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0岁,女性。反复头脑昏沉3年,加重1周。舌质澹,舌胖大,苔白腻,脉滑无力。中医诊断眩晕,证属气血亏虚,痰浊壅盛。病因为产后失血,虚而不复,脾胃虚弱,气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湿上蒙,血虚则脑失所养。辅助检查示脑血管痉挛。
气血不足脾虚眩晕痰浊壅盛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主诉已孕6次均于45~50天小产,现为第7次怀孕。症状包括阴道出血、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胱白、心悸气短、神疲体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辨证为气血两虚,冲任不固,肾气虚弱,脾虚气血生化不足。病机为气血虚弱,不能固摄胎元,致胎元不固而堕胎。
气血不足脾虚滑胎证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女,29岁,失眠2个月余。入睡困难,夜寐不安,脑鸣,纳呆,月经量少延迟。舌质黯淡,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证。病因为劳心费神、紧张,病机为心脾气血亏虚。
气血不足失眠心脾两虚脑鸣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口腔复发性溃疡反复发作3年。辨证为气血两虚,虚火上浮。舌象淡,脉象未提及。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溃疡面色淡,触痛不显。病因病机为脾虚气血不足,无以荣泽于口唇。
气血两虚脾虚复发性口腔溃疡虚火上浮
查看详情 →
气血两虚,心跳头眩,肝郁不舒,胸中痞胀。脏腑、官窍失养所致心悸头晕。肝藏血而为血府,阴血亏虚,血府不得充盈,肝之疏泄不及,气机郁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程未提及。
气血不足脾虚肝郁不舒心悸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双手肿胀、末梢雷诺现象、左手小指及无名指发红肿胀、关节疼痛、乏力、双下肢沉重、便溏、月经后错、经量少、白带量多。中医病名皮痹,证型寒湿痹阻,气血瘀滞。望诊见四肢末梢不温,双手紫红,舌尖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及病史及症状。切诊见脉弦微数。
气血不足硬皮病脾肾阳虚风寒湿痹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大便带血1年余。直肠癌术后淋巴结、脑转移。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头昏眼花,体倦食少,夜寐不安,腹部隐痛,偶有呃逆、呕吐,大便稀溏。心脾气血两虚。
心脾气血两虚脾虚不运直肠癌脑转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白细胞偏低10余年,伴乏力、心悸、黄带、纳差。面色皖白,精神不振,舌质淡白,苔薄黄,脉沉弦细。中医诊断虚劳,证型脾肾两虚,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生化不足,兼有湿热内蕴。
虚劳脾肾两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小腹隐痛伴腰酸3年。现病史提示人流刮宫术后小腹酸胀痛反复发作未愈,房事或劳作后加剧。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舌苔黄腻而厚,脉沉细。妇科检查示左附件压痛,条索状增厚。中医诊断妇人腹痛,证属热瘀互结、冲任阻滞。病因病机为人流术后体虚,瘀血内结,复感邪热,热瘀互结留着于冲任胞脉,不通则痛。
脾虚湿滞气血两虚慢性盆腔炎热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动则加剧40余天,加重3天。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身困乏力、头晕目眩、胸闷叹息、纳少多梦、大便难排、矢气较多、面色不华、唇甲苍白。舌红苔薄黄,脉结代。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兼气滞。病机为心脾气阴两虚,兼气滞。四诊信息包括面色不华、唇甲苍白、舌红苔薄黄、脉结代。
脾虚心悸气阴两虚气滞
查看详情 →
41岁女性,阴道不规则出血一个月,伴腰酸腹痛、盗汗、胃纳欠佳、夜寐差。气血两虚,劳倦伤脾,脾气亏虚,统摄失司,冲任不固,阴血不能内守。舌质澹红,苔薄,脉弦。子宫内膜5mm,血红蛋白76g/L。
气血两虚脾虚崩漏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男,64岁,胸闷痛7年,加重3天。胸闷痛、气短、心悸、乏力、善太息、口干、心烦、两胁胀、泛酸、纳呆、眠差。舌澹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细弱。胸痹心痛,气血两虚,肝气郁结。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心脏彩超左室壁节段运动障碍。
气血两虚冠心病心绞痛肝气郁结两胁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