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暴怒,经行复止,气逆上厥,畏舟船,动则晕去,久卧床,感觉天翻地覆。头痛剧烈,大热引饮,脑间如刀噼,食少泻多。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弦数。病属厥巅疾,病因怒甚致血菀于上,气不返于下,病机上盛下虚,过在足少阳,郁怒之火上攻于脑,风火相煽,木土相凌。
暴怒气血上逆厥巅疾风火相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加重3日。病程3日,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舌质夹青,苔薄白。脉沉迟而缓。中医诊断心瘅、少阴病。辨证为心阳暴衰,阴盛格阳。
心瘅少阴病心肾俱虚肾阳衰竭
查看详情 →
女,66岁,发热10天,体温40℃左右,遍身红疹,痒,不恶寒,脘腹膨胀不能食,已1周未进食,便稀如垢油,身软无力,体温39.2℃,脉沉细数无力,舌绛,中无苔,两边有苔,面泛青黄。中医诊断为发热,证属阳虚发热。脉沉细数无力,舌绛中无苔,面青黄,脉弦数,舌嫩红苔薄白。病因病机为阳虚发热,阳气不能鼓荡脉道,脾阳虚运化无力,血行凝滞致舌绛,土虚木陷致面色青黄。
发热阳虚发热脾阳虚土虚木陷
查看详情 →
45天男婴,全身丘疹渗液,搔痒烦躁,啼哭不安。舌质红,舌苔白厚微黄,指纹暗紫。脾胃湿热,风热外侵。
湿疹脾胃湿热风热外侵舌苔白厚
查看详情 →
患儿8岁,男性,主诉为厌食、多汗、头痛,病程半月。面容苦笑,面色苍白,额汗如珠,气息低微,唇甲色黯,四肢搐动乏力,肢端发凉,二便正常,舌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为破伤风,证型为邪毒久稽,正气欲脱,虚风内动。病因病机为外伤后风毒侵入经络,致筋脉拘急,动风痉厥。
破伤风风毒内陷虚风内动筋脉拘急
查看详情 →
陈左 夏月 大吐大泻 挥霍撩乱 脉伏 肢冷 两足转筋 形肉陡然消瘦 阳邪锢闭 清浊混淆 胃失和降 脾乏升运 阴盛于下 格阳于上 脉伏 肢冷 两足转筋
霍乱阳邪锢闭阴液大亏中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男性,发热不退近1个月,夜重昼轻,汗出不止,热不为汗衰,烦躁不安,喘促气微,目上视不瞑。舌紫而腻,脉浮大而劲。中医病名“阴阳交”,属温热病之坏证,病因病机为阴盛格阳,邪气交争于骨肉。望诊见舌紫而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汗出、烦躁、喘促,切诊见脉浮大而劲。
温热病阴阳交烦躁不安舌紫腻
查看详情 →
男,66岁,心悸气短,不能平卧一年余,加重二周。气短、胸闷痛、夜不能平卧、尿少、双下肢浮肿、汗出如雨、阵咳、咯少量白痰、带泡沫或夹血丝、下肢浮肿、四肢厥冷、纳少、恶心、颜面苍白、口唇青紫。舌隐青,苔薄白。脉雀啄脉。厥心痛;心衰。证属阳气欲脱,瘀阻心脉。
心衰瘀阻心脉阳气欲脱
查看详情 →
患者夜寐不酣,寅卯之交即醒,或昼寝闻惊易醒。脉弦。肝虚则易惊,病位在寅卯为肝旺阳动之时。舌象、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睡眠障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不寐,证型肝虚,病因肝虚受风,病机肝气主时阴血不足,阳旺易动,魂神不藏。脉弦。
肝虚不寐肝阴虚心神失养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左肩胛骨部患小疖,病情进展迅速,背部广泛肿胀,疼痛剧烈,伴头痛、纳差、恶寒发热、四肢发麻、肌肤甲错、口干欲饮、便秘、尿短赤。舌红苔腻,脉数无力。体征见背部疮口溃烂,肉色紫黯,疮面平塌,有脓液,局部肿势广泛,不红不热,右肩胛骨下方有红斑。诊断为发背。病因病机为七情不和,营卫失调,气血瘀凝,热毒蕴结。
发背气血瘀凝热毒蕴结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9岁,男性。主诉腮肿4天,烦躁不安,左右腮均肿大。面色赤,呼吸气粗,口腔扁桃体发赤微肿,体温37.1℃,脉象沉数,舌苔黄腻,两睾丸微肿胀痛。中医诊断为痄腮,病因感受风湿疫毒,壅阻少阳之络,郁而不散,结于腮部,病机内热较盛,影响厥阴肝脉。
痄腮内热少阳郁阻睾丸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惊悸,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惊悸,证型肝火激动痰浊扰及心脾。病因病机心营不足,骤加惊恐,肝伤,痰动,清神时蒙。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沉弦郁数,右部不柔。
惊悸肝火痰浊心脾
查看详情 →
七十三岁,痰喘、内热、大便不通、两月不寐。脉洪大,重按微细。肝肺肾亏损。面色晦暗,舌红少苔。声音低微,气息粗重。大便艰涩,失眠月余。脉洪大,重按微细。
痰喘内热大便不通不寐
查看详情 →
高泰,五十岁,病程二十余天,昼夜下痢四十余次,神识昏沉,默默不语。脉两寸关脉大而无力,两尺沉细。证属热在上,寒在下,阴盛逼阳,阳不潜藏,真阳失守。病因因屡投寒凉散剂,过伤脾肾。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
虚寒痢脾肾虚上焦浮热真阳失守
查看详情 →
18岁,寒热,鼻灼,心悸,气短,脘阻,脐板滞,身热,便艰,运滞少寐,苔黄,脉左数右濡大,脾胃升降消化失职,气滞则浊湿阻窒,寒热乃作,苔根尚黄
寒热气滞湿热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动则气喘目眩,语低声微,足肿尿少,口不渴。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心衰,证属阳气虚衰、水湿内蕴。舌红夹青、苔黄腻。脉沉细、紧、促。面容枯藁,双目少神。
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阳气虚衰水湿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中后不复,寒战汗泄,神昏不醒。阴阳失于交恋,真气欲绝。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微欲绝。身体缓纵不收,耳聋目瞀,口开眼合,撒手遗尿,失音鼾睡,阴阳枢纽不交。
中风脱证阴阳失衡肝阳偏亢真气欲绝
查看详情 →
患者外痔发作,肿大如茄,色灰黑,疼痛剧烈。外痔,痔核大如茄,色灰黑,势将翻花。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外痔发作肿胀剧烈痛如刀割势将翻花
查看详情 →
四旬女性,主诉茹素脾虚,感受疫邪,出现吐泻转筋。脉微便溏,苔薄白不浊,四肢厥冷。中医诊断为霍乱偏于阴寒阳乏。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中出现吐泻转筋及四肢厥冷。切诊见脉微。
霍乱脾虚疫邪阳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腹痛呕吐、身热肢厥,病程暴发。中医病名为阴毒,证型为阴厥,病因病机为内伤直中寒毒,阳气被遏,虚阳外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初起腹痛呕吐、身热肢厥,切诊未提及。
阴毒寒邪直中厥逆毒气上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