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血不足+失眠+头痛

男,47岁,主诉每日下午头昏、头痛,病程1个月。面色少华,形体瘦弱,精神疲倦,性情急躁,脘闷心悸,失眠少寐。舌红绛苔少。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肝阳偏亢。中医病名为头痛,证型为肝阳上亢。脉象未提及。
头昏头痛阴血不足肝阳偏亢精神疲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经期头痛,每月发作1~3次,经后右侧头痛,发作剧烈如裂,伴失眠、烦躁易怒、胸闷、无力、恶心呕吐、胃痛、小腹痛、腹胀。月经提前2~6天,带经期2天,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既往史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左下腹剧痛,拒按。辨证为肝郁化火,气滞血瘀,阴血不足。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症状多样,病程4年余。切诊未提及脉象。
经期头痛阴血不足肝郁化火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为头巅顶隐痛、气短怕冷、健忘失眠、疲乏食减、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病程两年。中医病名为产后体虚,证型为阳气虚衰,阴血不足。望诊见面色苍白,舌体胖、色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闭经、疲乏、食欲减退。切诊见脉细数、两尺弱。
阴血不足头痛健忘失眠产后大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左侧肢体麻木不适半年余。中医病名阴血不足型郁证,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拂郁、气机郁滞。舌象苔薄白,脉弦细。主症包括左侧肢体不适、善惊、心悸、失眠多梦。病程半年。
阴血不足左侧肢体麻木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失眠、口唇发麻2个月,伴畏寒喜暖,全身痹痛,腰部及四肢关节疼痛明显,有时麻木,大便正常,小便频,月经量少色黯红。舌质红,苔薄白,有齿痕,脉细缓。中医诊断为风寒湿痹,日久累及肝肾,耗伤阴血,心神失养。辨证为风寒湿痹,兼有脾胃湿热、肝郁化火。四诊显示舌红、苔薄白、脉细缓,伴畏寒、痹痛、失眠、口唇发麻、月经量少、小便频。
失眠阴血不足风寒湿痹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思绪烦乱,失眠难寐2年,加重2个月。体征见忧郁不安,思绪烦乱,睡眠障碍,注意力分散,脑部感觉异常,身体轻飘重滞,体温时冷时热,易汗,健忘头晕,头闷头痛,纳呆,便干尿少色黄,口苦咽干。舌暗苔厚,脉沉弦。辨证为郁火伤阴,心肺失养,火扰心神之百合病。
阴血不足百合病郁火伤阴心肺失养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病程4~5年。主诉为神志欠清,骂人不打人,常不辞而别,到处乱走。发作时心烦口干,头痛,失眠严重,自言自语,滔滔不休,闷闷不乐,悲伤哭泣,口渴而不多饮,大便干而难解,月经错乱,色紫不鲜,有瘀块。不发作时神志清楚,舌苔黄,脉细弦缓。中医诊断为百合病,证型为阴血不足,心神不宁,胆胃夹热。
阴血不足失眠严重百会病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突发左侧肢体瘫痪,头晕头痛,阵痛难忍,口干烦躁,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黄少,神志时清时昏,体温39℃,口唇干燥紫暗,鼻孔干黑,面色萎黄,表情痛苦,语言不能自如。辨证为情志不和,气血瘀滞,脑络痹阻。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舌苔黑。闻诊见语言不能自如。问诊见头晕头痛,肢体瘫痪,神志异常,体温升高。切诊见脉沉弦而微数,后转虚缓无力。
阴血不足头痛偏瘫中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间或心悸5个月。症状包括心慌、头昏头重、乏力思睡、胸闷、目热、耳鸣、夜寐早醒。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阴虚肝郁。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疏泄失职,心神失养,清空失宁。望诊见舌边淡紫、舌质嫩、舌质澹紫、舌质黯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忧郁症病史、经汛疲劳乏力。切诊脉细。
阴血不足失眠头痛心悸
查看详情 →
女,38岁,头昏、失眠、头痛、身微热、无汗、肩酸痛、咳嗽少痰、心烦口干、面白舌淡、苔薄少、脉细。素体虚弱,阴血不足,营卫不和。面色白,舌淡,苔薄少,脉细。
头昏失眠阴血不足营卫不和口干心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