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5岁,主要症状为皮下瘀血、鼻衄、关节肿痛、腹痛、尿血、大便色黑、身热。中医病名血友病,证型中气虚寒,血不归经。望诊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质澹。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出血倾向、关节肿痛、腹痛、大便色黑。切诊脉象沉细微数。
气虚血友病血不归经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病程2年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虚血脱之候,病因病机为劳累后外感发热,致气血受损。面色苍白,唇甲惨淡,四末逆冷,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头昏目眩,全身酸软,心悸怔忡。舌淡苔白薄,脉沉涩。
气虚血脱便血面色苍白唇甲惨淡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次全切除术后反复黑粪或便泻鲜血,昏厥两次。胃次全切除术后出血。脉沉细而数,舌苔薄白微黄。胃镜检查示吻合口浅表性糜烂,肠后壁大片腐烂,充血水肿。
气虚胃次全切除术后出血脾虚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梦呓、心慌、胸闷、乏力、精神疲意、烦躁、易于激动、两眼干涩、视物模煳、食欲不振、大便时稀。面色白,少华,舌质澹红,舌苔白厚,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肾阴虚,肝阳偏盛,脾胃失和。
神经衰弱心肾阴虚肝阳偏盛脾胃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饭后翻胃呕吐15天余,舌淡苔白腻,脉细滑。辨证为脾胃虚弱,寒邪犯胃,气机不利,胃失和降,属呕吐倒食证。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胃虚寒,喜食冷饮,寒邪内犯,致胃气上逆,伤及胃阴,脾失运化。四诊表现为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脾胃虚寒寒邪犯胃胃失和降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为脘腹阵痛、胸膺窒闷、嗳气吞酸、小溲短涩觉热、大便溏酱不爽,曾呕血2次。诊断为呕血,证属脾失统血型。舌象苔白腻,舌质淡,脉细弱,右关尤弱。病程较长,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曾有呕血及便血表现。
胃病脾失统血脾虚气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7日,黑便3日。病程10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脾不统血)。主要症状包括胃痛喜暖喜按,口淡不渴,畏寒怯冷,黑便如柏油,体倦乏力,动则气短,少气懒言,不欲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夜寐不安,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2岁。主要症状为肝癌介入治疗后恶心、呕吐,食入即吐,低热,身体极度虚弱,疲倦乏力,白细胞降低。舌质澹嫩,苔白,双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肝癌,辨证为正气亏虚,胃气上逆。
肝癌正气亏虚胃气上逆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恶心、呕吐、喜酸择食,病程1月。中医病名妊娠呕吐,证型胃气虚弱,痰浊内阻。病因孕后血壅气盛,胃失和降。病机痰饮阻于中焦,水谷运化受阻,中气不足,化源不充,胃气上逆,腑气不通。体征包括苔白腻,脉滑,大便干燥,小便黄,口干。
胃气虚弱妊娠呕吐痰浊内阻恶心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外伤后左大腿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病程短。中医病名包括股骨骨折、血友病、股骨头坏死。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外伤、气血亏虚、气不摄血。望诊见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外伤史、反复出血史、冠心病史、股骨头坏死史。切诊见脉弦。
股骨骨折血友病贫血肝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女性。发作性心悸16年,胸闷2个月,恶心呕吐1周。脘腹满闷,神疲乏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腹胀便秘。舌苔垢腻微黄,脉细弦结代。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心气虚损,脾胃升降失调。望诊见舌苔垢腻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脘腹满闷、神疲乏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腹胀,切诊见脉细弦结代。
心悸脾胃虚寒升降失调腹胀便秘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胃痛多年,嗳气泛酸,胃痛背胀,头晕眼花,神疲无力,大便溏黑,隐血阳性,面色萎黄,眼睑、舌质澹白,脉弦芤无力。中医病名胃溃疡,证型中气虚寒,不能摄血。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痛、嗳气、泛酸、头晕、神疲、便血。切诊脉弦芤无力。
中气虚寒胃溃疡失血头晕眼花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皮肤紫癜、出血倾向、头晕乏力。病程3年,病情反复,近两月加重。中医病名血证,证属脾虚血热,后转为脾肾两虚,血热妄行。望诊见舌澹嫩红少苔,舌澹红有出血点,苔少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牙龈、鼻部出血,双下肢紫癜,头晕目眩,五心烦热,神疲乏力,行走不稳,呃逆,腹胀,尿频。切诊见脉细小,后转为脉虚。
血证脾虚血热脾肾两虚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头晕、便血2天。病程2天。中医病名便血,证属脾胃气虚,肠分动血。面色微黄,口唇苍白,舌澹苔白,脉沉细。症状包括头晕、乏力、精神不振、大便稀薄每日4~5次、大便带血、血色鲜红、小便频数、憋尿困难。
脾胃气虚放射性直肠炎肠风肠分动血
查看详情 →
男,42岁,脘腹阵痛,胸膺窒闷不展,嗳气吞酸,小溲短涩觉热,大便溏泻不爽,呕血,便血,纳谷寡味,腹胀嗳气,脾失统血型,脾虚失摄,胃病久痛,病久入络,暴食伤络,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十二指肠溃疡脾失统血胃痛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口渴喜热饮、多尿、多食而不充肌肤三年余,症状一年来加重。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咽干舌燥,四肢乏力而欠温,大便完谷不化,偶有溏泻。尿比重低,每日尿量多。证属脾胃气虚、肾阳不振。舌象示舌燥,脉象未提及。面色无华,四肢欠温。病机为脾肾两伤,脾虚失运,肾阳不振,命门火衰,肾气失其蒸腾。
脾胃气虚消渴后期脾肾两伤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便血一天不止,病程急性发作。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厥冷,气息低微,脉沉细无力而数,血压80/50mmHg。便血色暗红,大便稀溏,便后出血,伴疲乏无力,心悸,昏昏欲睡。中医诊断为脾气虚寒,气随血脱证。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便血、疲乏、心悸、少气懒言。切诊见脉沉细无力而数。
脾气虚寒便血不止气随血脱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怀孕3月,主诉为跌仆伤胎,腹痛、小腹下坠、阴道流血、色黯、面青舌黯、腰痛如折、脉弦细涩。中医病名为跌仆损胎,证型为内有蓄瘀。望诊见面青舌黯,切诊脉弦细涩。病因为跌仆伤胎,病机为冲任受损,瘀血内停。
气虚先兆流产跌仆损伤血瘀内阻
查看详情 →
男,32岁,腹痛乏力,便血,不思饮食。脾虚寒,脾气虚寒,阴血不足,脾不统血。舌红苔薄白,脉沉细。病因劳累伤脾,病机脾失统摄,气血生化无源。
脾虚寒阴血不足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鼻衄反复发作,因劳累诱发,一昼夜大衄五次,伴眩晕、心烦、口渴、浑身疼痛。脉浮而芤。病机为气虚不能摄血。面色苍白,舌淡,脉浮而芤。症状包括鼻衄、眩晕、心烦、口渴、浑身疼痛。病因与劳累有关,病机属气虚血脱。
气虚鼻衄血不归经眩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