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升降失司

女,52岁,肾病综合征Ⅱ型,双下肢高度浮肿,恶心呕吐,纳差乏力,小便量少,口干不欲饮,有口臭,舌胖,苔薄黄腻,脉沉濡略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6.8克,血浆白蛋白1.8克,总胆固醇410.2mg%。湿困脾土,脾不制水,脾胃升降失司,分清泌浊无权。
脾胃升降失司肾病综合征湿困脾土脾不制水
查看详情 →
男性,52岁,双下肢水肿,尿蛋白(+++),肌酐272μmol/L,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眠差,小便夹泡沫,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慢性肾衰,脾肾气虚,湿浊瘀阻。面色萎黄,舌淡暗,苔白腻,脉弦。
脾胃升降失司糖尿病肾病脾肾气虚湿浊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便泄溏薄,肠鸣作响,纳下呕吐,胸痞不舒,便泄已减,腹痛未止,胸痞泛恶,烦躁不安,神疲嗜卧,身热形寒,纳下呕吐,腹痛不和,便解不畅,呕吐已止,腹痛亦除,身热较淡。脉弦,舌腻或厚。中医诊断为中焦不和,脾胃升降失司,邪湿互阻,气分不宣,邪积互阻,邪积未清。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肠胃。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腻、厚,脉弦,症状以吐泻、腹痛、胸痞、烦躁为主。
脾胃升降失司吐泻并作湿热内蕴邪湿互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诉呕吐、腹泻、小便减少、腹部膨胀、黄疸。病程约两周。中医病名属肾功能衰竭,证型为湿浊内阻,蕴结化热,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化不行。望诊见巩膜及全身发黄,苔厚腻而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气急,不能平卧,烦躁不安,胃脘痞满,干呕不止,饮食不进,小便点滴不下,大便不通,腹部膨胀。切诊见脉弦数。
脾胃升降失司急性肾功能衰竭湿浊内阻蕴结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主诉咽中梗塞,胃中嘈杂,有饥饿感,胃脘痞闷,纳食增则腹泻,大便溏薄不爽,小便色黄灼痛,思多失眠,食后多寐,白昼头昏如蒙,夜深清醒。舌质红微暗,舌苔腻,舌中及根部黄厚。脉弦滑细数。中医诊断湿阻,证属湿阻热郁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脾胃升降失司湿阻热郁中焦湿热交炽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男,63岁,腹胀0.5年余,餐前餐后均胀。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司。面色萎黄,舌苔薄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滑。腹胀,口苦,便秘,大便3日1次,小便正常。
脾胃升降失司腹胀便秘湿热中阻
查看详情 →
女,40余岁,大便闭结、腹胀、食减、便闭三天、不矢气、腹痛加剧、恶心欲呕。面黄体弱,语音低微,腹部有硬块、拘急、触痛。脉沉而有力。食积阻肠、脾胃升降失司。
脾胃升降失司食积阻肠腹胀便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发热、遍体疼痛无汗、呕吐3次、腹泻5次。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外感寒邪,内伤生冷,表里俱病。望诊见舌质红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精神急躁,咽红,扁桃体不大,切诊脉象浮数。
脾胃升降失司中暑寒湿困脾表里俱病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呃逆反复发作5年,夜不成寐,呃则即醒,饥不能食,呃则欲呕,食欲不振,呕吐,神疲乏力,大便时溏。舌质暗,舌下静脉紫,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血瘀,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不降而逆。
脾胃升降失司呃逆气虚血瘀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咽喉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伴食管嘈杂吞酸、口苦、恶心、心烦、失眠、纳呆、大便干。舌苔薄白微腻,舌质黯红,脉小弦。中医诊断为脾胃升降失司。
脾胃升降失司咽喉不利食管嘈杂吞酸口苦
查看详情 →
王某,女。脘腹阵痛,吐泻交作,得食即翻,不能取嚏,形寒头痛。脉浮滑,苔糙腻。表分受寒,湿邪阻遏中气,脾胃升降失司,表里三焦均失宣通。
脾胃升降失司湿邪阻遏中气表分受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头痛寒热,肠鸣彻痛,喜温按,便溲长。舌澹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寒外束,寒克中焦。病因病机为风寒外袭,内犯中土,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
脾胃升降失司头痛寒热肠鸣彻痛风寒外束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主诉喝水后呕恶欲吐,脐周疼痛,纳差,喜嗳气。面色少华,目眶发青,腹部胀满,按之柔软。舌澹红,苔白微腻。脉弦缓。证属脾胃虚弱,肝气犯胃致胃失和降。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病因病机为脾胃虚损,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脾胃升降失司脾胃虚弱肝气犯胃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范某,56岁,胁痛腹胀,胸闷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头身重痛,夜间低热,小便黄,大便稀溏。湿温。湿热阻滞,脾胃升降失司,气机郁滞,胸阳闭阻。舌苔白腻微黄,脉弦细而濡数,面色萎黄,两足疼痛,行走不便。
脾胃升降失司胁痛腹胀胸阳闭阻湿热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积聚心下脐上,夏秋必发,症状为胀满,伴牙痛频仍、头常发晕,月经因虚为热而趱前。诊断为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为于中伤,病机为厥阴气火。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详述。
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中伤厥阴气火
查看详情 →
高某,怀孕六月有余,阳明胃经司胎,胃气薄弱,脾土不固,胎元不固,三胎半产,胸痞便溏,刻诊脉滑数至尺,左脉动甚,诊断为脾胃升降失司,防其胎堕。
脾胃升降失司胎元不固脾土不固胃气薄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慢性泄泻30年,大便成煳状,日行1~3次,伴胃脘不适、腹胀肠鸣、不思饮食。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证属寒热湿侵及胃肠、脾胃升降失司。望诊见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泄泻、胃脘不适、腹胀肠鸣、不思饮食;切诊见脉细。
脾胃升降失司慢性结肠炎寒热湿侵湿涩互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后颈部疼痛、头昏时作2个月。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头痛、眩晕。证型肝旺血滞、肝旺痰阻。病因病机为长期低头伏案致脉道不充,血不养肝、肝阳偏亢,痰浊内蕴,脾胃升降失司。舌象苔薄白,脉象脉弦滑。
脾胃升降失司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旺血滞
查看详情 →
脘痞作痛,脾胃升降失司,痰气郁于中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主诉为脘痞作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痰气阻滞,病因病机为痰气郁于中州。
脾胃升降失司脘痞作痛痰气郁积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患者,主诉面目浮肿、尿量减少,病程4天。中医诊断为疮毒内归,证属风水相搏,肺失通调,脾失转输。望诊未提及,舌澹红,苔薄黄。脉小滑。尿蛋白阳性,红细胞及白细胞增多,颗粒管型及白细胞管型存在。病机为疮毒内归,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司,脾肾两虚,水谷精微夹湿热下注。
脾胃升降失司急性肾炎疮毒内归风水相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