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冷+高血压

患者62岁,女性。主诉胸闷痛憋气2年,加重1个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现症见头晕痛、心空悬、背冷身冷、吐大量白痰、疲倦无力、目不喜睁、常突然汗出。舌象未提及,脉弦而拘紧,弦主肝,拘紧为寒。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肝寒而痉,饮泛血瘀。病机为肝阳馁弱,肝经寒逆,致胸闷憋气、头晕痛、畏寒身冷。
胸痹肝寒饮泛血瘀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双下肢怕冷10余年,双足背冷甚,腰部及下肢怕冷,口干口苦,尿黄,便溏,舌红苔薄,脉弦。气机郁滞,血虚寒厥,肾阳虚,上热下寒。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小弦、沉细、细数、细。
气机郁滞血虚寒厥肾阳虚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杨某,75岁,主诉咳喘痰鸣,遇寒加重,咳痰色白多沫,怕冷,胸背冷甚,舌苔薄黄微腻,舌质暗紫,脉细滑,间有不调。中医病名陈寒伏饮,证型肺失宣畅。望诊舌质暗紫,苔薄黄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咳痰色白多沫,怕冷,胸背冷甚。切诊脉细滑,间有不调。
咳喘痰鸣陈寒伏饮肺失宣畅肺寒久咳
查看详情 →
患者86岁,男性。主诉心前区、后背冷1年余。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病史十余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4枚。现症见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后背冷、汗出、乏力。舌质淡,舌体稍胖大,苔白滑,脉弦。中医诊断胸痹(心脾阳虚)。
胸痹心脾阳虚心悸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高血压病7年,舌苔发黑1个月。高血压病,湿浊蕴结、寒热错杂。舌质略澹,舌苔中部从前至后色黑略干,午后更甚,口略干,时略苦。面色略萎黄,脉沉细弱。病程7年,伴有冬日背冷、心前区冷痛、双足长期入冬即冷。
高血压病湿浊蕴结虚寒凝滞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失眠、多梦、阵发心前区刺痛、胸背刺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手足青紫、昏迷。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舌色青紫,舌澹苔白多津,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阴寒内盛,胸阳不振。
失眠胸痹阴寒内盛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反复咳喘20余年,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5年。主症为咳喘、痰多、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畏冷、四肢冰冷、纳差、腹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面色无华,口唇、爪甲紫绀,杵状指,三凹征阳性,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上肺过清音,双下肺浊音,肝大,肝颈回流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暗有瘀斑,苔白厚腻,脉促。中医辨证为肺阳虚证,兼阳虚水泛。
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阳虚证阳虚水泛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左侧肢体偏瘫8个月,伴头晕、乏力、肢体水肿、怕冷、失眠。慢性病容,舌边尖红,薄白苔,脉左小于右,关弦大,尺沉弱。中医诊断中风偏瘫,证型为肝肾阴虚、阴虚血瘀、痰瘀阻络。病机为气虚、阴亏、肝风、痰阻、血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
中风偏瘫肝肾阴虚痰瘀阻络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失眠、多梦、阵发心前区刺痛、胸背刺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手足青紫、昏迷。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阴寒内盛,胸阳不振。舌象青紫,舌淡、苔白多津,脉沉细。病程中表现为背冷恶寒,汗出不止,发凉。
胸痹心肌梗死阴寒内盛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头晕、耳闭塞、左半身不遂、左手不能端碗、生活不能自理、神志呆痴、食纳差、眩晕半月。中医诊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舌红苔白腻,脉沉弦。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脉络瘀阻,火升风动,气血并于上,络破血溢,经脉阻塞。
背冷痛脑梗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54岁 男性 主诉高血压病 腰酸颇甚 后背冷感 间有汗出 偶觉血腥之味 舌质尖红 苔薄白 脉细弦 中医病名高血压病 证型肾阴阳两虚 兼有肝火稍旺 病因病机肾阴阳两虚 临床表现腰酸颇甚 后背冷感 间有汗出 偶觉血腥之味 二便自调 有肾结石病史
高血压肾阴阳虚肝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反复发作10年,加重10天。病程10年。中医病名风眩,证型气血不足,虚阳上亢。病因病机肝肾气血不足,虚阳上亢。舌象苔薄质嫩淡红,脉象脉细弦。症状包括头昏头痛、面热、乏力、夜寐早醒、背冷、易感冒、右耳作鸣、月经先期量多。
高血压肝肾不足虚阳上亢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主诉胸闷痛、刺痛反复发作17年,加重并下肢浮肿13天。胸闷心悸,时作刺痛,双下肢浮肿,午后为甚,背冷,口干不苦,纳食减少。舌质淡紫而胖,苔白滑,脉弦滑。中医诊断证属瘀阻饮停。瘀血阻滞胸络,心络瘀阻,饮自内生,痹阻胸阳,致胸闷心悸,下肢浮肿,背冷。舌质淡紫而胖、苔白滑、脉弦滑为瘀血、痰饮为患之征。
胸痹瘀阻饮停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