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3岁,头痛,鼻衄,头晕乏力,少腹隐痛,月经后症状加重,病程十余年,体瘦,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稍涩,厥阴头痛,证属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统摄,气机紊乱,血海不足。
肝气郁结血虚气滞血瘀鼻衄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主诉不孕2年。月经量少,行2天,周期26天,血色澹,有少量血块,行经时腰腹疼痛,腰酸,心烦急躁。舌质暗红,苔薄微腻,右脉滑。中医诊断为不孕,病机为冲任受损,肝脾不调。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血虚不孕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婚后8年未孕,月经周期3~7/29~35天,平素腰酸痛。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后倾。肾气不足,冲任虚损,子宫发育不良,肾中精气亏乏,气血不足,胞宫阴血不旺,血瘀痰浊阻滞胞宫,影响排卵。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细。腰酸痛,月经不调,子宫后倾。脉沉细。
肝气郁结不孕症肾气不足冲任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头痛18年,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经期前后诱发,经色不鲜,量不畅,伴腹痛。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内风旋扰清空。望诊见舌紫苔薄,切诊见脉沉涩。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血海空虚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月经停止半年。形体丰满,纳食佳,无腹胀,心烦易怒,潮热,大便日一行,白带增多伴阴痒。舌澹,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闭经,证型痰瘀内停。病因病机为痰浊内阻,气血运行受阻。四诊信息包括形体丰满、舌澹苔白腻、脉沉,症状包括心烦易怒、潮热、白带增多、阴痒。
肝气郁结闭经痰瘀内停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子宫肌瘤 病程长短 体质虚弱 肝脾肾功能失调 气血不和 冲任脉损伤 风寒湿热邪侵 六淫外感 七情内伤 气机不畅 血脉不利 瘀血 痰饮 湿浊停积 胞宫 舌质紫暗 舌边瘀点 脉沉弦 脉涩 脉虚无力 脉濡缓 脉滑数 脉沉弦细滑 症见经行量多 色暗红 夹紫块 少腹胀痛 带下量多 色白黄有臭秽 面色苍白 四肢不温 小腹冷痛 精神疲惫 气短懒言 纳食不振 胸胁乳房少腹胀痛 带下质粘 痰湿内阻 湿热蕴结
血瘀气滞气虚湿热
查看详情 →
女,25岁,经间期出血,病程2年。经间期阴道见少量咖啡色分泌物,周期规律,末次月经12月30日—1月5日。内分泌检查示PRL升高,妇科B超未见异常。中医诊断为经间期出血,病因病机涉及肝、脾、肾,虚者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实者肝郁气滞,血瘀痰阻。
气血虚弱经间期出血肝肾亏损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经期少腹疼痛10年。现症见少腹疼痛,苦按,时有恶心欲吐,纳食欠佳,大便4日未行。月经量少,色暗,有瘀块。舌质澹,苔黄,脉弦。中医诊断痛经,症瘕。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为瘀阻胞宫,气滞血瘀。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血虚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月经周期延后5月,精神抑郁,颜面痤疮,纳呆,寐差。中医病名月经后期,证属肝郁脾虚,阴血不足。舌尖红、苔白厚微黄,脉缓尺弱。病程5月,情绪抑郁为诱因。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血虚月经后期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痛经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