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9岁,左半身不遂40天。高血压史8年,血压波动于140~180/110~130毫米汞柱之间,偶有眩晕。面色萎黄,舌苔白微腻,脉弦。左上下肢不完全瘫痪,握力差,左巴彬斯基氏征(+),左上下肢肌力均~Ⅲ。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暴张,气血逆乱。
中风气血逆乱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含煳1个月余。病程2个月。中医诊断中风、眩晕。证型为肝阳偏亢,病机为气血逆乱,血菀于上,脉络瘀阻。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右侧鼻唇沟浅,右手肌力Ⅳ°,右上肢肌张力减弱,右下肢肌力下降,右下肢巴氏征阳性。血压148/100mmHg。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左室舒张功能低下,脑部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及顶叶小缺血灶。
中风气血逆乱眩晕肝阳偏亢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主诉右半身活动笨拙伴语言謇涩3小时。高血压史20年,面赤,舌质红,脉弦,急躁易怒。头晕常见,发病前因恼怒诱发,右半身无力,口角歪斜,无神昏、呕吐及遗溺。查体示右上下肢运动不灵活,步态不稳,轻度中枢性面瘫,血压240/13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辨证属肝火盛,阳亢风动,气血逆乱。
中风先兆气血逆乱高血压肝火盛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突发昏倒,右侧半身麻木,活动障碍,病程数月,舌苔薄,脉虚。中医诊断为偏枯,病机为气虚夹痰,阻塞身半脉络。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薄苔,脉象虚。问诊提示食欲不振,病史明确。
气血逆乱偏枯气虚夹痰风痰阻窍
查看详情 →
钱男。主诉中风。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中风气血逆乱肝阳上亢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包括头昏、烦躁不安、不省人事、目不了了、面色红晕、呼吸气粗、两手掣动、体温39.6℃、大便不通、小溲黄赤。中医辨证为血随气逆,阳明腑实,热毒内蕴。舌象舌尖红,苔滑腻,唇焦,脉弦数有力。瞳孔大,对光反射迟钝,角膜反射消失。腰椎穿刺见均匀血性液体,神经系统检查示巴彬斯基征和恰多克氏征阳性。病机为肝阳暴亢,风痰上扰,血随气逆,气血逆乱。
气血逆乱蛛网膜下腔出血血随气逆阳明腑实
查看详情 →
女,55岁,卒然倒仆,不省人事半天。头目眩晕多年,手指发麻,高血压病史。神志不清,眼定口闭,面色潮红,痰鸣,呼吸急促,血压160/130mmHg,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闭证)。病因病机为肝阳化火生风,夹痰湿上扰清窍,流窜窍络。
中风闭证气血逆乱肝阳化火痰湿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右侧肢体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半年。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中风,属肝阳上亢,火升风动,气血逆乱,夹痰上蔽清窍、阻于经络。望诊面红目赤,舌红绛、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失语、右下肢抽搐、消渴、急躁、汗出、咳痰不爽、大便不爽、不成形。切诊脉弦劲有力,后见脉沉弦而数、脉沉弦小滑、脉左寸滑、关尺沉弦、结代、脉左沉弦小滑、右沉弦小数、脉左手滑小数、右手弦滑、右脉弦滑、左脉沉弦小数。
中风气血逆乱肝阳上亢火升风动
查看详情 →
女,55岁,主要症状为右半身活动失灵,口部向左歪斜,言语不清晰,病程数月。中医病名中风后遗偏枯,证型风痰壅阻于身半,气血不养。舌苔白腻,脉沉弦。
中风后遗偏枯气血逆乱风痰壅阻神识昏蒙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0个月,头晕头痛发作2天。既往有脑梗死病史近1年。症状包括耳鸣目眩、腰膝无力、手足重滞不利、情绪急躁易怒。查体见患侧肢体肌力Ⅲ级,舌质黯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风阳上扰夹湿证,病机为肝阳上亢,风痰阻络,痰瘀互结,气血逆乱。
气血逆乱脑梗死肝阳上亢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