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舌光如柿,阳事易举,阴精易泄。肾水不足,君火上炎,相火下炽。舌干红,知饥善纳,身热如燎。脉象未提。心中如燔,舌色光红。肾阴被灼,水亏阳亢,土燥于中。
肾水不足君火上炎相火下炽肾阴被灼
查看详情 →
痫证,发作频繁,间断而发,伴痰涎上涌,四肢瘛疭,昏迷倾跌,二十余日一发,共二十余次。脉滑数兼弦。病因属火动痰生,因丝竹乱耳诱发。年未弱冠。
五痫痰火上扰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儿6个月,腹泻蛋花样便12日,水泻7次、不进食、无尿,精神差,营养状况差,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口唇干燥,咽部红,心率132次/min,红细胞总数3.21×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总数3.2×10^9/L,中性粒细胞0.38,淋巴细胞0.62,面色白,山根筋青,目眶凹陷,睡卧露睛,舌苔白腻,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为久泻脾阳下陷,发热口渴,烦躁不安,病邪已入少阴,有阴盛格阳之势。
腹泻脾阳下陷少阴病阴盛格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为不进饮食、不睡眠、不言语,神志不清,高烧昏迷,六日未解大便。中医病名为阳明腑实证,证型为阳明腑实,病因病机为邪热内结,耗伤正气,致神志不清。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高烧、神志异常、不饮食、无大便,切诊脉象洪大数实。
气管炎高烧昏迷阳明腑实证脉洪大数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外痔。痔大如茄,色灰黑,势将翻花,痛如刀割,卧床不起。外感暑热,伏邪未清,致痔发更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细。病因属湿热内生,气血不畅,筋脉横解。病位在肛门,属外痔。
外痔湿热内生便秘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暴怒,经行复止,气逆上厥,畏舟船之状,动辄晕去,久久卧床,天翻地覆感,不能强起。厥巅疾,病位少阳胆经,病机上盛下虚,风火相煽,木土相凌。大热引饮,脑间如刀劈,食少泻多。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厥巅疾肝气郁结风火相煽少阳胆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猝然吐泻交作,泻下色如米泔,无臭秽之气,小便不通,目陷音低,面色苍白,消瘦,手足指(趾)螺纹瘪陷,两足转筋,肢冷脉伏如无,多汗烦躁,渴不欲饮。中医病名属寒霍乱,证型为阴阳欲脱,病因病机为寒暑湿滞互阻中焦,阳气衰微,阴邪锢闭。望诊见面色苍白,消瘦,手足指(趾)螺纹瘪陷。闻诊见音低,多汗。问诊见渴不欲饮,烦躁。切诊见脉伏如无,肢冷。
寒霍乱危候阴寒内盛阳气衰微脾胃升降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长期泄泻九年,食荤腥生冷即泻,伴腹胀、纳差、面浮足肿、腰酸怕冷、骨节酸痛、头昏、失眠、颜面烘热、口干不欲饮。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缓。证属脾肾阳虚,阴盛于下,阳浮于上。
泄泻脾肾阳虚面色赤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个月,主诉呕吐泄泻完谷不化1周。面色青白,目光呆滞,昏睡,疲惫无力,小便极少,唇澹,脉迟,舌澹红,苔澹黄薄腻。诊断脾虚中寒,消化失职,慢脾风。二诊见泄泻色绿稀水样,口干思水,舌红少津,诊断阴盛格阳。三诊泄泻止,食欲精神转佳,微咳易怒,小便清长,口不渴,面黄,舌澹红,苔白腻,诊断病后脾虚气弱。
慢脾风脾虚中寒阴盛格阳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六十,主诉腹胀、下坠、青筋外突,病程未明。中医病名肝疝,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肝郁气滞,肝浊攻胃。望诊青筋外突,舌象未提及。闻诊味酸,食不化,涌吐。问诊少腹厥气上冲,宿疝。切诊脉象未提。
肝疝肝气郁结腹胀下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约五旬,主诉吐利交作,腹痛,自汗,四肢逆冷,病程未明。中医病名为寒湿霍乱,证型为浊阴盘踞中州,寒湿盛于内。病因属寒湿内盛。望诊见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吐利交作、腹痛、自汗、四肢逆冷,切诊脉沉伏。
寒湿霍乱寒湿内盛吐利交作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三旬,腹痛水泻色如米浆,呕吐清水,呃逆连声,四肢厥逆,汗泄淋漓,气急失音,面赤戴阳,烦躁暴至,有欲坐卧泥水之态。六脉沉微似伏,舌苔灰白滑粘。诊断为阴寒霍乱危症,辨证为阴盛于下,格阳于上,上热假,下寒真,中阳困顿,阴阳否格。
霍乱危症阴寒内盛格阳于上戴阳证
查看详情 →
男,竟夕不寐,胃呆食减,痰阻会厌,自汗恶寒,脘中嘈热,脉弦滑濡滑,舌苔糙白,心脾受损,肝气火上扰,胃有宿痰,痰气相搏,阴阳失于交通,心肾阴伤,水不泽木,心火肝阳无制,胃有宿痰
心脾受损肝气郁结心肾阴虚痰阻会厌
查看详情 →
患者中后不复,寒战汗泄,神昏不醒。阴阳失于交恋,真气欲绝,有暴脱之虑。
神昏不醒阴阳失调真气欲绝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 高热持续不退 全身冷汗不止 声低息短 四肢逆冷 面赤如朱 身重难以转侧 不思饮 舌青滑 脉右沉细 左浮大无根 证属阴寒过盛 虚阳上越之假热证 面色青白 舌象青滑 脉象右脉沉细 左脉浮大无根
发热不退冷汗不止声低息短四肢逆冷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日下利十数次,便中带血,干呕烦躁不安,食不下,饮水即吐,面赤肢冷。舌苔淡白,脉微欲绝。少阴病,阴寒在下,脾肾阳虚,心阳衰疲,虚阳无依,被格上逆。
煤气中毒脾肾阳虚心阳衰疲厥逆脉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不饥不纳、口味苦腻、神情萎顿、夜难入梦。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胆胃不和,证型为胆胃不和,病因病机为外感后内蕴痰湿,中焦健运呆钝,肝木失疏,脾胃不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不饥不纳、口味苦腻、夜难入梦,病史有外感。切诊脉象濡细。
胆胃不和痰湿内蕴中焦不运口苦腻
查看详情 →
男,10个月,便秘腹胀,病程十天,形瘦,腹胀如鼓,舌红苔黄,脉象未提。先天性巨结肠,肠内大量气体及粪便,结肠显著扩大。病因病机未详。
先天性巨结肠便秘腹胀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腹痛呕吐,身热肢厥,舌红口渴,目泛神昏。诊断为阴毒。舌红、口渴、脉浮大、舌赤无津。井水混浊,味苦硬,冷劣。病情迅速传染,病程较长。病因病机为阴寒极甚,阴毒侵袭,水土不洁。
阴毒腹痛呕吐身热肢厥舌红口渴
查看详情 →
患者吐泻交作,脉象沉,四肢逆冷,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水。中医病名属寒邪直中三阴,证型为寒邪直中,病因病机为寒邪内盛,阳气被遏。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见吐泻交作、四肢逆冷、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水,切诊见脉象沉。
吐泻交作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口渴不饮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