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

患者女性,面部黄褐斑3年,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腰腹略胀。舌红,苔黄,脉沉弦。诊断为气血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二诊见口干,舌红,苔黄,脉数。三诊见白带量多,色黄,舌红,苔黄略干,脉沉。四诊见面部黄褐斑变浅,舌红,苔黄,脉沉。中医病名黄褐斑,证型包括气血失调、肝郁化热、血瘀、气血虚。病因病机涉及气血失调、肝郁化热、血瘀、气血虚。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黄、脉沉弦、脉数、脉沉。
气血虚黄褐斑气血失调肝郁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头顶脱发2周。症状包括神情呆滞、面色无华、神疲肢怠、头晕耳鸣。体征见头顶及左侧有小指尖大小脱发区,表皮光滑,浅感觉减退,舌澹,齿印(+),苔薄白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斑秃。病因病机为七情过极致心、肾、肝、脾气机失调,发失濡养。望诊见面色无华、舌澹齿印,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及精神受刺激、寐食难安,切诊见脉细数。
气血虚斑秃七情过极心脾肝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左小腿胫前下段瘙痒,局部搔抓后破溃渗水,继而糜烂,脓水淋漓,溃疡渐扩大,渗水增多。下肢静脉曲张病史30余年。左下肢青筋显露,部分扭曲成团,小腿下段皮色黯紫,中央有约1cm×2cm溃疡,肉芽不新鲜,上覆黄色脓苔,渗水较多,下肢胫前轻度水肿。舌澹苔薄,脉弦。中医病名臁疮,证型湿瘀互结型。病机湿热下注,湿瘀互结。
气血虚臁疮湿瘀互结青筋显露
查看详情 →
陈某,女,29岁。主要症状为上下肢及足部红斑、痒疹,时起水疱,溃烂,颜色暗红,皮肤发凉,气候寒冷时加重。舌澹红无苔,脉虚细。诊断为多形红斑。证属风寒外袭,营卫不和。皮肤发凉,红斑暗红,水疱溃烂渗液,舌澹红无苔,脉虚细。
气血虚多形红斑风寒外袭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女性,68岁,反复尿频尿痛4年余,加重7天。尿频、尿急、腰痛、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无华、腰膝酸软、小便短赤、大便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淋证,辨证属肝肾亏虚,气血虚挟湿热。
气血虚淋证肝肾亏虚湿热
查看详情 →
妇人 腿痈 疮口紫陷 脓水清稀 虚证 气血虚极 疮脓清及不敛 陷下 灸法 附子饼 十全大补汤
气血虚腿痈疮口紫陷脓水清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主诉为心房颤动,倦乏颇甚。中医病名为心悸,证型为心阴心阳气血俱虚。病因病机为冠心病所致。望诊见苔白质黯。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语言无力,心悸。切诊见脉结。病情变化中见舌质转红润,脉结象少见,后见脉平。
气血虚冠心病心阴虚心阳虚
查看详情 →
女,41岁,恶心、乏力,头眩晕、恶心呕吐1天。舌红,苔滑,脉濡数。气血暴虚,秽浊阻中,肝气化风上逆,与胃浊相阻。病情背景为月经期刚结束。
气血虚眩晕胃浊舌滑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反复腰背酸痛三年,伴四肢酸痛、痿软无力。舌质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骨痿,证型为肾精虚兼气血虚证。病机为肾精亏虚,气血生化无力,筋骨失养。骨密度T值为-2.6SD,有子宫切除术后停经史。
气血虚骨痿肾精虚阴伤
查看详情 →
男,55岁,胃脘部冷痛,时常恶心吐酸水,食冷后疼痛发作,身体消瘦,自汗,神疲乏力,气短乏力,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虚大无力。胃痛,中焦虚寒、气血虚弱。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虚大无力。自述症状包括胃脘痛、恶心吐酸、消瘦、自汗、神疲乏力、气短、大便溏稀。脉虚大无力。
气血虚胃痛中焦虚寒身体消瘦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左面部口眼歪斜,持续五天。中医病名:面神经麻痹。证型:脾胃气虚,气血生发不足,营血虚少;思虑过度伤心脾,心气阴两虚不能荣脑,血虚风动。病因病机:思虑过度,心气阴两虚,血虚风动。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血压偏低,腰酸,畏寒,睡眠不佳。切诊:血压85/60mmHg。
气血虚面神经麻痹风邪入络营血不足
查看详情 →
33岁 失眠 心悸怔忡 失眠已久 六脉细濡 左寸更弱 操神过度 损心阳 五脏皆虚 面色苍白 舌淡 脉细濡 左寸弱 左关脉虚弦 心伤则心血暗耗 神不守舍 脾伤生化乏源 气血亏虚 心失所养
气血虚失眠心悸心阳虚
查看详情 →
侯某,女,26岁。月经提前7天,经量多、色澹、无血块,伴全身乏力、倦怠思卧、腰酸痛、午后腹胀、眠差。素体虚弱,寒伤脾肾阳气,气血亏虚,冲任受损,无力摄血。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数。诊断为月经先期,辨证为脾肾阳虚,气血亏虚,冲任不固。
气血虚月经先期脾阳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半,女性。主要症状为走路跌跤、不能站立、上肢不能抬举、不能坐。病程约1个月。中医病名为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证型为风中经络,筋骨失养。病因病机为风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阻塞气血,导致肌肤不仁、筋骨失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病情发展过程,切诊显示脉缓,舌质正常,无垢苔。
气血虚痿证风邪入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疲乏无力2年余,白细胞增高20余天。舌质澹胖,苔薄白,脉弦沉。辨证为毒瘀互阻症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病机为邪毒伏于髓内引起血瘀,气虚血亏,气塞不通,血壅不流。
气血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毒瘀互阻脾大
查看详情 →
程某,33岁,皮肤紫癜5年余,伴有口、鼻、齿龈、肠道出血,头晕头沉,四肢浮肿,手足麻木,两胁痛,腰酸腿软,困乏无力,嗜睡,身无热而恶寒,自汗,口干,便溏,舌苔白薄,舌质澹,脉左弦右沉细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苔白薄,舌质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出血、浮肿、麻木、疼痛、乏力、自汗、口干、便溏;切诊见脉左弦右沉细无力。
气血虚皮肤紫癜水肿两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乏力8个月,加重4个月,伴有消瘦、面色苍白无华、出汗、低热、下肢浮肿、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陈旧性瘀斑。中医诊断邪毒入髓伤血,气血虚兼血瘀。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90×10⁹/L,白细胞250×10⁹/L,骨髓象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呈“慢粒”表现。面色苍白无华,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血虚白血病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女性。腰腿疼痛1个多月,右腿循膀胱经疼痛至足,少腹胀痛,大便不畅3~7天1行,头晕头胀。中医诊断气血俱虚,风寒湿痹。面色苍白,舌苔白,脉弦紧大。病程1个多月。
气血虚腰腿痛风寒湿痹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面色发黄、全身疲困乏力、自汗心慌、血红蛋白6克。病程自1967年7月起,1972年2月病情加重,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初诊见颜面苍白、全身疲困、失眠、头晕、咽干、胃痛、甲床澹白、舌澹苔薄白、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肾虚,病因病机为生血功能减退。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脉象细弱。
气血虚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脾肾虚自汗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头发脱落,逐渐发展至全秃,阴毛、腋毛、眉毛、睫毛及全身汗毛全部脱落。病程3个月。中医诊断为阴亏阳弱,失于交互。病机为阴不生,阳不长。脉象寸尺两部皆弱不胜按,舌红光亮无苔。
气血虚脱发肾阴虚肾阳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