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某,39岁,胃脘部痞胀隐痛,痛引两胁,嗳气频作,不思饮食,病程3载,诱因精神刺激或情志抑郁。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病名肝气犯胃,证型肝气犯胃,木横克土,肝胃不和。望诊舌质澹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胃脘痞胀、痛引两胁、嗳气、不思饮食,切诊脉弦细。
胃脘痞胀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胁痛嗳气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脘痞胀5年余,加重3月。主症为胃脘痞胀,食后尤甚,嗳气频多,食欲不振,精神不振,神倦乏力,大便溏。面色萎黄,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肝郁气滞,胃气不和。胃下垂,胃窦部炎症,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程与情志不畅有关。
胃脘痞胀胃下垂肝郁气滞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诉胃脘胀满,劳累后加重,病程1年。舌质澹红,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中医诊断为胃脘痞胀,证属肝郁克脾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影响脾运,致中焦气机阻滞。
胃脘痞胀肝郁克脾证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胃脘痞胀疼痛2年余,嗳气矢气为快,食后加重,脘腹辘辘有声,时泛清涎。脾阳失运,痰饮中阻,升降失和。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沉迟。
胃脘痞胀脾阳失运痰饮中阻升降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胃脘痞胀,夜间加重,偶有隐痛,饮食减少,两太阳穴胀痛,四肢酸软,大便溏稀,日行1至2次,小便黄,右上腹压痛。脉弦缓,苔白略厚。病机为肝木犯胃。
胃脘痞胀肝木犯胃脾虚湿困大便溏稀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脘痞胀不舒反复发作2年余,近3月加重。舌苔薄,脉质淡,脉弦细。诊断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脾病及肝,肝郁失疏,肝脾失和。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HP(+),现因情绪抑郁、劳累诱发症状加重,伴口干、纳少、大便烂、肢懈头晕。
胃脘痞胀肝郁失疏脾病及肝气血生化乏源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胃胀、泛酸、精力不支1年余。饮食不规律、饮酒诱发。舌质澹红,色暗滞,苔薄白,脉细缓。诊断为胃脘痞胀,属脾胃虚弱证。病因病机为工作繁忙、劳累、饮酒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不健。
胃脘痞胀脾胃虚弱精力不支泛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胃脘部胀满不舒,近日加重。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肝失疏泄条达之证。主要症状包括胃脘部气攻冲不定,连及后背,板硬不舒,胸膈满闷,嗳气则舒,心悸气短,眠差,便溏。舌苔薄腻,脉弦。
胃脘痞胀肝失疏泄气机紊乱胸膈满闷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胃脘痞胀4年,伴恶心欲呕,食后加重,便溏。舌质澹红,苔厚白腻,脉濡。湿浊中阻,气机壅塞,运化失常。
胃脘痞胀十二指肠溃疡湿浊中阻气机壅塞
查看详情 →
男,46岁。胃脘胀满多年,午后加重。胃脘胀满,夜间口苦,中午口黏腻,纳量可,多纳则胀甚,喜热恶寒,得温则舒,易打嗝,大便成形,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厚,脉弦略数有力。辨证为脾虚气滞,中焦寒热错杂。
胃脘痞胀脾虚气滞中焦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胃脘胀满3年余。胃脘胀满,嗳气多,食后胀满加重,大便不畅,质溏。舌澹红,苔薄黄。脉缓。胃脘痞胀(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气滞证。
胃脘痞胀肝胃不和气滞证胃胀
查看详情 →
李某,男,36岁,腹痛已半天,胃脘胀痛、腹痛渐剧、下利稀水,精神萎靡,形容消瘦,腹部凹陷,舌澹红苔白滑,脉象缓弱。湿热秽浊郁伏,饮食生冷,停滞中焦,气滞不通,脾阳不升、胃气不降,湿热内蕴。中医诊断为饮食停滞腹痛。
胃脘痞胀饮食停滞湿热内蕴脾阳不升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