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性,恶寒发热、头痛身楚、口微渴、咽喉红肿疼痛、肌肤丹痧密布、赤紫成片、便秘、谵语。烂喉丹痧,毒燔气营,阳明腑实。面色红赤,舌红少津,脉细数。咽喉红肿,肌肤丹痧,便秘,谵语,午后低热,口干手足心热。脉细数。
烂喉丹痧毒燔气营阳明腑实余毒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产后3天出现高热、神志昏迷、谵语、大汗、喘急、咳嗽、咳痰不出、面颊潮红、脉虚数。病情因情志不舒、外感诱发。初诊时体温40℃,症状严重。二诊后神志转清,喘缓泻止,仍咳嗽、耳鸣,热势下降。三诊时痰黏稠而多,四诊时诸症减轻。
产后高热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肺热
查看详情 →
十一岁男性,身热高张,丹痧初见,痧点隐隐,头痛咳嗽,喉关焮红漫肿,乳蛾肿胀腐点溃烂,粘痰壅阻,胸闷口渴,心烦少寐,谵语时作。舌苔白厚,边尖红绛起刺。风热炽盛,上灼心包,表邪郁遏,丹痧未透。舌边尖红而起刺,苔转黄垢,舌绛起刺,苔薄黄,脉数未静。
烂喉丹痧风热炽盛咽喉肿痛舌绛起刺
查看详情 →
湿温病,热势壮,头痛背痛,脐腹不适,胸脘痞闷,舌苔白腻上罩灰黄,脉滑而濡,病在太阳阳明,气分痞阻,湿热相蒸,弥漫三焦,蒙蔽清窍,湿邪内蒙,腑气未行,矢气少,小溲黄赤,大便色深如酱,舌苔干黄且厚,脉滑数,神昏谵语,发斑红晕,正气耗夺。
神昏谵语湿温发斑湿热相蒸腑气未行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流产后出现高热、恶寒、出血、神昏谵语、舌干苔黑、多汗、便秘。体温39℃,面赤,瞳孔大,脉沉细。辨证为阴血亏虚、气血亏虚、虚阳外越。望诊见面色苍白、舌干苔黑、面赤。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寒、高热、神昏、口干、渴欲饮冷、烦躁不眠。切诊见脉沉细、脉缓数、脉缓弱。
产后发热气虚血亏阴血亏虚虚阳外越
查看详情 →
年近三旬,精神昏愦,谵语不休,肢体惕动不安,两目直视,微热,间有发潮热,大便溏粪。三阳合病之虚证,极虚之证。病已还表,脉数无根,真阴大亏,阳升而阴不能应。面色晦暗,舌质红,脉弦而甚浮。
谵语不休三阳合病真阴大亏肢体惕动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持续高热,头痛剧烈,恶心呕吐,呼吸气粗,神昏谵语,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烦渴喜饮,大便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洪数。辨证为暑温(偏热型),暑热毒邪直犯阳明,热势鸱张。
暑温阳明暑热热盛燥屎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职业为农民。主要症状为高热、谵语、口渴多饮,午后热甚,不知饥,便下黑色。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春温邪伏气分。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变化过程。脉象为脉滑大,右寸关无力。
春温邪伏气分肝火上炎气分郁热热入营分
查看详情 →
男,热已旬余不退,早暮起伏,夜来谵语手痉,泄泻,腹中雷鸣,耳聋,舌红,谵语,手痉,苔不厚腻,湿热蕴结,热重于湿,内扰心营,身热泄泻,腹中雷鸣
肠伤寒湿热蕴结心营扰乱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夜不成寐,口不能食,抽搐惊恐,头晕,腹胁胀闷,经水久闭,面色通赤,舌本深紫无苔,光亮如镜,左寸关弦小而沉,右寸关濡弱,两尺部滑大满指,重按有力。中医病名惊悸,证型痰血郁结,病因肝经血痢,邪在血分,病机舌光如镜胃阴将亡,舌深紫为瘀血,尺脉滑大有力邪实。
痰血郁结惊悸肝胆实火瘀血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发热1周,热邪不解,神昏谵语,不省人事。症状包括壮热面赤、天吊露睛、头痛眩晕、四肢抽搐、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绛苔黄,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为暑热内盛,热动肝风。病因病机为暑热亢盛,燔灼肝经,热入心包,致神昏抽搐。病程为1周。
