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腹痛+血瘀+气滞血瘀

29岁女性,经行腹痛,病程半年,经血涩滞夹血块,伴胸胁胀痛、恶心欲吐,舌暗淡苔薄白,脉沉涩,证属气滞血瘀,瘀阻冲任,经血不畅,情绪急躁易怒,乳房胀痛,经前腹痛剧烈,经血紫暗有块,经行2~3天。
气滞血瘀痛经肝气郁结瘀阻冲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失眠多梦十余年,近半年加重。症状包括睡眠易醒、多梦、周身乏力、头痛身冷、腰酸痛、腹痛、乳房胀痛、便秘、月经2月未至。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属气滞血瘀,肾虚精亏。舌黯,尖微红,苔薄略黄。脉沉弦尺弱。
气滞血瘀不寐肾虚精亏心火亢盛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胸闷气短,咽部如物梗阻,月经提前,眠差易醒,多梦,心烦,舌洁,脉弦平。中医诊断梅核气,肝郁气滞证。证属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气郁结于胸膈,气机逆乱,扰乱心神。
梅核气肝郁气滞痰气郁结胸膈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主诉吐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疼痛、小便短涩、腰腹热痛、经闭、白带多、口渴、不寐、不思饮食、多怒、面与手足虚浮、喉中梗梗有疾、肌肉半消。中医病名郁证,证型上焦气血不足,中焦有疾,下焦气凝血滞,郁而为火。望诊面与手足虚浮,舌象未提。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吐血、腹痛、经闭、白带多、口渴、不寐、不思饮食、多怒。切诊脉四至,两寸软弱,右关滑,左关弦,两尺涩。病因病机为七情所伤,肝气郁结,肝热与脾湿结,相火妄动,肾阴不濡,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郁证肝火上炎脾虚
查看详情 →
17岁,经水当期,脘胀,小腹冷痛,苔白,脉涩,寒凝、气滞血瘀,血虚气滞,面色正常,舌苔白,脉涩,腹中犹觉疼痛,血虚气滞,经汛短期,夜间肠鸣腹痛,脘腹频闷,得嗳气即快然,肠鸣,脘闷
气滞血瘀血虚气滞闭经脘腹频闷
查看详情 →
26岁,月经失调年余,经期错后,色澹量少,间有紫色小块,每次带经仅两天,面色苍暗,形瘦神疲,经前乳房作胀,小腹坠痛,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纳谷不香。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沉细略弦。中医病名月经过少,证型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病机肝肾亏虚,冲任血少,不能下达胞宫,血虚兼瘀,气滞不疏。
气滞血瘀血虚月经过少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经期前小腹胀痛5年,经血量少,紫黯有块,胸胁乳房胀痛。舌边瘀点,舌苔薄白,脉沉弦。证属气滞血瘀。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导致经血不畅。
气滞血瘀血瘀痛经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女,32岁,停经7个月,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澹,脉细弱。中医病名:闭经,证型:气血虚弱型。病因病机:气血虚弱,血海空虚。望诊:面色萎黄,舌澹。闻诊:未提及。问诊:停经7个月,月经不调病史。切诊:脉细弱。
气血虚弱闭经肝肾不足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月经延长量多色暗、腹痛、恶寒、脱发、胸闷、失眠多梦、耳鸣、腰痛。舌红苔少,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贫血),病因病机为寒凝血瘀、脾阳亏虚、肝气不疏,病机为经血失调、气血失多、寒邪深入、气血成结。病位在脾、肝二脏,虚实并见,寒热并重。
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虚劳贫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月经停止半年。形体丰满,纳食佳,无腹胀,心烦易怒,潮热,大便日一行,白带增多伴阴痒。舌澹,苔白腻,脉沉。中医诊断闭经,证型痰瘀内停。病因病机为痰浊内阻,气血运行受阻。四诊信息包括形体丰满、舌澹苔白腻、脉沉,症状包括心烦易怒、潮热、白带增多、阴痒。
闭经痰瘀内停肝气郁结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张某,28岁。主诉经前身肿,小腹胀痛,大便稀溏,头晕,四肢无力,胸闷,腰背胀,白带多。脉弦细软,舌质澹红,舌苔薄滑。辨证脾虚湿阻,气血失调。二诊脉沉弦细软,舌苔薄黄。三诊脉沉软,舌质暗红,舌苔灰滑。四诊脉沉软,舌质暗红,舌苔灰黄滑。辨证脾虚湿阻,运化失职,脾虚血瘀,气虚血虚血瘀。
小腹痛月经不调脾虚湿阻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32岁,双下肢憋胀伴虫爬感,病程3个月。舌质澹,苔薄白,脉细。血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经期症状明显,人工流产术后发生。
血虚气滞经前下肢肿胀虫爬行感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痛经,经期少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澹,量少质稀,头晕耳鸣,疼痛剧烈时需服止痛药。面色皖白,口唇发青,四肢不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而紧。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精亏血少,阳气不足,肾虚脑失所养,阳虚寒凝,脾肾阳虚宫寒凝滞。
痛经脾肾阳虚宫寒凝滞精亏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头痛18年,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经期前后诱发,经色不鲜,量不畅,伴腹痛。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内风旋扰清空。望诊见舌紫苔薄,切诊见脉沉涩。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气滞血瘀头痛冲任不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主诉月经推迟、行经腹痛伴血块1年余,现症包括腹胀、便秘、下肢发凉、记忆力减退、下腹痛及下坠感、腰背发凉、手心发热。舌质澹色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痛经、便秘,辨证为下元虚寒,阳虚血瘀。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澹,苔薄白,脉缓细。病程1年余。
阳虚血瘀痛经便秘下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腹痛、失眠半年,加重3天。舌红苔白黄,脉沉细。精神疲惫。中医病名肠痈,证型为手术创伤导致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手术创伤、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望诊舌红苔白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痛、失眠,切诊脉沉细。
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肠痈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停经3月余。主诉月经量少,色黯夹块,小腹胀痛,头晕,纳差,形体偏瘦,大便隔日1次,尿刺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辨证为血虚兼有血瘀,气机不畅,冲任不调。
血瘀血虚月经不调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女,21岁,经行腹痛8年,疼痛甚剧,伴经血紫暗、血块排出后缓解,四肢不温,面色苍白,乳房胀痛。舌质暗,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诊断为寒凝气滞,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痛经寒湿凝滞肝肾亏损
查看详情 →
29岁 女性 经行腹痛 近半年因家庭不睦情怀不畅出现经行腹痛 月经初潮时有经行腹痛史 小腹胀痛连及腰骼部酸痛 经血涩滞夹紫暗血块 乳房胸胁胀闷 痛 月经周期规律 舌暗淡 苔薄白 脉沉涩 气滞血瘀 瘀阻冲任 经血不畅
经行腹痛气滞血瘀瘀阻冲任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月经后期5年余。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长短不一,伴头晕、神疲乏力、腰腹痛、畏寒、少腹发凉、纳谷减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寒凝胞脉,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寒温失调,肾阳不足,寒客胞中,影响冲任。
气滞血瘀月经后期寒凝胞脉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