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四旬余,呕吐,病程较长,呕吐物为痰沫清水,连哕不断,小便涩少,大便不通。中医病名属呕吐,证型为肝气冲逆,病因病机为气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呕吐、小便涩少、大便不通、神昏、目眩、心悸,切诊脉稍有神气,脉细苔薄。
目眩呕吐痰饮神昏
查看详情 →
刘某,38岁,男性。主诉头痛、目眩、心烦,病程数年,性情急躁,记忆力减退。舌红边缘不齐,苔黄微腻,脉浮取微浮、沉取弦细有力。证属肝胆火旺兼外感风邪。病因病机为肝胆火旺,风邪上犯,风火相煽,扰动肝经。
目眩头痛心烦肝胆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包括胸闷胸痛、动则眩晕、乏力、视物模糊、四肢不温、腰膝疼痛、胃纳欠佳。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脾两虚。舌澹红,苔薄,脉沉细。病程3年。
目眩胸痹心脾两虚眩晕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头重痛、目眩20余天,腹胀、纳差、身重乏力,下午加重,双目不能闭合,大便溏薄,小便黄。眩晕病史十余年,每年反复发作,素有酒癖。舌苔白厚腻,质胖有齿痕,脉濡滑。湿甚犯脾,痰浊阻络,清窍受扰。
目眩眩晕湿盛困脾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0余年,主诉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右侧头部及肢体麻木。舌质暗红、少苔,脉弦大,重取空无。辨证属肝肾阴虚,证型为肝风上扰。
目眩高血压肝风上扰阴虚
查看详情 →
女,50岁,胰腺癌放疗后胃脘胀痛纳差呕吐半月,病程2月。上腹部胀痛不适,气从少腹上冲胃脘,纳差呕吐,口苦咽干目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暗红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右胸胁苦满,脐上有动悸。中医诊断热证奔豚。病因病机属肝气郁结,气逆上冲,脾胃运化失常。
目眩胰腺癌热证奔豚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女性。主诉头眩、耳鸣重听、目不敢张、欲吐、失眠健忘。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虚下陷,病因病机为清阳不升。面色不华,精神萎顿,形体疲乏无力,腰膝软痠,舌质淡红,苔白略腻,脉沉细,血压80/50毫米汞柱。
目眩头眩耳鸣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症包括不寐2年,心烦失眠,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头晕目眩,口苦,尿黄。舌红目赤,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肝郁化火。病因病机属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望诊见舌红目赤,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烦、烦躁、胸胁胀满、头晕目眩、口苦、尿黄。切诊脉弦数。
目眩不寐肝郁化火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主诉头痛、目眩、心烦,病程数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胆火旺兼外感风邪。病因病机为肝胆火旺,外感风邪,风火相扇。望诊见舌红、边缘齿痕不齐、苔黄微腻。闻诊未提。问诊见性情急躁、记忆力减退、小便微黄。切诊脉象轻取无力、重取弦细有力。
目眩头痛心烦肝胆火旺
查看详情 →
三十岁,风搐、目眩、角弓反张、数日不食。风搐、目眩、角弓反张。中医病名:风搐、眩晕。证型:肝木亢盛。病因病机:山火盛制金,金衰不能平木,肝木茂而自病。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弦。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描述包括风搐、目眩、角弓反张、数日不食。脉弦。
目眩风搐角弓肝木亢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恶寒发热后出现头额晕痛、目眩、口苦口干、心烦呕吐、咳吐粘稠痰、不欲饮食,病程十天。体征见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厚少津,脉象沉细。初步诊断为气血两虚兼痰浊中阻。进一步诊断为十二指肠降段憩室,肝胃不和。舌红苔黄,脉象弦细。
目眩肝胃不和痰浊中阻心烦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手足指(趾)关节酸痛、麻木、屈伸不利,伴阵发性痉挛、咽干、目眩耳鸣、视物昏花。中医诊断肝肾亏虚,经脉失养。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未提。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近1个月。切诊未提脉象。
目眩末梢神经炎肝肾亏虚经脉失养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主诉足月顺产后恶露净后突发发热、畏寒、胸闷、恶心欲吐、口苦。体温39.5℃,脉弦数,舌质红,舌苔黄。辨证为邪入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二诊时体温下降,恶心减轻,胸闷缓解,略有咳嗽,脉弦软,舌质澹红,舌苔薄黄。
目眩产后发热少阳病证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失眠2年余,加重1周。伴有心烦、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目眩、头胀痛。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痰热扰心证。
目眩失眠痰热扰心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头痛偏于左后,伴心烦心悸、胸闷口苦、咽干目眩、大便燥结、小溲热赤、神情烦扰。舌苔黄腻,脉寸口浮大。辨证为肝胆风火有狂澜之势,肝火旺盛,扰伤心阴,气血运行失常。二诊症状减轻,头痛仍时有发作,伴多汗、咽喉干燥、胃纳差、大便难,脉缓大右部较强,辨证为心血亏而肾水不足,肝火旺而脾气失运。
目眩肝火旺盛心阴不足津液亏虚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主诉头痛、目眩、心烦,病程数年。肝胆火旺兼外感风邪。舌红,边缘不齐,苔黄微腻。脉浮取微浮、沉取弦细有力。性格急躁,记忆力显著减退,小便微黄。
目眩头痛心烦肝胆火旺
查看详情 →
男,40岁。胃脘当心而痛,胸膈痞胀,头昏目眩,耳鸣心悸,自汗失眠,少气不足以息,背恶寒,面色皖白。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胃络大伤,脾失统血之职,上溢未尽,流于肠间。望诊:面色皖白,舌质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胃脘痛、胸膈痞胀、头昏目眩、耳鸣心悸、自汗失眠、少气、背恶寒。切诊:脉虚弦无力。
目眩胃痛胸痞头昏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主诉双目视力减退,目珠隐痛,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目眩,证属脾肺气虚,肝气郁结。舌淡,苔白,脉浮缓,左部微弦。病因为心情不快,病机为脾肺气虚,无以转输津液,肝气郁结,精华不得上升。
目眩脾肺气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右侧头痛阵作2月余,疼痛如刀锯,伴两目发眩、口干欲饮、胸脘痞满、纳食不馨。脉弦数,舌红苔薄黄。肝郁化火,上扰清窍,乘犯脾胃。病程中情志不畅加重,服用颅痛定、谷维素、安定等药无效。
目眩头痛肝郁化火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主诉头晕20年,发作2月,伴目眩、闭目、动则晕甚、眩晕欲仆、乏力,无头痛耳鸣,纳一般,面潮红。舌红苔白有裂纹,脉弦弱。中医诊断肝气郁滞证。舌红苔白有裂纹,脉弦弱。舌红苔薄黄干,脉弦弱。舌红苔薄黄,脉弦弱。舌黯红,苔薄黄干,脉弦弱。
目眩肝气郁滞证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