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脾肾阳虚

患者女性,47岁。主诉为神志迷惘、表情澹漠、形体消瘦、腹泻不止、二便自遗、毛发脱落。病程6年。中医诊断为虚劳。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暴脱,复感外邪,重虚其体。望诊见面色萎黄、皮肤枯藁、毛发脱落。舌象澹红,苔前半光剥,后半黄腐。脉象细弱。问诊见形寒肢冷、无乳、月经不潮、乳房萎缩。切诊见脉细弱,心音低钝,血压偏低。
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虚劳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面色苍白、身体乏力、食欲不振。再生障碍性贫血。舌质澹,少苔。脉细而涩。血色素1.5克%,白细胞总数3.9×10⁹/升,中性粒细胞18%,淋巴细胞82%,血小板21×10⁹/升。血色素10.8克%,血小板48×10⁹/升。血色素最高15.8克%,最低13.6克%,血小板80×10⁹/升。
气血两虚脾肾阳虚再生障碍性贫血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产后大出血,消瘦无力,毛发渐脱。面色皖白,烦躁肢冷,肌肉消瘦,体弱神疲,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喜卧嗜温,阴冷经闭,舌质澹,苔薄白,脉沉迟。证属气随血脱,气血不复,日久伤阳,五脏损。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以肾阳虚为主。
气血两虚脾肾阳虚产后大出血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溃疡性结肠炎10余年,每日晨起左下腹疼痛拒按,下利粘脓,一日数次。体征见身体羸瘦、头昏乏力、肢体麻木、畏寒肢冷。舌淡,苔少。脉右尺沉细而涩,右关沉弦,左关弦细。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吸收不良综合症、萎缩性胃炎。
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9岁。主诉乏力、心慌、气短1年半。自觉动则心慌、气短、头晕、耳鸣、乏力。舌质澹,苔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气血双亏髓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较长,属虚证,病位在脾肾,病性为气血亏虚,脾肾阳虚导致水湿不化。
脾肾阳虚气血双亏眼睑浮肿舌质淡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月经频繁,周期18~25天,经期7~12天,伴头晕乏力、心慌眠差。月经量多,色鲜红有块,腰腹疼痛发凉。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澹苔白,脉细弱。诊断为月经不调,证属冲任不固,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脾肾阳虚月经不调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行经日久半年。既往月经正常,半年前因情志不遂致月经紊乱,量多淋漓。现症见心慌气短、身倦无力、腰酸腿软、出虚汗、睡眠差。血红蛋白80g/L。中医辨证为脾肾不足,冲任不固。舌质澹,脉沉弱。病机为脾失统摄,肾阳受损,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不足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倦怠乏力,头晕纳差,活动时心悸气促咳嗽,面色苍白,易感冒。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贫血貌,面部浮肿,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00次/min,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常规示Hb50g/L,RBC2.1×1012/L,WBC3.8×109/L,PC70×109/L,骨髓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系减少,红系减少,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极少。
气血两虚脾肾阳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沐某,女,32岁。下肢浮肿,面颊红斑,尿蛋白(+++),血压150/110mmHg,血沉90mm/小时,胆固醇250单位。舌淡苔白,舌体胖嫩,脉沉弦。红斑性狼疮。风湿内含,酿热成毒,耗阴动血。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弦。症状持续多年,病程较长。
脾肾阳虚气血两虚红斑性狼疮风湿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4岁。主诉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肠镜确诊肠癌。现症便血,大便不成形、黑褐色,夜间尿多,轻度贫血。舌澹,苔白腻,脉沉细。中医病名肠癌,证型脾虚湿胜,气虚失摄。病因病机脾虚湿胜,气虚失摄。望诊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便血、大便不成形、夜尿多、轻度贫血。切诊脉沉细。
肠癌脾虚湿胜气虚
查看详情 →
产后痢疾,日夜发作十余次,持续三月未愈。面色萎黄,唇白无血色,言语低微,食量少。六脉虚细欲脱。
脾肾阳虚气血两虚产后痢疾脉虚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经行量多,伴头昏、无力、神疲,病程半年,经程延长至6~8天。面色苍白,言语无力,腰膝酸软空坠。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多。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冲任不固。病位涉及胞宫,与督脉相关。
气血两虚脾肾阳虚月经过多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4岁,气血两虚,形寒便溏,面色不华,经事延绵,腹痛,少量血块,夜分少寐,舌淡苔薄,脉沉细,证属脾肾之阳未复,瘀血阻滞于胞宫。
气血两虚脾肾阳虚寒凝血瘀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少气懒言、自汗、纳呆。舌澹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缓无力。肺脾气虚,湿毒留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S/N:61.7,抗-HBe(+),抗-HBc(+)。素体虚弱,常见乏力、胫酸,纳少、腹胀、自汗,易患感冒。
肺脾气虚湿毒留恋乙肝HBsAg阳性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