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性,主诉经期后期,每45~70天一行,近来经期提前,伴痛经、乳胀、腰酸、溲频、量少偏红、白带多、大便间日。舌脉示脉细,苔薄边红。诊断为肝郁气滞,化火下迫。舌象边红,脉细。经期尚准,量显增,腹痛坠,腰酸。舌脉示脉细,苔薄。诊断为肝阴不足,肺火内盛。舌脉示脉细微弦,苔薄。诊断为理气调经。舌脉示脉细,苔薄。诊断为益肾舒络,参理气疏通。舌脉示脉细,苔薄腻。诊断为益肾助阳。舌脉示脉细,苔薄质红。诊断为和理,防孕待察。舌脉示脉微弦滑,苔薄白。
经量减少肝郁气滞血行受阻经前乳胀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月经错后,色紫夹血块,量少,小腹胀痛,腰酸,小腹寒冷,性欲淡漠,面色黯而不华,舌苔薄腻有瘀斑,脉沉细。证属阳虚宫寒、血瘀阻滞胞络。
经量减少不孕症阳虚宫寒血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月经量大、白带多、痛经、低热。病程近4个月。中医诊断湿热蕴结。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舌苔厚腻或薄黄腻,脉濡或沉细。检查示白带霉菌、脓细胞,盆腔炎症,左卵巢囊肿,体温37.3℃。病因为湿热蕴结,病机为湿热内蕴,瘀阻胞宫。
经量减少湿热蕴结盆腔炎症低热不退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阴毛脱落、性欲消失1年余,头晕目眩、耳鸣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溲黄便干,阴道干涩,经来量少。形体消瘦,乳房萎缩,舌质红、苔薄少,脉细弦略数。中医诊断为肝肾虚损,精血内亏。
经量减少肝肾虚损精血内亏阴毛脱落
查看详情 →
女,36岁,周身怕冷1年余,加重2月。舌质暗红,脉沉滑,90次/分。寒湿内阻,气滞血瘀。周身怕冷,下肢冷,月经后期,经量少,经前腹痛,腰酸,疲劳,食后泛酸嗝气腹胀,便秘,口溃。腹部按压上腹部有抵抗感。既往雄激素增高,有高血压家族史。
经量减少周身怕冷气滞血瘀经前乳胀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右下腹抽痛,腰骶酸楚,经前尤甚,月经周期不调,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带下频频,色黄有腥秽气。舌质红,舌尖有紫点,舌苔薄黄根腻,脉弦。妇科检查示宫颈中度糜烂,子宫活动差,右后穹隆有条索状物,抬举痛。诊断为继发性不孕,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辨证为湿热下注,胞脉瘀阻。
经量减少输卵管梗阻慢性盆腔炎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发现子宫肌瘤4年,月经先期,经血量多色红夹块,身疲乏力,腰酸腹胀,口干乏液。脉细弦带数,舌暗偏红边有瘀紫,苔腻少津。中医病名癥瘕,证型肾虚肝旺,病因病机肾虚肝旺,胞宫瘀积。望诊舌暗偏红,边有瘀紫;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经血量多、腰酸腹胀、口干;切诊脉细弦带数。
经量减少子宫肌瘤月经先期腰酸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月经周期、经期规则,经前乳胀,无痛经,有自然流产史。腰酸,四肢畏寒,夜寐多梦、易醒,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滑胎—脾肾虚弱证。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舌暗红、边有齿痕,脉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脾肾虚弱,气血不足,冲任不固。
经量减少复发性流产脾肾虚弱夜寐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婚后5年未孕。月经周期不规则,经量少,色黯,经前乳胀,腰酸痛,尿清长,四肢不温,纳差,白带多。面色萎黄,有暗斑,舌澹苔白,脉沉细而弱。中医诊断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气血不足。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澹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月经不调、腰酸、畏寒、纳差、白带多。切诊见脉沉细而弱。
