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女性 反复头痛头胀5年 又发伴颈肩拘急感半月 舌质红 苔薄白 脉细弦 头痛(肝阳头痛夹瘀) 胃脘痛(气滞血瘀) 肝阳偏亢 上冒巅顶 颈肩筋脉失养 血行欠畅 脾运失健 气机不利 脘胀作痛
高血压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胃炎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手抖,伴胸闷气短、心前区压痛。高血压病史10余年。舌胖质暗苔白,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兼有血瘀风动。
高血压肝阳上亢血瘀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胸闷痛一年,伴头晕、头痛、气短、口干、口苦、畏热、喜凉。舌胖暗苔黄腻,脉弦数有促象。中医诊断为胸痹、头痛,证属阴虚阳亢、血瘀、痰浊。辨证见舌胖暗苔黄腻,脉弦数有促,头晕、头痛、口干、口苦、畏热、喜凉,血压144/100毫米汞柱。二诊舌胖暗苔黄白,脉弦滑有促,血压130/90毫米汞柱。三诊舌胖暗苔薄黄,脉弦滑,血压130/90毫米汞柱。
高血压肝阳上亢血瘀冠心病
查看详情 →
48岁,声音嘶哑,头晕心悸,胸闷痰多,心烦易怒,夜寐欠佳,舌黯红有瘀斑,苔薄腻,脉弦细,气滞血瘀,痰浊上蒙,瘿瘤,痰浊阻络,瘀毒内蕴证,病位在肝。
气滞血瘀肝阳上亢甲状腺癌痰浊上蒙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症包括头晕目眩、时而晕倒、耳鸣耳塞、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胸闷憋胀向肩臂放射、短气心悸。中医病名属晕厥、胸痹,证型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独亢、气机不畅、心脉痹阻。望诊见面色红赤,舌质澹红、舌尖有黯点,舌苔白薄。闻诊声大气粗。问诊提示自幼嗜酒、形体肥胖。切诊脉弦硬,参差不齐。血压190/120mmHg。
高血压气滞血瘀肝阳上亢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头痛项强,胸闷痛,每日发作2~3次,工作紧张时睡眠差,大便干。病程高血压10年余,心绞痛3年。舌胖暗苔白,脉沉弦。诊断阴虚阳亢,气滞血瘀。
高血压气滞血瘀气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耳鸣10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0年,血压波动于160-140/100-90mmHg。现症见头晕、头痛、耳鸣,面部潮红,急躁易怒,肢体发麻,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气滞血瘀。
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眩晕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自觉头晕、头痛、手抖,有时胸闷气短或心前区压痛。病程10余年。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气滞血瘀。舌胖质暗苔白,脉沉细弦。血压170/120毫米汞柱。舌质暗胖苔薄白,脉沉细弦。血压150/100毫米汞柱。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弦。血压140/90毫米汞柱。
高血压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双目失明、听力下降,病程6年。中医病名为双目失明、两耳失聪,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风阳上扰,气滞血瘀。面容憔悴,视力左眼0.02,右眼0.03,口渴咽干,腰膝酸软,久立则腰痛,神疲肢倦,恶风易出汗,胃纳欠佳,血压偏高。脉象弦数,舌质紫黯,苔薄少津。
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病毒性视神经萎缩神经性耳聋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高血压病史20余年,常见头晕、头痛,心中悸动不安。近1月头痛眩晕加重,兼见目赤烦躁、大便干结,血压波动较大,压差明显。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为眩晕(高血压病),证型为肝火上炎。
高血压肝火上炎头痛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高血压伴心前区发作性疼痛7年。现症见心前区疼痛串及后背,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后背畏冷,双手发麻,腰痛膝软,口干不思饮,大便偏干。体征示血压20/12kPa,舌暗红,脉沉弦,脉律不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阴阳两虚,心血瘀阻,肝阳上亢。望诊见舌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沉弦,脉律不整。
气滞血瘀肝阳上亢心血瘀阻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双目失明、听力下降,病程6年。中医病名包括双目失明、两耳失聪、高血压病。证型为肝阳上亢型。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风阳上扰,气滞血瘀。望诊见面色憔悴,舌质紫暗,苔薄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渴咽干,腰膝酸软,神疲肢倦,恶风易出汗,胃纳欠振,血压偏高。切诊见脉象弦数。
肝阳上亢气滞血瘀双目失明两耳失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