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肾阳虚

患者65岁,女性。浮肿二周。口中黏,饱食则心痛,饮食油腻则腹胀,喜热饮食,眠差梦多,便少不爽、尿少。舌暗澹,苔少,脉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虚滞,中州失运。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水湿上泛,脾阳不足,运化功能低下。
水肿脾虚失运脾阳不足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发热,面目肌肤黄染加深,鼻衄,恶心呕吐,腹部胀满,烦躁不安,呻吟谵语,小便少而黄,黑色柏油样大便。慢性病容,消瘦,面色晦暗,白睛、肌肤黄染,舌质绛有瘀斑,苔浊腻微黄,脉弦细无力略数。神志时昏时醒,答非所问,呼吸声粗且促,肝臭气味,肌肤干凉,弹性差。腹水征,脾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指数升高。湿热蕴蒸,湿重于热,上扰神明。肝性脑病。
肾阳虚肝性脑病湿热蕴蒸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2岁,主诉半月前夜尿中断,伴尿痛、血尿、恶寒。体温38.5℃,右肾区叩击痛(+),尿常规示白细胞(+),血常规示贫血。舌质澹,苔白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少太两感,水道不利。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寒邪直中少阴,肾阳不足,寒邪入中,致腰痛、头痛、尿频灼热。四诊见舌质澹,苔白薄腻,脉沉细。
肾阳虚泌尿系感染寒邪直中表邪未解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2岁。尿频灼热半月,加重伴发热腰痛一天。腰痛如折,得热则舒,头痛连及右项部,不能自转侧,纳差疲乏。舌质淡,苔白薄腻,脉沉细。中医病名:淋证。证型:太少两感,水道不利。病因病机:素体阳虚,寒邪直中少阴,肾阳不足,寒邪入中,外邪侵袭,足太阳膀胱腑不能气化。望诊:舌质淡,苔白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尿频灼热,发热恶寒,腰痛如折,头痛连及右项部,不能自转侧,纳差疲乏。切诊:脉沉细。
泌尿系感染淋证阳虚寒邪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胸痛、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劳累后易诱发。舌嫩红,舌质暗,苔中黄,脉细弦,结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嫩红、暗、中黄,脉细弦、结脉。
肾阳虚冠心病心气不足气滞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大便溏稀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泄泻。证型脾肾阳虚,湿邪内蕴。病因病机脾阳不振,命火不足,运化无权,湿浊内盛。面色少华,舌质澹白,边有紫齿痕,舌苔薄腻,两脉均细。
脾肾阳虚湿邪内蕴霉菌性结肠炎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反复咳嗽气短,不能平卧5年,加重1个月。胸闷气短,被迫右侧卧位,不能平卧,咳嗽咳少量白痰,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不起。肝病面容,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肝掌,右肺呼吸音消失,腹水征阳性。舌质澹,苔薄白,脉沉。中医病名属悬饮,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停聚,上凌心肺。望诊见肝病面容、肝掌,舌象质澹、苔薄白,脉象沉。
脾肾阳虚脾阳不振悬饮肝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右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伴灼热疼痛5年余。右眼翼状胬肉术后,视力下降加重。舌澹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视瞻昏渺,证属肝肾不足,痰瘀内阻。病机为肝肾两虚,虚热内生,痰瘀阻络。眼底黄斑区丝绸样反光,中心凹光反射消失,拱环小血管弯曲。左眼晶体密度增高,其余未见异常。
视瞻昏渺肝肾不足痰瘀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