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7岁,男性。四肢麻木凉困,剧烈疼痛,夜难成眠,痛时发凉,暖则稍减。左下肢潮红,抬高苍白,下垂黯紫。左第三四趾尖部干性坏死,其他足趾黯紫,趾甲干枯不长,肌肉萎缩,汗发脱落,肌肤枯藁。面色青黑,舌质澹,苔薄白。腰背痛,小便清长,脉沉迟细。中医病名脱疽,证型阳虚正亏,脉络痹阻。病因病机阳虚寒凝,气血瘀阻。望诊面色青黑,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四肢麻木凉困,剧烈疼痛,夜难成眠,痛时发凉,腰背痛,小便清长。切诊脉沉迟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气滞血瘀阳虚正亏脉络痹阻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双脚足趾发凉、麻痛5个月余。主症为足趾怕冷、麻木、疼痛,病情逐渐加重,夜间疼痛尤甚。舌质暗,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双足1~3趾端可见粟米样黄色瘀点,趺阳脉隐匿不清。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寒凝血瘀型。
寒凝血瘀脱疽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王某,男,46岁。主诉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伴麻木、发凉,喜热恶寒,有时气短。病程13年。中医病名脱疽,证型阳气虚弱,气血瘀滞。望诊舌紫,闻诊未提,问诊有麻木、疼痛、恶寒、气短,切诊脉弦细。
氣血瘀滞脫疽肾氣不足寒濕侵襲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左下肢麻木发凉疼痛伴间歇性跛行1年。左下肢皮温发凉,皮肤苍白干燥,汗毛稀疏,次趾、第三趾青紫,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舌质黯、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左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属寒湿凝滞,血脉痹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瘀型寒湿凝滞血脉痹阻
查看详情 →
男性,62岁。右足疼痛2个月,双足麻木2年,右足怕冷,遇寒加重,得热则缓。舌质紫黯,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脉痹,证型阳虚阴盛,寒凝脉痹。右足背皮色苍白,皮温降低,二趾、三趾紫红色,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糖尿病史10余年。
血瘀脉痹阳虚阴盛寒凝脉痹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左足发凉麻痛三年,近四个月剧痛难忍。左足焮红肿胀,1、2趾干枯坏死,趺阳脉、太溪脉均不能触及,足部皮温增高。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辨证为郁热灼阴,血瘀蕴毒。西医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Ⅲ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瘀蕴毒郁热灼阴足部坏死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右足拇趾疼痛3年,溃烂化脓2月。患趾皮色紫红干枯,溃烂化脓,脓黄稠而臭,有小蛆爬动。舌红苔黄厚,脉弦大有力。中医诊断脱疽,证型血瘀肉腐,酿化湿热。病程长,症状由白转青、紫、干黑,最终脱落,伴烧灼感,日轻夜重。既往有涉水史,患处溃烂伴脓臭,舌红苔黄厚,脉弦大有力。
血瘀脱疽湿热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两脚麻木疼痛,逐渐加重,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不能入睡,喜热恶寒,有时气短。体征为右侧足趾发凉,第二三趾缺如。证属阳气虚弱,气血瘀滞。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沉。
气血瘀滞脱疽阳气虚弱足趾发凉
查看详情 →
王某,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不能入睡,喜热恶寒,有时气短。病程近1年。中医病名脱疽,证属阳气虚弱,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感寒湿,气血凝滞,经络闭塞。望诊见舌紫,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足趾发凉,第二、三趾缺无。切诊见脉弦细。
气血瘀滞脱疽肾气不足寒湿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右足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一年余。病程自1979年3月起,持续一年多。中医病名属血瘀证,证型为寒邪客于经脉,气血凝滞,营卫失和,脉络痹阻。舌质红绛,苔薄白,脉弦细。右足诸趾紫红色,汗毛脱落,趾甲干厚,皮温低,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复诊时患足发绀色转为潮红色,趾端结痂脱落,足温低。三诊时患足疼痛缓解,汗出增多,可行走1000m以上,皮色潮红,趾甲生长,皮温好转。舌质黯红,苔白,脉涩缓。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瘀之象寒邪客于经脉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右下肢及前臂红肿疼痛2个月,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脉痹,证型湿热血瘀,脉络不通。望诊见右下肢皮色暗红,皮温稍高,前臂皮色皮温正常。切诊见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尺动脉、桡动脉搏动正常。问诊见症状呈游走性,时有发热。舌苔白,脉沉细。
湿热血瘀血栓性浅静脉炎条索样物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双下肢发凉怕冷,步态小腿酸沉胀痛6年余。右脚疼痛、踇趾、次趾肿胀两月余。患肢皮肤发凉,右脚暗红,趾甲增厚,踇趾、次趾肿胀,紫褐若煮熟红枣。左侧趺阳、太溪脉沉细,右侧趺阳、太溪脉消失。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涩。诊断为脱疽,辨证为血瘀蕴热。望诊见右脚暗红、趾甲增厚、紫褐肿胀。舌象暗红,苔薄白。脉象沉涩。
血瘀蕴热脱疽脉沉细舌暗红
查看详情 →
焦某,34岁,男性,左足发凉麻痛3年,近4个月剧痛难忍。左足焮红肿胀,1、2趾干枯坏死,趺阳脉、太溪脉不能触及,足部皮温增高,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脱疽,证型为郁热伤阴,血瘀蕴毒。病程3年,症状持续加重,伴痛苦表情,面色晦暗。
血瘀蕴毒脱疽郁热伤阴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