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男,65岁。左半身不遂五天,左手麻木无力,左侧上、下肢不用,不能提衣、举步。神识清楚,左侧肢体瘫软无力,口眼轻度歪斜,口唇紫绀,流涎,言语尚可,饮食摄纳失济,二便尚可。心悸、气短、咳嗽、咯痰白粘。舌质紫黯,苔白腻,脉缓滑。西医诊断为脑动脉血栓形成。辨证为心肺气虚,痰湿内蕴,血脉痹阻。
血脉痹阻心悸左半身不遂心肺气虚
查看详情 →
83岁男性,胸闷、心悸反复5年,加重7日,时有胸痛如针刺,活动后易发,怕冷,神疲乏力,偶有头晕。舌质淡,苔薄,边有紫气,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阳虚气弱,血脉痹阻,心失所养。
血脉痹阻胸痹阳虚气弱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头晕、心悸、短气、胸闷,病程较长。高血压病史10多年,冠心病,心绞痛。舌胖紫气,苔薄,舌下瘀筋粗紫,口唇略绀,脉弦滑,左涩。阳虚气衰,宗气不足,痰浊瘀阻,血脉痹阻心胃。
血脉痹阻心绞痛冠心病阳虚气衰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头晕头昏、心悸3年,伴手抖、抽搐1周。精神受刺激,悲伤过度。嗳气频升,胸宇满闷,手抖、抽搐3次。舌质红,苔薄黄腻、中剥。脉缓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心气不足夹瘀)、眩晕(肝阴虚,肝阳偏亢)、郁证(肝郁气滞)、搐搦(肝风内动、瘀血痹阻)。病机为心气不足,血脉痹阻,肝失疏泄,气郁阴伤,筋脉失养,肝风内动。
心悸血脉痹阻眩晕郁证
查看详情 →
男,63岁,左肢麻木,头晕,心悸,短气,胸闷,胸痛,手足发麻,血压偏高,舌胖紫暗,苔薄,舌下瘀筋粗紫,口唇略绀,脉弦滑,左脉涩,精神萎靡,体形矮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阳虚气衰,痰浊瘀阻,血脉痹阻,不通则痛
血脉痹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身体偏胖,动辄汗出,恶风怕冷,肌肤麻木,关节疼痛,胸闷心前区不适,黎明冷汗,痰多,上腹憋胀,大便微溏。舌澹苔滑,脉微迟涩。中医诊断为血痹、迟脉症。证属营卫不和,血脉痹阻,阳气衰微,痰湿壅盛。望诊见舌澹苔滑,切诊脉微迟涩。
血脉痹阻血痹迟脉症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3个月。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心肾阳虚,血脉痹阻。病因病机阳气不足,脉迟寒凝。舌质暗,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沉缓。
血脉痹阻心肾阳虚心率缓慢窦房传导阻滞
查看详情 →
女,47岁,心悸短气,心前区闷痛,病程较长,舌红苔薄白,脉沉弱而代。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元气虚损,血脉痹阻,虚阳外越。望诊见舌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胸闷、刺痛、麻木、烦躁、冷汗,切诊见脉沉弱而代。
血脉痹阻心悸冠心病心气虚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心悸心慌间发2年,近1个月加重。心率46次/分,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中医辨证为心阳亏虚、气阴不足,血脉痹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心动过缓,曾服阿托品无效。
血脉痹阻冠心病心阳亏虚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头昏、心慌、胸闷,心率40次/分,最慢24次/分,发作时胸闷欲死,颜面苍白,口唇青紫,昏厥。病程每年发作20余次。中医诊断为阴阳交损,营血痹阻。望诊见舌澹瘦小,嫩润、无苔。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心悸、昏厥、胸闷、心率异常。切诊脉象沉迟,细而无力、结代。
心悸血脉痹阻阴阳交损营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咳嗽、咯痰、气喘六年,加重一月,昏迷半天。现症见心悸、胸闷痛、气促、多汗、口唇发绀、神疲乏力、喜静恶动、懒言、夜寐不安、口干、纳差、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舌质绛红,两边略紫,苔薄白,脉濡促,缓结不一。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右室肥厚。辨证为心肺气虚,血脉痹阻。
血脉痹阻心悸肺源性心脏病心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痹灼热痛半年,近1月加重,伴心悸、胸脘灼热、面潮红、膝关节胀痛、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易烦躁、口干。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心肾阳虚,阴盛格阳,里虚寒盛,心阳不振,水气凌心,血脉痹阻。望诊见面潮红,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易烦躁、口干。切诊未提及脉象。
血脉痹阻胸痹心肾阳虚阴盛格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