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脾虚+失眠

女性,37岁。主诉夜间睡眠差反复2年,加重2个月。病程2年,诱因生气。症状包括夜间不寐、多梦、醒后不解乏、健忘、心悸心慌、头颈部胀痛、纳差、神疲乏力、心烦易怒、月经不调、量少色暗、经期后愆、消瘦、面黄。舌质暗红、苔稍腻。脉弦细。证属肝郁脾虚,心神失养。
失眠肝郁脾虚心神失养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阳痿半年。症见勃起时间短、早泄、脾气暴躁、阴囊潮湿、下肢酸重、小便黄赤、余沥不尽、口干欲凉饮、大便不爽、睡眠差。舌红、苔黄腻、脉滑稍数。中医诊断阳痿,证型湿热下注型。病位在膀胱、肝。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宗筋弛纵。
脾虚阳痿湿热下注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49岁,夜寐不佳2年余。入睡尚可,寐浅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睡眠时间约4小时,日间倦怠乏力,易焦虑,平素脾气急躁,两胁部偶有拘急感,口苦,胃脘部胀满,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有力。肝火扰神,神乱不寐。面色暗红,体型较胖,肌肉壮实,面部油脂分泌旺盛。
失眠脾虚肝火扰神焦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睡眠差30余年。现病史示入睡难、多梦、劳累后加重,胃脘胀满、纳减、牛奶后腹泻、腰部酸痛、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舌质淡紫,舌尖红、苔白。脉弦。中医诊断不寐,证型为脾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胃气不和,浊气上扰神明。
不寐脾胃不和心脾不足阴亏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齿龈出血、鼻出血、四肢紫癜4年。体征见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面黄消瘦,上下肢内侧有多处紫斑。诊断为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患者有妊娠,自觉头晕、失眠、体重减轻,食欲不良,大便每日1次,恶心、呕吐。病史中有细菌性痢疾史,血小板减少,多次住院及输血。诊断为脾虚型肌衄。
脾虚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失眠5年。不能入睡,早醒不能再入睡,多梦、多思,健忘、头晕,急躁,易感冒,口苦、口黏,苔黄厚腻,脉弦滑数,有颈椎病史。舌象黄厚腻,脉象弦滑数。病在少阴经、手厥阴经,辨经为少阴经、手厥阴经,选经为厥阴经、少阴经、督脉。证属肝肾不足,病机为肝郁化火,心肾不交,湿热内蕴。
失眠肝肾不足郁热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头昏、头晕、气短,劳累加重三月余。病史中见眩晕、气短、气喘、腰酸痛、失眠、体倦身重、头沉重如压。精神痿靡,舌质淡、苔腻,脉缓。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肝脾肾三脏气机不畅,湿郁于中。
脾虚眩晕肝气郁结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头昏、头晕、气短,病程3月余。精神萎靡,舌质澹、苔腻,脉缓,血压175/110毫米汞柱。诊断眩晕,辨证为肝脾肾三脏气机不畅,湿郁于中。
脾虚眩晕肝郁湿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