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脐腹胀痛两周余,形体消瘦,脉弦迟细,苔白中心黄,腹部可触及肠管样索状物,有压痛,肠鸣音亢进,大便稀糖,蛔虫卵20-30,中医诊断蛔厥,病因病机为胃肠寒热失调,蛔虫扭结阻滞气机,证属寒热夹杂,虚实并见。
虚实并见蛔厥寒热夹杂腹痛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间断痢疾3年,大便稀溏夹脓无血,里急后重,日4~5次,头晕口苦,舌红苔薄,脉弦滑稍数。中医诊断为久痢,证属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望诊见舌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口苦,里急后重,病程3年,切诊见脉弦滑稍数。
虚实并见久痢寒热错杂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男,47岁,头痛,巅顶及枕后痛甚,持续性,右胁隐痛,病程未明确。头痛,肝硬化失代偿,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舌质紫暗,边尖齿痕,苔水滑,脉弦细涩。脾失健运,脾阳虚损,肝胃郁热,湿热疫毒,虚实并见,寒热错杂。
虚实并见头痛肝胃郁热脾阳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产后五日恶露不行,伴阵痛、形寒恶风、项背强几几。证型为营卫不和,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营卫失和,气血运行不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为产后恶露不行。
虚实并见产后恶露不行营卫不和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咳喘多年,入冬尤甚,伴肺气肿、心悸。病程长期,反复发作。中医病名肺原性心脏病,证型肺肾不足,心气亦虚,外感新邪,痰热均盛,虚实并见。望诊舌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恶寒、身热、咳逆喘促、倚息不能平卧、咯白痰夹泡沫、胸闷、心悸、口燥咽干。切诊脉象未明确描述。
虚实并见肺原性心脏病肺肾不足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眩晕,视物旋转,伴昏倒、虚汗、耳鸣、颈部胀痛。病程5个月。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眩晕,肝肾亏虚,髓海不足,风痰上扰,清空失宁,胃失和降,虚实并见。二诊诊断风眩为主,肝肾亏虚,肝阳偏亢。三诊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血压140/90mmHg,后降至125/90mmHg。
虚实并见眩晕肝肾亏虚风痰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久咳、吐白痰、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纳少、口干、便干、尿急尿频。中医诊断为肺胀、肺热病、肺肾气虚、痰热蕴肺、肺失清肃。舌淡红,苔薄黄,脉小弦滑。
虚实并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肾气虚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痛5年,近2月加重,不思饮食,便干,嗳气频频,恶心呕吐,泛酸不止,大便3日未行。舌黯,苔黄腻,脉细弦。肝胃不和,痰浊中阻,虚实并见。
虚实并见胃痛肝胃不和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为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病程2年,近来发作频繁,每1~2日一次,伴酸水、口淡无味、胃脘胀满、郁闷不舒、心中嘈杂、腰痛、肢末欠温。舌质红,苔薄白而滑,脉沉细弱。辨证为脾肾虚寒,膈间有热,上热下寒,虚实并见。X线提示胃下垂4厘米。
虚实并见胃下垂脾肾虚寒膈间有热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病程6年,近两月加重。证属肝胃不和,痰浊中阻,虚实并见。舌黯,苔黄腻,脉细弦。
虚实并见胃痛肝胃不和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胃痛5年,近2月加重,伴不思饮食、便干。病程较长,诱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主要症状包括胃痛大作、嗳气频频、恶心呕吐、泛酸不止、不能进食、大便3日未行。舌暗,苔黄腻,脉细弦。诊断为肝胃不和,痰浊中阻,虚实并见。
虚实并见胃痛肝胃不和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大便稀溏挟脓无血,里急后重,日4~5次,头晕口苦三年。舌红苔薄,脉弦滑稍数。证属久利,寒热错杂,虚实并见。
虚实并见久痢寒热错杂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腹泻伴腹胀肠鸣4年,大便次数多,成形不一,口淡口干,舌红苔黄白腻,脉沉。中医诊断为气虚气滞,湿气停留。舌象偏红,苔黄白腻,脉象沉。
虚实并见结肠炎气虚气滞湿气停留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主诉失眠两个月,伴食后呕吐、胃脘微痛、额前脑后痛、记忆力衰退,病程两个月。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胃虚湿滞,肝气郁逆,属肝胃不和,寒热拒格,虚实并见之证。
虚实并见失眠胃虚湿滞肝气郁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主诉面黄且浮,腹胀膨硬,食纳不馨,小溲黄浑而少,大便泄泻夜甚,味酸而臭,腿胫肿,性燥多啼,夜卧不安。中医诊断积滞内停,脾虚不振,湿胜水泛,气滞不行,肝木横逆。望诊见苔白唇红,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复杂,切诊脉象弦滑。二诊见苔白脉滑,口唇焦红,停滞不运,湿热内蕴。
虚实并见积滞内停脾虚不振湿胜水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