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1岁。腹痛、腹泻间歇发作三年,近一月加重,每日5~6次,伴黏液脓血,痛则腹泻,排便黏滞不爽,腰酸腹痛,恶寒喜暖,少食乏力。舌质澹苔白,脉沉迟无力。横结肠、降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广泛糜烂。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畏寒、纳呆、乏力、腹泻、黏液脓血便、舌淡苔白、脉沉迟。
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黏液脓血腹泻不止
查看详情 →
6个月女婴,头大异常,前囟未闭,颅缝解开,头项不能直立,不会翻身,神情呆滞,双目无神,白睛显露,纳少寐多,大便多溏。舌澹体胖苔白,脉细弱。辨证为脾肾两虚,髓脑失充。
脾肾两虚脑积水髓脑失充肾气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倦怠乏力半年,伴纳差。病程半年。中医诊断虚劳。证型脾肾两虚,气滞血瘀。舌体胖大有齿印,舌质紫黯,舌下静脉迂曲怒张,舌苔薄黄。脉弦细。症状包括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纳差,多食则中脘饱胀,食后易腹泻,大便量多,日行2~3次。
脾肾两虚胃癌术后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眼睑及腿浮肿,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为脾肾不足、肝气不舒、下焦蕴热。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虚实互见。望诊见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差、尿量少、尿蛋白阳性,切诊见脉滑数。
慢性肾炎脾肾不足肝气不舒下焦蕴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男性。主诉出齿迟缓。病程至1岁3个月。中医诊断佝偻病,证型脾肾两虚,心肝火旺。望诊体胖,面色苍白,前囟未闭,方颅,头发稀黄,枕部脱发,肋缘外翻,肋软骨沟明显。舌象澹红,苔薄白。指纹澹。问诊见胃纳不佳,行走不稳,情绪烦躁多啼,睡眠不安,出汗明显。切诊脉象未提及。
脾肾两虚佝偻病心肝火旺自汗盗汗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少,大便日解2~3次,细软便,精神差,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弱。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瘀毒内结。病程自1995年5月初起,术后出现骨转移,腰背部疼痛,骨扫描示胸椎、腰椎及骶髂关节放射性增浓。病机属脾肾两虚,癌毒内侵,寒湿痰瘀凝结。
脾肾两虚结肠癌骨转移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天前因感冒出现困倦、乏力、动则喘息、咳嗽、腿肿、大便次数多。舌紫暗,苔白,脉沉。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高血压、糖尿病。证属脾肾两虚,肾不纳气。
脾肾两虚肾不纳气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下腹清冷,阴内寒冷如冰,带下清稀,从无间止,恶寒特甚,严冬重裘尤不足以御寒,不欲一刻离火。体肥胖,脉细如丝,重按则无。证属脾肾两虚,冲任亏损,脾肾虚寒,气血不营经脉,脾湿不能运化,肾水失于蒸发。病机为肾虚宫寒,脾虚痰湿。
脾肾两虚冲任亏损肾虚宫寒脾虚痰湿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3年前育有一子后未再怀孕,带下量多,经期延长,末次月经80日未行。面色白。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不孕症。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脾虚湿盛,肾藏精,精生血,精血同源而互生,脾肾两虚则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如期满溢,故月经周期延后。
脾肾两虚继发性不孕冲任不充血海不足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反复四肢瘀斑2月,伴蛋白尿1月。面色苍白,舌澹红,苔白,脉弦细。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湿热瘀血内蕴肾经。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数。舌澹,苔黄厚,脉细数。舌质澹红,苔黄微腻,脉细数。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0~3个/HP。脾肾两虚,湿热内蕴。
脾肾两虚过敏性紫癜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尿多伴全身乏力一年余。中医诊断消渴(下消)。病因病机为肝肾功能衰微,脾肾不足,精气外泄,气血瘀滞。面色晦黯,舌淡苔薄根腻,脉细。尿量日行2500~3000毫升,形体消瘦,口干不渴饮,时流涎。
消瘅脾肾不足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稍疲倦乏力,偶有咳嗽,咯少量黄痰,活动后气促,饭后腹胀反酸,腰椎疼痛,纳稍差。舌暗红,苔白,脉沉。中医诊断肺癌,证型脾肾两虚,痰热内蕴。
脾肾两虚肺癌痰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9岁。反复腹泻9个月,发病时间2011年7月,每日晨起腹泻,大便日行3~4次,色黄欠成形,便前腹胀肠鸣,无黏液脓血,无腹痛,口干口苦,喜饮冷水,体重减轻4kg。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滑。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望诊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口干口苦、喜饮冷水、腰酸,切诊脉细弦滑。
脾肾两虚泄泻湿热内蕴腰酸
查看详情 →
男,43岁,病程8个月。吞咽困难,颈项萎软,咀嚼吞咽不利,畏寒怕冷,呼吸困难,睡眠多汗。舌澹,苔薄,脉细。脾肾两虚,元阳不振,肾气失纳。
脾肾两虚重症肌无力元阳不振肾气失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9岁,女性。主诉自幼尿频、遗尿,近2年伴尿失禁。病程2年。中医病名遗尿、尿漏。证型脾肾两虚,膀胱失约。病因病机禀赋薄弱,肾气亏虚,脾运失职。舌质澹白,舌苔薄白。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脉象未提及。
脾肾两虚遗尿尿失禁膀胱失约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下痢脓血、腹痛、肠鸣、腰痛、足跟痛、四肢麻木、少腹冷、月经失调。病程较长,由急性细菌性痢疾转为慢性菌痢。舌质澹,脉沉弦。证属久痢伤及冲任二脉,阴阳并损。症见脓血便、白细胞增多、鞭毛虫存在。病机为脾肾损伤,冲任失养。
脾肾两虚慢性菌痢阴阳两虚冲任损伤
查看详情 →
叶某,43岁。主诉月经先后无定期,每月2行或每行缠延至2周以上,足肿,时有带下。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脾肾功能失调,失其固摄之功,水湿不得转输,致月事紊乱,带下足肿。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异常、带下、足肿,切诊未提及。
脾肾两虚月经不调带下
查看详情 →
刘某,男,下痢,呃逆频存,气短息促,病程未明。脾湿困阻,胃失冲和,肾失摄纳。舌苔干垢罩白,裂纹如网,脉濡涩,尺不应指。脉虚微且涩。
脾肾两虚下痢呃逆肝肾之虚胃失冲和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疼痛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中医诊断脾肾两虚。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自1992年3月起,持续约1个月。胰头部占位性病变,CEA升高。病机属脾肾两虚,气血生化失常。
脾肾两虚气血不足骨髓抑制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婚后6年不孕。月经量少,色黯黑,经行腹痛,小腹冰冷,大便不实。舌淡白,苔薄腻,脉沉细。证属脾肾两虚,宫寒不孕。病因病机为冲任不足,肾气虚寒,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胞宫。
脾肾两虚不孕宫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