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8岁。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语言不利、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病程3个月,原有高血压病史5~6年。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弦滑。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肝风内动,血瘀阻络,气虚,肾亏脑髓不充。
语言謇涩中风中经络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口眼歪斜,口唇麻木半年,左下肢活动不利,步履维艰,记忆力下降,大便于结。神情呆滞,口眼右斜,语言蹇涩,左侧上下肢肌力弱。舌淡苔白腻,脉弦。辨证为风中血络。
语言謇涩面瘫风中血络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左侧手足废用,肢体活动欠利,麻木酸楚,失语,嗜卧,神萎,入夜难寐,头晕目眩,左下肢步履失稳,语言謇涩。舌红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火偏旺,气滞血瘀,脑络不通。病机为痰瘀交困,痰阻廉泉,瘀滞脑络。舌象红,苔白腻,脉细弦。
语言謇涩中风后遗症气滞血瘀痰瘀交困
查看详情 →
男,72岁。主诉:右侧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语言謇涩,肢体活动不灵。病程半年。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病因病机:气虚血瘀。舌淡紫苔白。脉细涩无力。
语言謇涩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语言障碍,左侧肢体活动不利4天。素有高血压史。中医诊断中风。辨证肝阳化风,兼痰瘀交阻。形体丰盛,神志尚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血压高,左侧肢体肌力减弱,病理反射阳性。二诊时口角歪斜好转,语言謇涩,脉弦滑,苔腻。三诊时语言尚利,口角渐正,痰涎减少,左侧肢体偏枯,脉仍弦滑,舌质暗红,苔薄黄。
语言謇涩中风肝阳化风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主诉右侧肢体痿弱酸痛,麻木不仁,口齿不清,语言謇涩,病程半年。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气血双亏、阳气不足、营卫失和。主要症状包括肢节酸痛、头晕乏力、恶风、动辄汗出、面白不华。病机为气血不足,阳气亏虚,营卫不和。
语言謇涩肢节酸痛头晕乏力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女,72岁。头昏、气短、语言謇涩不清。病程1年。气虚血瘀证。舌澹胖边有齿痕并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脉沉细无力。血压96/60mmHg。肌力0级。
语言謇涩脑梗后遗症气虚血瘀证肌力减退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突发语言謇涩,左手颤抖,口角流涎,口眼向右歪斜,头部剧痛如针刺,呕吐黄水,小便失禁,左手握固,半昏迷状态,左侧上下肢偏瘫。头部刺痛有定处,脉弱涩,舌质暗澹。脉涩舌暗,考虑有瘀血。脉细涩,舌质澹。脉细涩,舌澹净。脉稍转有力,舌质澹红。右脉较有力,左脉仍沉涩。脉虽稍转有力,舌质澹红。
语言謇涩脑血管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瘀血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头晕胀、右半身麻木、语言謇涩、口向右歪、右下肢沉重,病程自今年2月起。中医病名中风、震颤,证型气滞血瘀阻经络,复受寒袭,久而体虚。舌薄白苔,脉右沉细欲无,左沉缓细,右手凉。体征见右半身感觉及运动障碍,肌张力增强,腱反射迟钝, Babinski征(±)。患者22岁,男性,主诉四肢无力、蹲下站起困难、手颤抖、脱发,病程自今年9月底起。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数。体征见四肢近端肌力弱,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双肱二、三头肌桡骨膜反射减弱,双膝反射消失。
语言謇涩中风震颤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为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头痛呕吐、不省人事。病程短。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痰浊蒙蔽清窍,热结肠腑。体态较胖,昏朦嗜睡,呼之不应,鼾声气粗,喉间痰鸣,口角流涎,腹部胀满,尿色黄,未解大便。舌质暗红,舌苔秽垢黄腻。脉弦滑微数。
语言謇涩脑出血痰浊蒙窍热结肠腑
查看详情 →
43岁女性,口渴近10年,伴半身不遂、神志恍惚、语言謇涩3周。形体偏胖,颜面潮红,舌暗红、苔厚黄腻,脉弦滑略数。糖尿病脑血管病,阴虚阳亢,痰热腑实,清窍不利。
语言謇涩糖尿病脑血管病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语言謇涩4年余。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张力增高,左侧肌力4级。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出血性中风(中经络,后遗症期),证型为痰热腑实证。
语言謇涩脑出血后偏瘫失语痰热腑实证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人事稍苏、言语謇涩、胸闷、口角流涎、手足微微掣动、左侧面颊及头部疼痛或麻木。舌质红,苔干黄,脉弦滑而促。中医诊断为痰热内蕴,阻于手足厥阴心肝两经,类中风之证。病程突发,有高血压病史,曾有昏厥史。
语言謇涩中风痰热内蕴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半身不遂,步履艰难,语言謇涩,音含煳,气断续。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中风所致。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体现运动功能障碍及语言障碍。切诊未提及。
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筋舒血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一月前因中风见口眼歪斜,神昏不语。既往史有精神呆滞,语言蹇涩,吐字不清,流口涎,右侧肢体不用。血压150mmHg/100mmHg。舌质澹稍黯,苔白腻。脉沉弦。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证型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中风后遗。望诊舌质澹稍黯,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精神呆滞,语言蹇涩,吐字不清,流口涎,右侧肢体不用。切诊脉沉弦。
语言謇涩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流涎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右侧颜面麻木,口眼歪斜,右半身活动受限,步履迟缓,语言謇涩。中医诊断中风。证型气虚血瘀,脉络瘀滞。脉象沉弦,后转沉迟,再转沉略数。舌象澹,苔白微腻,后转苔薄白。
语言謇涩中风气虚血瘀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
3岁半男童,高热头痛,抽搐昏迷,语言謇涩,面红气粗,烦躁不安,腹胀纳差,口臭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温毒未尽,灼伤肺阴,肺气不鼓。
语言謇涩高热抽搐昏迷
查看详情 →
妇人 语言謇涩 口眼㖞邪 四肢拘急 汗出 遗溺 六脉洪大 肝脉尤甚 肝火炽盛 肝主小便 肝虚者善溺 肝火炽盛而非肝虚
语言謇涩肝火炽盛口眼邪四肢拘急
查看详情 →
男性,49岁,右手不能抬起,语言謇涩,病程4个月。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辨证:气虚血瘀,痰阻脉络。面色萎黄,舌苔薄,脉细弱。身困乏力,气短,手抖,口干,口渴。
语言謇涩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痰阻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言语不清,手足不能动转,不知痛痒。病程短,发病于晚间贪凉未闭门窗,睡时感寒。中医病名中风,证型风从外中,病因病机为外邪乘虚入于经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言语謇涩,四肢不仁、不用,口眼㖞斜。切诊脉象六脉皆浮兼有涩象。
语言謇涩中风证风邪入络瘀闭关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