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冠心病、心动过缓、彻夜不眠、心悸自汗、气急、咳嗽痰黏、形寒怯冷、时或潮热,舌苔薄腻中剥,脉沉细,病性为气血虚,心肺脾肾虚实夹杂
冠心病气短心肺脾肾虚实夹杂心动过缓
查看详情 →
高某,59岁,胸闷憋气、坐卧不宁1年余,胸前区堵闷钝痛、背部放射痛,夜间尤重,心悸、气短、汗多,脘腹胀满隐痛、嗳气吞酸,焦虑多疑,易怒。舌暗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郁病,脏躁,证属气郁不畅、阴阳失调。
气短郁病脏躁气郁不畅
查看详情 →
男,67岁,心悸、气短、胸憋、喘促2年余,加重1个月。喘证,心肺气虚,血瘀水停。面色浮肿,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双肺底湿性罗音,肝脏肿大伴压痛,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脉象未提及。
气短喘证心肺气虚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2岁,女性。主诉活动后气喘、咳嗽、咯稀白痰、心慌、头昏、乏力、口干、纳少、大便干、小便量少次频、夜寐欠安。病程3年。中医诊断证属气阴两虚,心失所养。舌黯苔薄白,脉细。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颈静脉充盈。血压148/84mmHg。
冠心病气短心律失常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2年,加重1周。心前区隐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纳差,夜寐欠佳。舌质淡黯,舌边见齿痕,舌底脉络迂曲紫黯,苔薄白,微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年高体弱,心气虚衰,血行不畅,形成血瘀。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冠心病气短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男,67岁。心悸、气短、胸憋而喘促2年余,加重1个月。舌质淡黯,苔白滑,脉细弱。面色轻度浮肿,口唇微有发绀,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可闻及2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双肺底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肝脏轻度肿大伴压痛,双下肢水肿(++)。呼吸急促,声低气怯。中医诊断喘证,属心肺气虚、血瘀水停。
气短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胸闷、心前区疼痛两月。病程两月。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滞心胸,心气不足。望诊面色皖白,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胸胁胀痛、胸部压迫窒息感、左肩左臂放射痛、心悸、呼吸不畅、脘腹胀闷、嗳气矢气则舒。切诊脉细弦而弱,微有结代。
冠心病气短气滞心胸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间断性胸闷、气短1年余,劳累、情绪变化而加重。中医诊断为痰湿阻滞胸痹(心绞痛)。面色萎黄,形体肥胖,舌体稍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澹,苔薄白,脉弦滑。病程1年余,痰湿阻滞,气机不畅。
气短胸痹痰湿阻滞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胸前区闷痛5年,阵发性胸痛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灰,神倦形寒,四肢欠温,面目浮肿。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不足、脉络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亏虚,血脉瘀滞。望诊面色苍灰,面目浮肿。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悸、气短、神倦、形寒、四肢欠温。切诊未提及脉象。
气短胸痹心阳不足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左胸疼痛,心悸气短,病程3年余。面色灰暗,体瘦无力,动则作喘,胸腹闷胀,心悸自汗,胸前区间歇针刺疼痛,放射到左肩。心率50次/分钟,心律不齐,血压200/100mmHg。畏寒作冷,多饮思纳,口不渴,大便不爽。舌淡灰暗,苔薄黄腻,舌底静脉粗大紫暗,脉沉滑代无力。冠心病,辨证为心阳亏虚,湿浊瘀阻,虚阳上亢。
冠心病气短心阳亏虚湿浊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