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阴虚阳亢

女,48岁,不寐头昏半年余,神疲肢软,视物昏煳,腰膝酸软。舌苔薄微黄腻,脉弦。中医病名属不寐,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虚阳亢。
阴虚阳亢不寐头昏肝肾阴虚神疲肢软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卒然昏倒,神识昏迷,口涎自流,舌萎不语,肢冷柔软,二便失禁。中医诊断中风脱证。病因病机为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决。望诊见颧红如妆,舌萎软暗红,舌苔白滑。闻诊见鼻鼾痰鸣。问诊见神昏、口涎自流、二便失禁。切诊见脉微欲绝。
阴虚阳亢中风脱证元阳耗散虚热夹痰
查看详情 →
男,成年,心悸、胸闷、怔忡,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阴不足,心神不宁,脾胃不和。望诊:苔厚腻,苔薄根腻质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心悸、胸闷、口干、脘腹饱胀、纳不佳、夜不安眠、梦扰、精神萎顿、肝区不适。切诊:脉细数,脉细。
阴虚阳亢心悸怔忡房颤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男,47岁。胸闷、心悸2月。高血压病史3年。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结代。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阴虚阳亢胸闷心悸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4岁。右侧鼻塞、耳闷、听力下降、张口困难、头痛半年。烦躁不安,胸闷心悸,潮热。舌质红,苔薄,脉结代。阴虚阳亢,痰瘀凝结。烦躁不安,胸闷心悸,潮热。舌质红,苔薄,脉结代。阴虚阳亢,痰瘀凝结,复受放射热毒伤津。
阴虚阳亢鼻咽癌痰瘀凝结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肺结核多年,左肺空洞,咳血甚剧。症状包括胸闷、左胸痛、心累气紧、全身乏力、午后潮热、盗汗、频繁咳嗽、口舌干燥。舌质澹红,脉浮而大。诊断为痨瘵,证属阴虚阳亢,虚火蕴蒸。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伴有感冒、寒热头痛等新发症状。午后潮热、口干、舌象澹红、脉浮而大。
阴虚阳亢肺结核虚火蕴蒸阴虚失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情绪激动,急躁易怒,胸闷心悸,怕热多汗,双手微颤,两目外凸,形体消瘦,纳谷旺盛,大便干结,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病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证型肝火炽盛。望诊面色红赤,舌红苔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情绪激动、急躁易怒、胸闷心悸、怕热多汗、双手微颤、两目外凸、形体消瘦、纳谷旺盛、大便干结。切诊脉弦数。
阴虚阳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火炽盛心火亢盛
查看详情 →
女,42岁,神经衰弱,失眠,头眩,心悸,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脘满恶心,心烦气短,食欲减退,彻夜不眠,舌红苔黄腻,左弦细数,右虚数,血压205/103mmHg,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舌澹红,虚弦不数,舌质转澹,血压165/108mmHg,血压140/100mmHg
神经衰弱失眠头晕目眩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要症状为脑溢血、昏迷、肢体强直性瘫痪、左侧肢体抽搐、出汗、呃逆。病程自1976年12月17日发病,至1977年3月22日神志恢复,共87天。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中脏,由闭转脱,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上扰,阻塞血脉,气血并逆于上。望诊见舌质红、舌卷、牙关紧闭;闻诊有呃逆;问诊见发热、咳嗽、喉中痰声、大便干;切诊见脉弦缓、弦数、弦紧。
阴虚阳亢中风中脏肝肾阴虚风痰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要症状包括痰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左颈淋巴结肿大、头痛、口歪。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诊断为石疽,证型为阴虚阳亢、痰火郁结。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相火灼金,灼津为痰,痰火郁结,正气亏虚。望诊见面色黄晦,舌质暗红有瘀斑,苔干。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口干、寐差、胃纳少、四肢倦怠。切诊脉细滑,左尺沉细。
阴虚阳亢鼻咽癌骨转移痰火郁结
查看详情 →
女,54岁,心动悸,头眩,病程未提及,心阴不充,阳气时越,舌红少苔,脉细弦,阴虚而阳亢,舌红苔糙,脉弦
阴虚阳亢心动悸头眩心阴不充
查看详情 →
79岁男性,主诉心悸、夜寐不宁、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病程较长。中医诊断怔忡、眩晕。辨证气阴不足、心血瘀阻、肝阳偏亢。舌红紫,苔薄黄边白,脉细弦而数,伴有结代。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心房纤颤,血胆固醇升高。
高血压怔忡眩晕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头晕无力、心慌心悸、眼突出、项肿大,病程自1973年4月起。阴虚阳亢,气结络瘀。面色萎黄,舌质红、边紫、无苔而干,口渴不多饮,脉弦细数。巩膜青黯,脉络充血,手颤,爪甲乌紫,恐怖感,烦躁失眠,月经不规则。
阴虚阳亢甲状腺功能亢进血瘀络阻心悸
查看详情 →
女,67岁,头晕20余年。眩晕突然加重,血压骤升,下肢萎软,不能行走,烦躁易怒,面色潮红,口干舌燥唇裂,眼布血丝,纳差,便秘,小便频数短赤,右侧肢体欲动不能。舌络红乏津,苔黄起芒刺,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眩晕,证型阴虚阳亢,阴不涵阳,虚风内动。病因素体阴虚,经利尿后阴液更伤。
眩晕脑血栓形成阴虛陽亢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多饮多尿,日饮水3500ml,尿频夜尿3~4次,主食每日300g,仍有饥饿感,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弦数。中医诊断消渴病(Ⅱ期),辨证肺胃阴伤,二阳结热。病程自1990年7月起,因过度疲劳病情加重。
糖尿病肺热化毒肝郁化热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两目直视、汗出不止、神志不清、四肢厥冷、舌红少苔。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煎厥证,证型为阴虚阳亢。病因病机为阴液素亏、冒暑操劳。望诊见舌红少苔,闻诊未提,问诊见神志不清、汗出不止,切诊见脉搏洪大无力。
阴虚阳亢煎厥证元气欲脱舌红少苔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病程15天。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气血亏损,元气耗伤,脑脉失养,阴不制阳,内风动越,痰瘀上扰。面色苍白,舌质紫暗,脉沉细。语言不清,肢体活动受限,病史中有气血不足表现。
中风气虚阴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头眩胀,健忘,左目视物不清,神疲困倦,心悸失眠,腰酸早泄,怯冷便溏。血压180/112mmHg。舌质澹红而胖,脉虚弦而细数,两尺弱。辨证为肾阴阳俱虚。舌象澹红而胖,脉虚弦细数,右尺沉弱,左尺稍振。苔薄质澹红,苔白黄质红。脉虚弦,脉弦。
高血压肾阴阳俱虚头眩胀健忘
查看详情 →
43岁女性,口渴近10年,伴半身不遂、神志恍惚、语言謇涩3周。形体偏胖,颜面潮红,舌暗红、苔厚黄腻,脉弦滑略数。糖尿病脑血管病,阴虚阳亢,痰热腑实,清窍不利。
阴虚阳亢糖尿病脑血管病痰热腑实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为预产期已过,突发抽搐、两目上翻、人事不知。中医诊断为子痫,辨证为阴虚阳亢。望诊见颧红发赤,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抽搐、人事不知,切诊未提及。病机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阴虚阳亢子痫肝风内动痰火上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