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经潮量多,下肢瘀斑10余年。面色萎黄不华,苔薄腻,质澹偏暗,脉细弱。月经初潮量多如崩,经行口鼻目睛出血,口干口臭,身半以上发热,腿足发冷。二诊见苔黄薄腻,舌质暗,脉细数。三诊见苔黄薄腻,脉细。四诊见苔黄薄腻,质红偏暗,脉细。五诊见苔黄薄腻,质暗红,脉细。血小板减少症,中医病名血证、崩漏,证型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瘀热伤络,冲任不固;血热妄行,冲脉失约,血虚阴伤;阴阳并调,凉血化瘀,佐以固冲止血;补益肝肾,凉血止血,标本兼顾;肝肾不足,阴虚络热,瘀热动血,血失归藏。
阴阳俱损血小板减少症气阴两虚瘀热伤络
查看详情 →
张某,女,主诉呕吐日久不愈,影响食欲,日渐消瘦,骨瘦如柴,目光失神,两颧浮红,气促郑声,夜不寐而昼昏睡不醒,日进稀粥,欲呕不能,四肢逆冷,舌澹而瘦小,苔光滑无津,脉重按难寻。诊断为久病失治,阴阳俱损,命系垂危。病因病机为情志郁怒,久病失治,阴阳俱损。证型为阴阳俱损。
阴阳俱损呕吐情志郁怒命系垂危
查看详情 →
女性,63岁,口腔溃疡20年余。口腔溃疡,两颊、舌边见多个溃疡点,表面覆澹黄色假膜,周围澹红,灼痛时轻时重,溃烂面久不愈。形体消瘦,营养不良,倦怠乏力,饮食不振,面色皖白。舌体薄,舌质澹红,苔白滑,脉沉弱。口疮,阴阳俱损,虚火上泛。
阴阳俱损口疮虚火上泛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性功能减退年余,近两次房事勉强,事后心慌、汗出、肢端发凉。病程年余。中医病名属肾精亏虚,证型为肾精匮乏,阴阳俱损。舌澹苔薄,脉沉细尺微。
阴阳俱损肾精亏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男,43岁,流清涕、打喷嚏19年,畏寒、盗汗4年,心慌气短4个月。面色萎黄,舌淡,苔薄黄,脉沉,右寸关重按无力,左迟沉弱。辨证为感冒(阴阳俱损证)。病程长,无明显季节性,无发热,以流清涕、打喷嚏为主,伴有畏寒、盗汗、心慌气短、头晕手麻。病机为阳虚损及阴津,阴虚则见盗汗、便干、口舌生疮。
阴阳俱损阳虚感冒脾肾两虚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30岁,主诉痢疾年久,大便有粘液,伴口多唾涎、头昏目眩、潮热盗汗、健忘眠差、脱肛。脉尚常。中医病名属痢疾,证型属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久痢伤正,中气虚弱,阴阳俱损。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有久痢,脉象脉尚常。
阴阳俱损痢疾脾肾两虚中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小便淋漓涩痛14年,遇劳即发,症状反复。病程长达14年。中医病名为劳淋,证属中气下陷,肝失条达,水道不利。面色黧黑,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胃脘寒冷,手足冷,恶食凉物,食则脘痛,腰身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沉细无力。
阴阳俱损慢性泌尿系感染中气下陷肝失条达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反复气喘、心悸、汗出10年,加重3天。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Ⅳ级。心胀,阴阳俱损、正虚喘脱、瘀饮互结。面色晦暗,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湿啰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律,ST-T轻度改变,N-端脑利钠肽前体升高,超声心动图示全心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二尖瓣、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
阴阳俱损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血压升高三年,虚脱感,眩晕心悸,面红,额上冷汗,倦怠畏冷,少气懒言,纳少腹满,腰酸脚弱,夜尿多,大便溏薄,白带清稀量多。舌黯淡而紫有齿痕,苔白滑,脉涩微弦,双尺极弱。中医诊断为阴阳俱损,命火大伤,寒极于下,逼阳上越。
