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性患者,主诉气促2月余。先天性心脏病病史,脑积水术后,腭裂修补术后。近1月体重增加,易饥饿,体力不足,咽中有痰,易汗出,喜静,四末偏温。舌暗红润苔薄白,脉沉。先天元气不足,大气不充,中气虚弱,血不归经,属厥少二阴虚寒,太阴土气不足,浊阴堆积。
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中气不足大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产后2月余不寐,寐而易醒,伴头晕、腰痛、疲倦、纳呆、脱发。面色青黄无华,舌澹黯有瘀点,苔黄腻,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产后不寐证,病机为产后失血,伤及心脾,阴血内耗,神不守舍。
产后不寐心脾两虚阴血内耗神不守舍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经行过多如注,带多黄臭,口气较重。病程较长,自1968年产后贫血,曾接触X射线及磷与毒气多年。中医诊断血虚肝旺,湿热下注,后转为脾肾不足,肝肾不足,温中调经,宁神益肾。舌脉见脉微弦,苔白略厚边赤,后转为脉细微弦,苔薄白边红,脉细,苔腻边尖赤,脉略虚,苔薄白腻质红,脉细苔薄边尖赤。望诊见舌苔白、厚、腻、边红,脉象微弦、细、虚、略虚。问诊见经期量多、带多黄臭、口气重、夜间溲频、受凉腹泻、腹隐痛、腰痛、寐欠安、看书即作。切诊见脉微弦、细、略虚。
经行过多血虚肝旺湿热下注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耳鸣2年,蝉鸣音不断,有时如机器轰鸣,耳中异物堵塞,闷胀不适,夜寐梦纷,纳食少,腰酸,性欲冷澹,尿频。舌质暗绛红,苔白。脉虚细数。既往病史有腔隙性脑梗死。中医辨证为耳鸣,属肾虚血瘀,后转为阴虚火旺。
耳鸣肾虚血瘀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头晕间断发作1个月。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头痛、胁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心烦易怒、纳差、失眠、二便短小。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辨证为肝气郁结,血虚生风。
肝气郁结血虚生风月经不调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子宫肌瘤3年。月经量中色鲜红,有血块,经行腰酸伴轻微腹痛。舌澹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症瘕(子宫肌瘤),证属气虚血瘀。舌边尖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脉细弦数。脉弦数。血压130/80mmHg。
子宫肌瘤气虚血瘀阴血不足脑失濡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中风后遗症,包括口眼㖞斜、右半身不遂、手指踡曲、足趾难伸。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风阳夹痰,血瘀阻络。舌偏澹、边瘀紫,苔薄腻,脉细弦。主要症状包括痰多、心悸少寐、血压偏高。病机为风阳夹痰上扰,经脉瘀阻。
中风后遗症风阳夹痰血瘀阻络痰多
查看详情 →
女31岁,主诉面部褐斑未退,经前乳胀,右侧口角溃破疼痛,口腔溃疡1年未发。脉濡弦。面色萎黄,舌苔薄黄。经前两乳作胀,右侧口角溃破疼痛,面部褐斑,口腔溃疡,腰膂酸痛,带下多,乳部结块,脉濡弦。
面部褐斑经前乳胀口腔溃疡右乳结块
查看详情 →
童某,55岁,头眩且晕,颈项牵强,头痛,眼花,失眠。肾阴不足,肝阳有余。肝体不足,肝用有余,木郁生风,风阳旋扰,阴亏血少。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肾阴不足肝阳有余风阳旋扰血虚生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主诉咳嗽咯血喘闷胸痛4个月,加重1个月。中医诊断肺积,证型阳虚寒凝,气血凝滞。望诊见面色皖白,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嗽咯血、胸痛、咳痰、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切诊见脉沉迟。病程4个月,属阳虚寒凝,气血凝滞之证。
肺积阳虚寒凝气血凝滞咳喘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耳鸣如蝉声,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失眠、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腰膝酸痛、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病程近一年。舌质尖红少津,舌尖边有瘀点,脉细数。诊断为肝肾阴虚,气虚血瘀。