热闭昏迷暑热内盛热动肝风肝热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脓血便3年,加重1个月。腹痛喜按,腹泻每日2~3次,夹黏液脓血,血色鲜红,腹胀肠鸣,受凉后加重,胸闷纳呆,疲乏无力,夜眠欠佳。诊断为休息痢(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舌质澹胖,苔薄白,脉濡;后诊舌质澹嫩,苔薄白,脉弦。病机为气滞血瘀,肠络阻塞,气血留聚,腑气不通,瘀久化热。
休息痢脾胃虚弱气血瘀滞肠络阻塞
查看详情 →
3岁女童,发热烦躁,颊赤额汗身无汗,面潮红,唇紫,神识不完全清楚,时谵语,鼻煽,呼吸困难,腹满不硬,二日不大便,小便少。舌苔白腻晕黄,脉浮数。冬温,内热为外寒所束,肺卫郁闭。
冬温肺卫郁闭内热外束寒闭热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发热持续1个月,体温波动在37.5~38℃,伴有恶寒、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形体消瘦、下肢痿弱无力、步履困难。突发昏厥,目睛直视,舌动欠灵活,语言謇涩,神志不清,手足乱动如寻物状,呃逆频作。体温37.3℃,血压140/110mmHg,半昏迷状态。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滑,右脉大于左脉。热邪内陷,过传心包。
温病逆传心包肺胃郁热痰火内盛营分热盛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发热、嗜睡、右上肢发硬、抽风、振颤、颈强直、4日未大便、舌苔褐腻、脉象弦数。乙脑,邪入中府,热结旁流。面色晦暗,舌苔褐腻,脉弦数。神志不清,体温高,大便色黑褐恶臭,瞳孔扩大,反应迟钝,口吐涎沫,深度昏迷。右上肢抽动,颈强直,头汗多,谵语。少腹膨胀,尿闭。舌苔渐退,转薄白而糙,舌根尚黄。脉象转沉缓。
乙脑热结阳明邪入中府热结旁流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时间17天,体温37~40℃弛张热,肢颤抖,谵语口渴,左侧面部蜂窝组织炎,小便量多,舌质绛干少津,舌边黄苔,创面脓性分泌物,白细胞1.8×10⁹/L,中性粒细胞70%,脉沉数细无力。诊断邪正相搏,正气已虚,毒热入血,扰及神明,辨证寒热错杂。病情变化中出现神识不清,目闭不合,口开如鱼嘴,撮空捋线,四肢冰凉,脉浮大无力且疾数。
烧伤面积度烧伤毒热入血正气已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坠马后出现喘息、发热、盗汗、自汗、脉浮涩,主要症状为喘息、发热、盗汗、自汗。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阴虚作喘、阴虚发热、气血虚热。证型为血虚、阴虚内热、气血虚。病因病机为血虚、阴虚、重剂伤及气血。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坠马、服药史、发热、盗汗、自汗。切诊脉象浮涩。
血虚作喘阴虚内热盗汗自汗脉浮涩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左侧腰痛、发热、腹胀、无大便、呕吐、双下肢轻度瘫痪、意识障碍、谵语。舌澹红、苔薄白,脉弦滑。病程约10余天。中医病名包括发热、脑膜炎、嵴髓炎。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四诊信息包括舌澹红、苔薄白,脉弦滑。
发热化脓性脑膜炎脊髓炎细菌性肝脓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湿温旬日,烦热无汗,赤疹隐约不透,胸次窒闷,咳不扬爽,谵语,频渴不欲饮,饮喜极沸之汤。病程为旬日。中医病名为湿温,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无形之邪与有形之湿相持不化,里湿郁结,表气不能外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烦热、赤疹、胸闷、咳、谵语、渴等,切诊为脉数糊滑,苔白心黄,近根厚措。
湿温湿邪郁结痰阻气滞表气不宣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身热壮盛,头晕胀痛,手足躁扰,项背强直,烦躁谵语,神昏狂乱,四肢厥逆。诊断为春温。辨证为邪热内传营血,热极动风,兼有阴伤。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症状复杂,涉及神志异常。切诊未提及。
春温热极动风阴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