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9岁。两手指及右下肢麻木刺痛怕冷,病程2年。面色不华,舌质澹红,苔白滑,舌下络脉澹紫略粗。脉弦沉细而涩。诊断为血痹证,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气虚血滞,营卫不和。
气虚血滞血痹证阳气不足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心悸发慌,恐惧感,胸闷隐痛,气短懒言,面色憔悴,头晕飘浮,两脚无力,下午脚肿,睡眠不安。病史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不全,心动过速。脉细而迟,结代,舌淡质嫩有紫气紫斑,苔薄罩浮黄。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心肺俱损,气虚血滞,标本虚实错杂。望诊见面色憔悴,舌象异常;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症状复杂,病程较长;切诊见脉细而迟,结代。
气虚血滞心悸冠心病心肌梗死
查看详情 →
女,35岁,左半身发凉发沉,活动不利,项强痛,手胀,头晕,乏力,大便稀日2~3次伴急迫感,月经量偏少。舌红,苔薄腻,脉弦细。证属气虚血滞,肝旺筋急,兼有风湿。
气虚血滞肝旺筋急风湿
查看详情 →
李某,女,29岁,经行腹痛10余年,产后加重,喜按,得温痛减,经量少色澹质稀,血下多时痛甚,倦怠气短,动则汗出,面色苍白,舌质澹润,脉虚细无力,辨证为气血虚弱,胞脉失养。
痛经气血虚弱胞脉失养
查看详情 →
女,75岁。左侧胸壁、左上肢及手部灼热疼痛,伴成簇性丘疱疹。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蛇串疮。证型: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气虚血滞。病因病机:湿热毒邪蕴结,伤阴耗气,正气本虚。舌质紫黯,苔薄黄;脉沉涩。面色萎黄,神倦乏力,纳食减少。舌质澹黯,苔薄白;脉细弱。体位:被动体位。面容:痛苦面容。检查:左侧胸壁及左上肢呈带状色素沉着斑,局部叩痛敏感。
气虚血滞蛇串疮气滞血瘀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1岁。主诉高血压四年,左足第四、五趾坏死二月。高血压病程四年,伴有全身水肿尿少,左足趾疼痛、发黑、坏死,四肢厥冷,心慌心悸。中医证型为气虚血滞,瘀阻络脉。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四肢厥冷,足部发凉,无压痛,周围红肿。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气虚血滞高血压瘀阻络脉水肿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右侧肢体偏瘫5天,口角左歪,右侧偏瘫肌力3级,语言謇涩,头昏乏力,面色少华,舌边紫斑,苔薄,脉濡。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气血虚弱,血行不畅,脉络痹阻。体征包括神志清楚,舌象异常,脉象濡。
气虚血滞中风气血虚弱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反复发作性胸闷痛30余年,加重1天。面色少华,精神疲倦,形体偏胖,舌体胖大,舌淡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气虚痰瘀阻络证。
胸痹气虚痰瘀阻络心阳虚痰浊
查看详情 →
77岁女性,左侧肢体半身不遂1个多月。意识清楚,对答切题,肌力左上肢3级,左下肢4级,右侧5级,巴宾斯基征(+),面色略苍白,神疲,夜寐欠安,夜尿频多。舌质暗紫,苔薄腻,脉细。中医诊断中风后遗症,证型气虚血瘀证。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证夜尿频多神疲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主诉心悸、动则气短、胸痛、咳嗽有痰,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不足,痰瘀互阻。舌暗红,苔黄,脉弦而结代。症状包括外感未愈,胸痛明显,咳嗽有痰,心律失常。舌象澹红,苔黄,脉细。后期舌红,苔白腻,脉弦。
心悸气阴不足痰瘀互阻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1岁。左侧口眼歪斜8天,因劳累及感受风寒诱发。左面部额纹变浅,眼睑不能闭合,口角向右歪斜,不能鼓腮漱口,舌象薄白,脉象浮紧。中医诊断为口僻,辨证属风寒外袭。病因病机为风寒袭络,气虚血滞致经脉失养。
口僻风寒外袭面部拘急舌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两手及面部麻木,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麻木,证型为气虚血滞,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运化血液,阳气衰微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麻木症状,切诊未提及。
气虚血滞阳气不足面部麻木手足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9岁。主诉右半身偏瘫,伴有头晕、头疼、身体不适。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脑血栓形成。证型气虚血滞,脉络痹阻。舌正,苔薄白。脉象弦缓。右侧肢体伸屈、抬举均有困难。神志清晰,言语流利,自觉发凉,关节有痛感,睡眠尚可,饮食二便正常。脉象浮沉皆得,但无力。
气虚血滞脑血栓形成脉络痹阻肢体瘫痪
查看详情 →
女,52岁,肢体关节疼痛,双手指关节晨僵,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纳谷不香,夜寐欠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痹证,气虚血滞,筋脉失养
气虚血滞类风湿关节炎痹证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目黄、皮肤黄,疲乏无力,病程1个月。临床表现两胁隐痛,腹胀,尿少,大便每日2~3次,双下肢轻度水肿。舌苔无,脉沉弦。腹部CT示肝内占位,腹腔内少量腹水。中医范畴属“积”、“症”、“血臌”。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阻,正气亏虚,气虚血滞痰阻。
肝癌气滞血瘀痰阻脾虚
查看详情 →
女,38岁,眼睑浮肿、胸闷憋气、疲乏无力,病程3年。舌胖色紫黯有瘀斑,苔白,脉滑。辨证为气虚血滞。病史中提及长期大量饮水,尿量多,尿比重低。
气虚血滞眼睑浮肿胸闷憋气疲乏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双下肢行走不便1月余,右手不能灵活写字,记忆力减退,语言不流利,头晕,大便干结,皮肤瘙痒。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病程1月余。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气血亏虚,脉络瘀阻。头晕、肢体活动障碍、语言不利、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小便量多,夜间为甚,稍有涩痛。周身乏力,二便调。
中风后遗症气血亏虚脉络瘀阻肢体废用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脑梗死病史1月,右侧肢体活动无力,右手肿胀疼痛,关节屈伸不利。面色萎黄,舌质淡有瘀斑,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滞,脉络不利。
气虚血滞脑梗死脉络不利肢体无力
查看详情 →
男,五十二岁。右手静脉炎,头晕目眩,多寐,全身如酒醉感,右手肿胀麻木。阳气不足,气虚血滞,营卫不合,血不上荣。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局部肿胀,病程未明。
气虚血滞静脉炎链霉素中毒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诉中风后半身不遂,口㖞流涎,语言謇涩,尿多不禁。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症状及病程,切诊脉缓。
气虚血滞中风脉络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