阴阳俱损高血压病命火大伤寒极于下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反复口腔溃疡3年,加重半个月,溃疡疼痛难忍,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纳差,口干,喜温饮,反复感冒,怕冷,不耐寒凉食物,大便时干时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口疮病,证属元阳不足,虚火上浮。望诊见舌体及唇内侧有多个溃疡面,颜色淡红。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阴阳俱损口疮病元阳不足虚火上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病程三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阴阳俱损,命火大伤,寒极于下,逼阳上越。病因病机为命门火衰,寒极于下,逼阳上越。望诊见颜面皖白,舌黯澹而紫,有少许齿痕,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心悸,面红,额上冷汗,倦怠畏冷,少气懒言,纳少腹满,腰酸脚弱,夜尿多,大便溏薄,白带清稀量多。切诊脉涩微弦,双尺极弱。
阴阳俱损顽固性高血压肾阳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经潮量多,下肢瘀斑10余年。现症见口干口臭,身半以上发热,腿足发冷,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偏暗,苔薄腻,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阴阳俱损,冲任不固。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偏暗,苔薄腻,脉细弱。病史显示血小板低下,长期服用泼尼松。
阴阳俱损崩漏气阴两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85岁女性,多饮多尿1个月,乏力心悸3天,形体消瘦,表情澹漠,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促。消渴、心悸(气阴两虚),辨证为消渴、脱证(阴阳俱损)。口渴引饮,小便频多,尿量多,食欲不振,重度乏力,心悸,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促。
阴阳俱损消渴气阴两虚脱证
查看详情 →
女,19岁。乏力懒动,畏寒怕风,时有盗汗。脾肾两虚,阴阳俱损。舌澹红,苔薄白,脉稍弦。紫癜病。
阴阳俱损紫癜病脾肾两虚乏力懒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交媾射精时精道疼痛,时有血精,黄色精液溢出,尿后亦有黄精或白精溢出,小腹闷胀疼痛,小溲滴沥不爽,腰疼,有时低热恶心,阳痿早泄。舌红苔薄黄,脉濡数。中医病名属淋病,证型为湿热秽浊、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病因病机为感受湿热秽浊之气日久,久病伤正。
阴阳俱损淋证湿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鼻衄久延未止 脘腹膨硬 善饥多食 大便溏薄 鼻阻不通 唇部红肿 舌红苔黄润 脉弦数 头昏体倦 血亏脑弱 胃壁扩张 脾痹不能消化 阴阳俱损
阴阳俱损鼻衄脾弱胃强脾痹
查看详情 →
女,44岁,多汗潮热7月余,月经两次/月,多梦早醒,腰酸乏力,心悸易躁,舌苔薄白,脉细弦。辨证属肾虚精亏,阴阳俱损。
阴阳俱损多汗潮热肾虚精亏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便泄经久,气阴两伤,肌热起伏,四肢清冷,渴饮弱长,寐则露睛。舌光起糜,脉虚浮。诊断为久泄脾虚,阴阳俱损。病属脾虚失运,气阴两伤,阳气不足,阴液亏虚,导致泄泻日久,肌热肢冷,舌脉俱现虚象。
阴阳俱损腹泻脾虚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男,35岁。阳事举而不坚,坚而不久,乍交即泄,精液清稀,形瘦肌削,耳鸣如蝉,发稀齿摇,阴股潮湿,五更腰酸,尿频失控,精神疲困。舌淡,苔润,脉细沉。中医诊断为肾精亏虚,元阳不足,阴阳俱损。病机为命门火衰,宗筋失养。
阴阳俱损阳痿不举肾精亏虚宗筋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尿少呕吐三天。下肢水肿,腹胀腹大,面色潮红,神志模糊、谵语躁动,呃逆不能进食,口渴思饮,小便短少,大便不通,喘息气急。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弱而数。中医病名癃闭,证型元气大亏,浊阴上逆,胃气将绝。病因病机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导致肾功能衰竭,阴阳俱损,水液代谢障碍。
阴阳俱损急性肾功能衰竭癃闭元气大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