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女性,发作性胸闷、心慌10年,加重5个月。胸闷气短,心慌乏力,饮食不佳,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体适中,舌苔薄少,脉象沉细偶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脾虚弱,胃阴不足型。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性情急躁,喜食甜味,导致心脾虚弱,胃阴不足,气血不畅,血行瘀阻。
气血乏源心脾虚弱胃阴不足胸痹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7日,黑便3日。病程10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脾不统血)。主要症状包括胃痛喜暖喜按,口淡不渴,畏寒怯冷,黑便如柏油,体倦乏力,动则气短,少气懒言,不欲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夜寐不安,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气血乏源胃痛脾胃虚寒便血
查看详情 →
女,49岁,夜寐不安1个月,入睡难,梦多易醒,纳呆,脘胀,便溏,苔白腻,脉细滑。胃不和,饮食不节,脾胃失和,运化不及,气血乏源,心神失养,气机失调,阴阳失和。
气血乏源胃不和失眠纳呆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左足下垂三天。病程三天。中医病名痿证。证型脾胃受损,阳明脉虚,气血乏源,宗筋失润。左足下垂,跨阈步态,左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迟钝。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血乏源腓总神经损伤痿证阳明脉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头晕心慌两年余,加重半月,伴失眠多梦、项强肢麻、下肢肿胀。体征包括面色两颧稍红,舌质黯淡,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沉细弦缓。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心脾虚弱、肝郁血瘀。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肝郁血瘀、气血乏源、血脉瘀阻。望诊见舌质黯淡、舌体偏大、舌苔薄腻,闻诊声音清晰,问诊提示失眠多梦、项强肢麻、下肢肿胀,切诊脉沉细弦缓。
气血乏源心脾虚弱肝郁血瘀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头晕、耳鸣、胸闷1年余,加重1个月。面色暗红,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眩晕、胸痹、耳鸣,证属肝经郁热,气滞血瘀。头晕、耳鸣、烦躁、胸闷、气短、心慌、双下肢乏力、大便干。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弦细。
气血乏源眩晕胸痹耳鸣
查看详情 →
郭某,54岁,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慌半年余,加重2周。面色晦黄,舌质黯澹,舌苔薄腻,脉弦细滑数。心气不足,肝郁脾湿型。胸痹,心悸。心肌缺血,窦性心动过速。心气不足,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内生湿浊,血脉凝滞。
气血乏源冠心病心悸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7岁,尿血,病程5年。舌澹,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证属肺肾两虚,卫外失调,脾失健运,气血生长乏源。面部有色斑,月经正常,精神佳,睡眠尚佳。
气血乏源过敏性鼻炎隐匿性肾炎肺肾两虚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心慌1年,加重3个月。形体肥胖,嗜食肥甘,患高血压、高血脂。刻下症见胸闷胸痛、心慌乏力、头晕倦怠、失眠烦躁、颜面肢体浮肿。面色晦黄,舌质暗体胖齿痕,苔白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虚血瘀,痰湿内阻型。
气血乏源胸痹气虚血瘀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