经量减少原发性不孕症脾肾阳虚黄体功能差
查看详情 →
女,40岁,经来量少,面部黄褐斑,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脾肺虚,肝气郁结。舌质暗,苔薄白,脉弦。心烦易怒,经前乳房胀痛,腰小腹胀痛,食欲减少,四肢乏力。
经量减少肝气郁结肺气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月经逾期量少,少腹刺痛,经前乳胀,烦躁易怒,苔薄根稍厚,尖偏红,脉略沉细。中医病名不孕症,证型肾虚肝郁,络道欠畅。望诊舌尖偏红,苔薄根稍厚;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月经异常、烦躁易怒、经前症状;切诊脉略沉细。
经量减少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肝郁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带下色黄腥秽,右下腹隐痛,腰骶酸楚,月经周期不调,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胞宫伏热,瘀湿内阻。舌红舌尖有紫点,苔薄黄根腻,脉弦。
经量减少胞宫伏热瘀湿内阻带下色黄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期延长,面色不华,夜寐欠佳,大便溏薄,阴道分泌物少,交合疼痛,性欲低下,基础体温双相不典型。舌澹胖,苔薄白,脉沉。证属脾虚气弱,复伤气血冲任,导致肝肾不足。
经量减少肝肾不足脾虚气弱经期延长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婚后6年未孕,经期错后,量少色澹,小腹冷痛,手足不温,经行前后腰腿疼痛,精神萎靡。舌淡苔水滑,脉沉细而迟。证属肾阳虚衰,宫冷不孕。
经量减少不孕肾阳虚衰宫冷
查看详情 →
女,29岁,月经推后3年,未避孕未孕2年。形体肥胖,乏力,腰酸,四肢沉重,月经延后,经量较少,色暗红,经行腹痛,睡眠较差。舌暗红,苔白腻,脉涩。中医诊断:不孕症,证属气虚血瘀,痰湿内阻。妇科超声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性激素检查示LH升高,PRL升高,睾酮升高。
经量减少不孕症气虚血瘀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女,35岁,胁下痞满肿痛,头晕耳鸣,腰酸,月汛参差,经量少而色鲜,带下缠绵色白质黏稠,少腹隐痛得按稍缓,神疲肢软,时有衄血,弦细数脉,薄黄糙舌,肝阴不足,瘀血不去,肝肾精血亏虚,冲任不足,虚火上扰,络损衄血
经量减少肝阴不足瘀血不去冲任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后期伴经量渐少7个周期,月经周期39天,经行6~7天,量少色暗,伴痛经、腰酸,无血块。舌暗、苔白腻,脉细滑。彩超示双卵巢多囊样变。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痰浊阻滞型。症状包括体重增加、多汗、怕冷、头晕、纳可、眠差、夜尿1次、大便质烂。舌暗红、苔白微腻,脉细滑。
经量减少月经后期脾肾两虚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婚后六年未孕,二年前因情绪不畅致闭经伴排卵障碍。面色晦暗,形神消索,胸胁作胀,少腹刺痛,大便数日一行,噫嗳频频,健忘,心烦焦虑。舌边瘀点,舌下青筋怒张。脉沉涩不畅。病由气滞积瘀,素禀肾虚肝郁之体。
经量减少闭经肾虚肝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腰骶酸痛下坠,俯仰不利,畏寒,下肢乏力,经量减少,色暗,3天即净。病程3年。中医病名:腰痛。证型:肾气虚损,督脉受损。病因病机:流产后房事不慎,肾气耗损,督脉受伤,兼夹外感寒邪。望诊:舌质尚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腰骶酸痛、畏寒、下肢乏力、经量减少、色暗。切诊:尺脉沉细。
经量减少肾气耗损冲任受损腰骶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头昏头晕、全身无力、失眠、腰酸膝软、月经后推、经量减少,病程半年余。面色苍白,唇舌指甲澹白,精神萎靡,脉沉细而弱,舌质胖嫩澹,舌尖有红刺,舌苔澹薄白。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
经量减少气血两虚头昏头晕全身无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