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岁,类中风,肾水不足,脾土衰弱,风寒袭入毛窍,引动肝风内摇。卒然僵仆,手足麻木不仁,身热无汗,胸膈不舒,气上逆。左手弦软,右手软大无力,两尺虚,下元亏。肾水自竭,不能荣养肝血,肝郁化热,脾土受克,先后天俱虚。
气血虚类中风下元亏肝郁化热
查看详情 →
18岁患者,痫症,发作时仆地吐涎,不省人事,恢复后可自行苏醒,病程7年,发作频率1个月一次或2个月四五次。中医病名痫症,证型气血虚而有风痰壅并。脉象六脉滑数,人迎紧盛。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中未提及具体问诊内容。
气血虚痫症风痰壅并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乏力8个月,加重4个月,伴消瘦、面色苍白、出汗、低热及下肢浮肿。脾肿大,质硬,两腋下淋巴结肿大,左大腿有陈旧性瘀斑。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骨髓象呈“慢粒”表现。中医诊断为邪毒入髓伤血,气血虚兼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血虚血瘀低热乏力
查看详情 →
69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心下痞、食欲减退、持续微热、盗汗、咳嗽、痰、体重减轻、身体灼热感。病史有肺结核,体质营养一般,脸色稍红,血压140/80。中医诊断未明确病名与证型,四诊信息包括面色稍红、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气血虚心下痞虚劳骨蒸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病程尚可。主诉发背,病灶范围广,呈蜂窝状,多脓头,流脓疼痛剧烈。脉象浮洪。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喜煿灸,多动肝气。中医病名为发背,证型属热毒之实。病因病机为热毒壅盛,气血不足为常,热毒实为变。
气血虚有头疽热毒实
查看详情 →
69岁男性,主诉术后肩背剧烈疼痛。脉沉弱,舌质澹,苔薄白。诊断为气血甚虚,虚风内动。
气血虚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65岁。排便时肛门有物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逐渐需手托回,腹压增加时亦脱出。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溃疡。舌澹红,苔薄黄,脉虚弱。证属中气下陷,直肠脱垂。中气虚弱,直肠黏膜受刺激。舌象澹红,苔薄黄,脉虚弱。
气血虚直肠脱垂中气下陷湿热
查看详情 →
十八岁男性,痫症,发作时仆地吐涎,不省人事,事后可自行恢复,病程七年。脉象六脉滑数,人迎紧盛。辨证为气血虚而有寒痰壅并。
气血虚痫症寒痰壅并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失红,因试前课诵过勤,突发上呕血、下泄血,血色红紫,量多。舌象未提及,脉息细微,形气困惫。中医诊断为吐血,病机为劳而火起心脾,暑令正旺,二火相济。病因病机属内伤七情,脾虚失统,气血不摄,火上炎而水下沉,肝木陷而胆木逆,君相火炎,逼血上行。
气血虚吐血失红心脾火旺
查看详情 →
女,57岁,反复右侧头痛半年余。少阳头痛,气血虚型。舌质澹,苔薄,脉细数。头痛反复,劳累后加剧,休息可缓解,伴头晕、心悸气短,精神稍倦,纳可,眠一般,二便调。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气血虚少阳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腰骶嵴椎酸痛,左腿酸麻滞重,俯仰行动板滞无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腰痛,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外伤劳损,腰椎滑脱,气血运行不畅。舌象薄腻,脉细弦。
气血虚腰骶痛肾虚肝风
查看详情 →
35岁,产后腰疼不能俯仰,行动困难半月,病程半月,产后月余。产后腰疼,肾气不足,风寒侵袭,气血虚损,瘀血滞留。舌苔浮白,脉沉缓。面色红润,精神转佳,腰嵴能曲伸,疼痛减轻,行动恢复正常。
气血虚产后腰疼肾气不足风寒入肾
查看详情 →
年逾四十,经行不调,经前作泄,白带时下,泻泄,右脚疼痛。经行泄泻,脾肾虚弱,脾阳虚不振,水湿不化,水湿下陷,带下,脾气不足,不能统摄血液,经水过多,右脚痛。右脉浮软而大,左脉虚软而小近驶。
气血虚经行泄泻脾阳不足水湿不化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产后5天,高热(体温41℃),神识昏迷,四肢抽搐,战栗。脉浮细数,唇舌干燥,舌苔黄少津。产后气血虚,感受风寒,风寒内陷化热伤血,血不荣筋,内风动而抽搐。
气血虚产后高热风寒内陷血不荣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闷痛2年,加重2月。中医诊断胸痹。证型肾阴亏虚,胸阳不振。病程自1990年起,症状为劳累或紧张时心前区憋闷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近2月发作频繁,伴大汗淋漓,难以忍受,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体征见气短,双手颤抖,舌苔薄,脉弦细,沉取无力,血压150/90mmHg,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
气血虚胸痹肾阴虚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左侧肩关节疼痛6个月,疼痛日轻夜重,呈针刺感,有时放射至前臂或肩背。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肩痹,证型为气血亏虚,风湿瘀阻脉络。
气血虚风湿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见太阳即头痛,病程六七年。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气血虚。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主诉为见太阳即头痛,病史较长,屡治无效。
气血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病程多年,反复流产。面色萎黄,精神困倦,耳鸣眼花,腰酸腿软,心悸健忘,睡眠多梦,畏冷,四肢不温,胃脘胀满,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大便时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中医诊断为滑胎,病机为冲任受损,气不摄血,属肾阳不足,脾阳失运,气血虚损。
气血虚滑胎脾虚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便血,病程一年,5天前复发,便血未止。面色苍白,唇甲无华,神疲肢倦,饮食不思,心悸,失眠,眩晕,夜间口干,胃脘微痛,大便黯黑如柏油,隐血强阳性。舌质澹,苔白燥,脉弦大而无力。中医诊断便血,证型气血虚失统摄,病因病机为气血耗损,脾虚不统血。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苔白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便血、心悸、失眠、胃痛、饮食不思。切诊脉弦大而无力。
气血虚便血脾不统血肝热
查看详情 →
十八岁,项中瘰疬,火灸后加重,微寒热,少头晕,腰背酸痛,腹偶痛,便先坚后溏,饥不能食,食下微满,干咳少痰,口燥干,气急不顺,脉微弦微急,寒热为气血虚,头晕为气虚,腰背痛为肾虚,便溏为脾虚,食后满为脾不运化,干咳为火刑金,咽干为相火上炎,腹郁不伸为肝气郁滞,两腿肿大为真水虚。
气血虚瘰疬肝气郁滞肺肾亏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