偏斜,左上肢抬举受限,舌强言謇,口干欲饮。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弦劲有力。证属气虚血瘀,痰湿阻滞,经气不通。
中经络气虚血瘀痰湿阻滞肢体瘫痪
查看详情 →
75岁女性,左侧前胸臂灼热疼痛5个月。舌质紫暗,苔薄黄,脉沉涩。气滞血瘀,经络痹阻。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纳食减少。左侧胸壁及左上肢可见色素带,局部叩痛。高血压病史,类风湿关节炎史。
气虚血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齿龈出血,皮肤紫斑持续半年余。现病史示周身酸痛,两膝关节疼痛,久站乏力,反复出现紫斑,月经量多。初诊时见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周身酸痛,齿龈出血,食欲不振,舌红无苔,脉沉滑。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血热未清。四诊信息包括舌红无苔,脉沉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血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为左侧肢体麻木,语言謇涩,神志不清,时有鼾声。体征见神志恍惚,左侧肢体偏瘫,舌红有少许瘀点,脉弦。中医辨证为气虚血滞,肝阳偏亢。望诊见舌红有瘀点,切诊见脉弦。
中风气虚血瘀肝阳偏亢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月经常愆期,经行少腹疼痛,经色暗淡夹血块,腰痠四肢欠温,精神倦怠,心悸。舌淡暗红,脉滑细。证属血虚气滞寒凝之痛经。
痛经血虚气滞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腹大青筋显露,面色黄滞,脉弦大。病程较长,经年病久。中医病名为积聚,证型为脾胃虚弱,气虚血滞。病因病机为脾胃受伤,积聚内起,气分受病,痞满势成。望诊见面色黄滞,舌象未提及。闻诊无描述。问诊见腹大青筋显露,颈脉震动。切诊见脉弦大。
气虚血滞聚证脾胃虚弱痞满
查看详情 →
陈某,男,30岁。两胁疼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五心烦热。病程自1998年患急性病毒性肝炎,2002年4月出现脾区疼痛。中医病名:肝病。证型: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望诊:右手掌蜘蛛痣。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肝区隐痛,劳累后加重,脾区痛。切诊:脉沉滑。肝下缘肋下1cm,脾下缘肋下0.5cm,质软,轻度触痛。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女性。反复头痛18年,劳累后发作,两侧太阳穴刺痛。口干喜饮,眠差梦多,神疲乏力。舌澹,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气虚血滞头痛脉络瘀阻口干喜饮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表情澹漠、反应迟钝、失认失算、幻觉、二便失禁、语无伦次。舌紫暗、苔薄黄白腻,脉沉细而弱。血压22/14kPa,脑电图轻度弥漫性异常,颅脑CT示脑萎缩。证属老年气虚血滞,瘀血内阻脑络,神明失养。
气虚血滞痴呆瘀血内阻神明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突发剧烈头痛、神识昏煳、不能言语、右半身不遂。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脑血栓形成,证型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望诊见舌澹紫,苔黄,后转黄腻。闻诊未提。问诊见半身不遂、头痛头晕、耳鸣、寐差。切诊脉弦滑,后转弦劲而滑,后转细弱。
气虚血滞脑血栓形成脉络瘀阻风阳上扰
查看详情 →
女,46岁。颈部板紧不适1年,加重1个月,伴头晕、双手发麻,转头、低头症状加重,双肩及上肢酸软无力。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臂丛牵拉试验阳性,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基本消失。证型为气虚血滞。
气虚血滞颈椎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胃脘痛20余年,反复发作,食糯米而痛减,夜半不能卧,起坐稍缓,畏镜喜暖,面皖神疲,纳少便溏。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虚寒证。舌澹,苔薄,脉虚弦。病因病机为脾阳失运,气血不荣,脉络绌急,气虚血滞,不通则痛。病位在脾胃,病性属虚寒。
胃痛虚寒证脾阳失运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