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
中医病名:眩晕
证型:肝阳上亢
病因病机:肝阳上亢,风火相搏
望诊:未提及
闻诊:未提及
问诊:头晕目眩
切诊:未提及
头晕目眩肝火上炎肝阳上亢风动
查看详情 →
女,18岁,月经量多,色暗红,有血块,小腹作痛,纳差,面色光白,眼睑浮肿,舌澹红,苔白腻,脉沉细。证属脾气虚,脾不统血,血失统摄。
功能性子宫出血脾不统血血失统摄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6岁。胃脘胀痛,纳呆,恶心,大便色褐,隐血试验阳性。脾虚不能摄血,食滞中阻,气郁血瘀。脉小弦,舌薄。胃体癌,胃体下部后壁小弯侧癌灶。病程自1982年12月起,至1991年3月去世,共8年余。
胃癌脾虚食滞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为消谷善饥,病程2年余。中医病名为消谷善饥,证型为脾热证。病因病机为嗜食高粱厚味,积热内蕴,胃火独旺。舌红,无苔,脉微弦。复诊时舌红少苔,脉弦。
消谷善饥脾胃郁热肾水不足热盛伤阴
查看详情 →
女,血热妄行,经来即频,咳血,脉大而数,两关尤盛。血热妄行,脉大而数,两关尤盛。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大而数,两关尤盛。
血热妄行经来频发咳血脉大数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咳嗽日久,痰血时见,夜间加重,日哺潮热,舌红苔净,脉滑。阴虚火旺,痰热内蕴,肺失清肃。舌红苔净,脉滑。
肺失清肃阴虚火旺痰热内蕴阴津亏损
查看详情 →
男,61岁,眩晕、心悸加重1周,病程1周。眩晕、目眩、心悸、寐差、大便略干、偶有衄血。舌苔薄腻,脉细弦。血压170/100mmHg。肝阳偏亢,心神不宁。
眩晕心悸肝阳上亢肝胆实火
查看详情 →
周左胃痛不时举发,晨起稍安,入暮益甚。浊饮内阻。胃痛。寒饮中阻证。寒饮内停,中阳不运。面色苍白,舌苔白腻。声音低微。脉沉迟。
胃痛浊饮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反复咯血4年,今年6月再次发作,日咯鲜红血液,量渐增。胸闷气紧,偶有咳嗽,汗出口渴,痰黄稠,大便微结,小便短黄。舌苔薄黄,脉滑数。中医诊断肺热咯血。
咯血肺热胸闷气紧咳嗽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患者,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出血、咳嗽气喘、双下肢水肿。舌质红少苔,脉细。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舌澹红苔薄白,脉滑弦。舌质嫩苔少,脉滑数。舌澹苔薄黄,脉细滑。舌红苔薄黄,脉滑弦。病程长期,伴有高血压、哮喘病史。
宫颈癌肝肾阴虚痰瘀互结气喘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腰痛8个月,腿膝无力,活动后加重。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中医辨证为阴虚血热。西医诊断IgA肾病。尿常规示红细胞+++,蛋白-。
IgA肾病阴虚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双下肢紫癜1周。双下肢紫癜呈对称性,渐融合成片,下肢稍肿,微恶风寒,咽痛口渴,尿蛋白(+),潜血(+++),红细胞32/HP,血小板214×10/L。舌红,苔薄黄。中医诊断血证(紫癜),辨证风热博结,灼伤血络。舌红,苔薄黄,脉象未提及。
紫癜性肾炎风热博结血热尿血
查看详情 →
女,22岁。月经淋漓不断,小腹隐痛,病程4月,日渐消瘦,面色苍白,精神萎顿,心悸气短,月经颜色极淡。中医病名:月经淋漓。证型:冲任不固。病因病机:气血亏虚,冲任失摄。望诊:面色苍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月经异常、消瘦、精神萎顿、心悸气短。切诊:无脉象描述。
月经不调气血两虚脾虚
查看详情 →
孕经四月余,心胃炽盛,肺气不和,久吐伤中,胎嗽,入夜咳甚,痰涎壅盛,音哑,胸痛,痰中带血,口渴喜饮。舌绛苔白,脉滑实而数。肺胃不和,心热盛,痰火壅肺。面色无华,舌绛苔白,脉滑数。胸痛,痰涎壅盛,音哑,口渴。脉滑实而数。
胎嗽心热肺胃不和痰中带血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1岁。头痛、头晕、精神不振、嗜睡、两眼球胀痛、颈项强直、胸闷痛、心界稍扩张。血压偏高,范围在(180~210)/(110~130)mmHg。蛛网膜下腔出血。阴虚阳亢,风火上扰,迫血妄行。属“中腑”的“阳闭”之候。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弦数。脑嵴液检查呈粉红色,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
蛛网膜下腔出血阴虚阳亢风火上扰迫血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黄疸病,伴有呕吐、恶心,面目尽黄,便溏夹血,病程一个月。脾虚导致运化失职,胃腑湿热薰蒸,浊气不下,上泛作恶,胆液泄越上侵,霉为面目尽黄。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濡缓。
黄疸病脾虚湿热胃寒谷消便溏夹血
查看详情 →
6个月女婴,全身紫癜及口腔出血,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提及,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血热出血。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声音与气味未述。问诊提示出血症状及病史。脉象未提。
血热出血血小板减少紫瘢贫血
查看详情 →
经血淋漓三月不已,血块颇多。脉数大尚不甚弦。湿热素重,乘血分而迫之下行。脉大而伏数。崩已较止,带下尚多,近两日发寒热。
经漏湿热下注血瘀寒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诉血小板减少5年,紫斑频发,近因劳累紫癜增多,身无力,夜寐差,怕热,皮肤出血难止。舌苔稍白,脉沉细弦缓。中医病名血小板减少,证型阴虚内热,病机伤及血络,劳伤气血加重。
血小板减少阴虚内热紫癜增多身无力
查看详情 →
女,48岁,经事淋漓多日,腹胀隐痛,腰酸。月经不调,气不摄血,中气下陷,血热妄行。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细。腹痛,胃纳不香,寐欠酣,头胀不清。脉沉细,舌淡。
经漏中气下陷肝郁气滞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