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滞+肝气郁结

患者男性,42岁。主诉脘腹胀痛不适,受寒及过食油腻生冷即发。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胖大、舌苔黄腻滑。脉沉弦。
肝气郁结食滞胆石症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胃泛酸、嘈杂易饥,胃脘疼痛牵及两肋,嗳气泛恶,吐酸水,夜不安枕,便秘,寐短,黑粪。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肝胃不和。病机为肝木犯胃,胃土受损,浊气上踞,清气被阻。体征脉弦细,舌薄腻质红。
肝气郁结食滞胃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痞胀反复发作3年,进食后加重,偶有嗳气、烧心,大便溏,日2次,纳食减少,睡眠差。舌质红,苔白,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痞胀,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检查显示慢性胃炎、糜烂、食管炎、十二指肠炎。舌象舌质红,苔薄腻,脉左弦右细,后诊脉左浮弦右细,最终脉细。
食滞慢性胃炎肝郁脾虚证胃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间歇性胃脘部疼痛3年,加重5天。中医诊断胃脘痛(食滞气郁)。舌尖红,苔白厚而腻,脉弦滑。二诊脉仍沉弦,三诊脉弦细,按之沉濡,舌红苔白。五诊脉弦细,舌红苔白。病程3年,病程中伴胃脘胀痛、呃逆、反酸、烧心、纳差、疲乏无力。病因病机为食滞气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食滞胃痛气郁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右胁时痛,脘腹时胀,腹中有包块时聚时散,不思食,大便不畅,寐少梦多。舌苔薄白微黄,脉左弦右弱。中医病名属肝病,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气机阻滞,脾运失常。望诊见舌苔薄白微黄,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左弦右弱。
肝气郁结食滞慢性肝炎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间歇性胃脘部疼痛3年,加重5天。现症包括胃脘胀痛、呃逆、反酸、烧心、纳差、疲乏无力。舌象舌尖红,苔白厚而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食滞气郁。病程3年,病机为食滞气郁,肝气郁结。
食滞肝气郁结胃痛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间断胃脘堵闷、隐痛3年,加重伴烧心、泛酸1个月。胃脘痞闷、隐痛,饭后尤甚,伴有泛酸烧心、嗳气,病情因情志欠佳而加重,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不思饮食,入睡困难,大便质黏偏干,排便不爽,二三日一行。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痞满,证型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机阻滞,湿热内蕴。
肝气郁结食滞胃痛胃热挟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胃痛7年,反复发作,近月加重,以上午9~11点、下午3~5点为重,呈饥饿样疼痛,进食后缓解,伴嗳气、泛酸、烦急暴怒、失眠、便秘、尿少。望诊面黯黄削瘦,痛苦病容,舌淡苔薄白,脉细弦。中医病名腹痛,证属木克脾土,不通则痛。
肝气郁结食滞胃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少腹偏左聚形,食入胀满,色夺形衰。脉迟,苔白。中医病名:积聚。证型:气郁痰阻。病因病机:情志抑郁,木不条达,气湿瘀滞,酒积不行。望诊:面色萎黄,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少腹偏左聚形,食入胀满。切诊:脉迟。
肝气郁结食滞气郁痰阻脉迟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胃脘痛反复发作2年,饥饿时隐痛,饭后缓解,反酸烧心,食欲不佳,易胀气,呃逆,睡眠差,小便频,稀便不成形。舌淡,苔白厚,脉沉。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虚胃滞证。
肝气郁结食滞胃脘痛脾虚胃滞证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胃脘胀痛反复发作3年。善太息,呃逆频作,胸胁满闷,口干口苦,纳差,四肢乏力,大便不畅。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弦。辨证为肝胃不和。
肝气郁结食滞胃脘胀痛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