耳鸣肝肾阴虚气虚血瘀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十载,因情绪波动而加重。主症为头痛头晕、耳鸣、左胸刺痛、眠差多梦、大便不成形。舌淡暗苔薄黄,舌下络脉青紫,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兼夹血瘀。
头痛阴虚阳亢血瘀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咳嗽有痰、胸闷心悸、夜寐欠安、眩晕。病程较长,曾患肺炎,心脏扩大。中医病名为心脾肺俱病、气虚血浊、气阴两虚、血少且浊。证型为气阴虚、肾阴虚、痰热、气虚血浊。病因病机为气阴不足、痰热内蕴、肝阳上亢、心脾肾俱虚。望诊见舌胖嫩苔白不厚、舌胖大色不鲜、舌红而不鲜、舌色红苔薄不匀。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嗽有痰、胸闷心悸、夜寐欠安、眩晕。切诊见脉弦滑而数、脉弦细滑数、脉弦而滑但不数、脉弦细滑而数、右寸小、关濡、尺细、左寸挺指而不耐重按、左寸小。
肺炎气阴虚痰热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高热五天,微微有汗,月经不期而来。舌苔粗腻淡黄,脉大且数。略有咳。秋温挟湿,蒸灼肺胃。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甚,彻夜无寐,心慌胆怯,妄言妄见,身热微汗。温邪内扰肝胆,症状幻变,虑其痉厥。热度仍高,舌苔黄腻未化,口味觉甜。胃热脾湿交蒸。身热蒸蒸,腹中攻胀,转矢气,不大便。舌黄腻,口甜。脉滑数。红疹白㾦密布。舌苔黄腻渐化。不大便。脉滑数。身热退清,午后轻微潮热。舌苔未净。温病后,大便不利。脉略数。温病瘥后,大便非导不下。食已消化不健。脉弦滑带数。温病后,诸恙皆安,唯苦大便难。面部足趾微肿,耳鸣目眩。病后虚象。耳鸣目肿,动则心跳。脉弦。面目微浮。
秋温挟湿温邪内扰肝胆湿热胃热脾湿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反复晕厥5年,加重1个月,每次昏迷约15分钟,伴抽搐、口吐白沫。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痫病,证型为风痰痹阻兼瘀阻脑络证。病机为痰浊内阻,风火触动,瘀血阻络,蒙蔽清窍。
痫病风痰痹阻瘀阻脑络心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夜不能寐,惊悸不宁,痰涎壅盛,胸闷脘痞。脉弦滑而数。中医病名属神志病,证型为肝气郁结,痰湿内盛,病因病机为情志郁结,痰湿壅滞,肝胆郁热,邪扰心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夜不能寐、惊悸、痰涎、胸闷、脘痞,切诊脉弦滑而数。
气分郁结痰湿内盛肝阳上亢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咳嗽、浮肿、肺有郁热、脾有积湿、胃失通降、纳谷欠香、咳呛不爽、大便不调、中后黄腻、濡滑、咳呛渐畅、腹胀较和、黄腻已化、薄净、咳呛渐瘥、纳谷不香、大便失调、腹中隐痛、乳蛾焮红作痛、红苔根腻中有裂痕、咳呛渐除、腹胀较舒、大便渐调、乳蛾焮红作痛亦减、根腻渐化、前半裂痕、质少滋润、弦滑、咳呛渐止、腹胀亦舒、大便虽已成形、自汗形寒频作、根腻、尖红微绛、弦滑微数、腹胀渐舒、便溏转为成形、面目四肢浮肿、退而未净、咳呛已稀、腻尖红、弦滑且数、便溏渐结、次数未减、咽喉焮红作痛较瘥、咳呛逐渐消失、根腻、舌质尖红、黄腻、弦滑且数、遍体浮肿渐退、咳呛亦降、便溏已结、面目四肢浮肿、退而未净、黄腻、弦滑且数
咳嗽浮肿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脚汗多,足大趾边缘、前掌等处发生多个跖疣,复发且数目增多。体征见双脚大趾内侧、二趾与三趾之间有30余个跖疣,大小不等,趾间腐白明显。平素易感冒。脉象细数,舌质澹红,苔少。诊断为正气虚亏,湿瘀互结,筋气不荣。
跖疣正气虚亏湿瘀互结筋气不荣
查看详情 →
女,34岁,心慌、胸闷3月余。心悸、胸闷、神疲乏力、头晕易惊、烦躁多寐、纳差、口干口苦、大便干结。面色无华,舌质暗、苔薄黄,脉细而结代。属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及火热内扰致病。
心律失常气血不足心失所养火热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月经量少5年,精神、情志异常3个月。病史提示月经量少始于1987年,色黑或暗红,无血块;1992年因工作紧张出现精神抑郁、悲泣、喜静怕扰、惊恐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脏躁、月经过少。辨证为肝郁痰阻,后转为气阴两虚,脏躁失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后转为舌暗红、苔根黄腻,脉沉细,最终舌红、边有小瘀点、苔薄黄,脉滑略弦。病机为痰瘀交阻,肝郁气滞,脏阴失养。
脏躁月经过少气阴两虚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